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1955年高考
【往期回读】
回忆1955年高考
朱扬顺
【作者简介】朱扬顺:男,原江都电大校长,江都政协副主席。曾在丁沟中学任教。丁沟中学校歌的词作者。
高考,对于我这个曾经的参加者,总有挥之不去的情结;对于我这个职业的教育者,常有对比性的思考。1955年,我是从扬州中学毕业走进考场的。高考的前前后后,仿佛就在昨天……
扬中1955届高中年级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学生初中毕业后没有经过中考,而是在“站出来、让祖国挑选”的号召下,从五六所中学统分而来的。建国之初,百废待举,人才尤缺。扬州经请示苏北行署决定,1952届初中毕业生由国家统分到普中、师范、工校、农校﹑财校等学校培养。扬中本届高中生扩为七个班,除原毕业于扬中的部分学生,还接纳了泰州市中和姜堰、黄桥、仪征、六合等中学的部分学生。据我所知,这样的生源组合,这样的统分方式仅此一届。
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但经过三年的冶炼,扬中固有的办学传统——校风正、学风严、师资强、基础实,继续得到发扬光大。
当时高中是不分文理科的,高中阶段应开设的课程都要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完,既不准提前结束,更不准“走过场”。到5月初,进行毕业考试后才可分科复习。学生平时尽管也有侧重,但绝不偏科。这正是扬中一贯坚持的既以数理化见长、又以人文学科相成的办学特色。
这里仅举两个例子。一是我自己,爱好文科,但也想学医,直到报考前体检时,才知道由于腿疾而限考理工科,于是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大学中文系。另一个例子,是同届的一位蔡姓女同学,已经考取了山东大学历史系,后来因“莫须有”的政治原因,入学不久就被退回。翌年虽然予以平反,允许返校重读,但她毅然决定不学文科而重新报考医科,后被上海医学院录取。由此可见,扬中强调学生必须夯实基础、全面发展是多么重要。
高考的第一天清晨,我们七个班的毕业生列队在品字楼前的纪念塔下。抬望眼,迎面就是庄严的树人堂,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这时张卓如校长登上灯塔前的台阶作了考前动员。张校长说:“同学们,是向祖国汇报成绩、为母校争光的时候了!祝你们成功!出发!”动员令简短有力,情真意切。于是我们兵分两路,文科考生向苏北农学院,理科考生向苏北师专,浩浩荡荡地挺进,队伍中还不时响起“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的铿锵歌声。
当时,大家的心情虽然激动,但无所谓紧张。一方面是同学们有备而来,底气足、信心高,另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宽松,还没有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态势。何况,这一届同学是从一解放就入读初一,中学六年接受的是“生在春风里、长在红旗下”的时代教育,爱国情操日益增长,报国壮志激荡胸怀。后来同学们常常这样回忆当年:初中毕业统分的时候,爱国的热情是燃烧的火;高中毕业高考的时候,报国的志向是专家的梦。
果然,同学们不负厚望,大学录取率高达90%以上。升入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不下数十人;仅我们高三(6)班被选为留苏预备生的就有4人。各班落榜的寥寥无几,而且大都不是成绩达不到,而是政治不合格。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嘛!
我们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即赶往学校办两件事。一是办理有关手续,领取赴校路费。当时经济困难学生不仅在校学习有助学金,赴校报到还有路费补助。我被录取到厦门大学,因鹰厦铁路尚未建成,交通困难,所以路费补助是最高的。二是想与老师们道别,向他们表达谢意。可惜那年暑期,老师们正被集中起来搞肃反运动,没能见面。千言万语无从表达,同学们怅然若失,只得凄惋而去。
而今五六十年过去了,高考经受着历史的风雨依然在进行。可是原来所赋予的功能,却往往被非正常因素影响着、折腾着:学生的超负,家长的奢望,社会的热炒,导向的摇摆和改革的无奈……这些都使我们更加怀念和思考那时的母校、那年的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