记忆中的禹王宫
【往期回读】
记忆中的禹王宫
区老街历史文化研究会 梅应恺
(作者像)
苏北人民为了纪念大禹治水,在清朝中期修建了禹王宫。光绪年间,作为江都县万寿司(基层政权)的治所。新中国建立后,一度成为县政府办公场所,后来开辟为展览馆。文革期间被造反派占领,文革后期是人事局、文教局、农业局机关所在。可是,已逃过浩劫的禹王宫上世纪80年代却被拆去,未能劫后余生,江都人无不为此扼腕痛惜。近日社区诸君嘱余回忆禹王宫旧貌,苦思冥想,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勾勒出来供知情者斧正。
禹王宫地处仙女镇中街,坐北朝南,西与双桃会馆相邻。东西长约50米,南北长约70米,占地面积3500多平方米,是一个多功能、拥有数十间房屋的建筑群。在中轴线上有前殿、天井和主殿,两旁有厢房。前殿兼作戏台,是五开间硬山式二层楼建筑。三堂拱型的门洞,用白矾石砌成,两扇大门是独板,为珍贵的云南铁犁木精工制作,厚度达10公分,四名大力士都难以搬动。东西二门上方刻有“荆斡”、“徐桐”石匾。大门的两侧是圆形石鼓,直径有一米开外,侧面用高浮雕手法雕成狮子盘绣球的图案,这对石鼓目前尚在烈士陵园梅园内,若禹王宫重建,还有再现之日。在大门外侧,有一对石狮子,虎虎生威,望着来往的芸芸众生。在前殿的两侧,有八字形照壁,用水磨罗地砖砌成,四周有砖雕图案,上刻四时花卉。正门的上方悬挂着一块硕大的木匾,上书“禹王宫”三个正楷大字,蓝地贴金,虽然油漆斑驳,但仍金光闪闪。
穿过前殿,便是一个大院落,全部都是用青石板砌成,两边也各有厢房数间,这里可以容纳数百人进行活动。站在院落中,禹王宫主殿就呈现在眼前,主殿的宏伟令人瞠目。几根廊柱都有成年人不能合围的大小,斗粗的大梁横卧其上。在记忆中,主殿内已不见禹王塑像,画梁雕栋却抹不了昔日的辉煌,木雕的图案多是精工雕刻的三国故事,彩画上则是神仙人物,参观者都要驻足观看良久。主殿的正脊几乎与人齐身,两端有瑞兽图案,中间用砖瓦堆成万年青的造型。通过主殿的走廊向西便是藏书楼,前后一共三进,都是五开间二层楼,楼内细节已记不清了,但金丝楠木制作的门窗是断不会忘记的。每栋之间有天井相隔,最后还有一处花园,古柏森森,百年的瓜子黄杨穿墙而出,花园的西侧有六角门和外界相通。
有人说墙的黄杨可以辟火,实际上防火设施完备的建筑才能长出过墙的黄杨,可见与水有关的禹王宫防火设计是相当周到的。可是防火再高明的设计,未能阻挡人们的欲火,偌大的建筑群终究在人为之中被夷为平地。在我们回忆禹王宫过去的胜迹时,还是多一点自责和思考吧。
感谢梅老先生的大作!
恭祝各位新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