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年: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的创作构思|祝大年|森林之歌|壁画|首都机场|景德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辅仁书苑美术馆】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森林之歌》瓷砖壁画
画稿作者:祝大年
画稿助理:施于人 刘博生 陈开民
工艺监制:祝大年 张松涛 张松茂
实习生:程远 霍然 陈宝光
工艺制作:中国景德镇
原作尺寸:340×2000cm
原作位置:候机楼二楼西南餐厅(西壁)
编者按:
1979年9月26日,首都国际机场候机楼壁画及其他美术、设计作品举行落成典礼,向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壁画创作。张仃、祝大年、袁运甫、袁运生、肖惠祥、李化吉、权正环、张国藩等先生参与了壁画的创作设计工作,吴冠中、阿老、常沙娜、朱曜奎、乔十光、朱军山、何镇强等先生创作、设计多幅其他美术、工艺作品。机场壁画群创作既有传统艺术韵味,又有现代艺术风格,焕发了人们心中久违的审美情感,开辟了新时期美术的现代道路。
祝大年既是陶瓷专家,也是工笔重彩大家,瓷砖壁画《森林之歌》可谓两者的有机融合。作品取材于广东的著名风景“小鸟天堂”和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参天的榕树枝繁叶茂,人们与各种鸟类依托水面,在榕树构筑的空间里和谐相处,仿佛奏出一曲平和的生命之歌,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尊重与礼赞。画面造型别具装饰韵味,通过强化树木枝干密集而有节奏的结构,有秩序地贯注作者精致、严谨、工整的审美情趣。此作品将绘画性、装饰性、工艺性完美结合,在传统粉彩技法基础上大胆创新,是我国第一幅大型釉上彩陶瓷壁画。吴冠中说祝大年“在首都机场留下了巨幅壁画《森林之歌》,宽银幕式展开西双版纳的榕树之族,民族的花园,令看画的观众顿觉自己缩小了许多,艺术大于生命”。
《森林之歌》壁画局部
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的创作构思
文 / 祝大年
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了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的创作任务。这个任务在我内心激起了层层波澜。国际机场的建筑是当时北京最大的工程项目,自己有幸能参加这一建筑的壁画创作,为祖国的建设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这确是以往不可想象的事情。我感到了“春”的温暖,万物在新生。
我想,我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将大大缩短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如果你身在祖国的首都,也能看到南疆的热带雨林,将会使你感到祖国大地的幅员辽阔;而当你看到热带雨林的万物滋长、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也一定会向往阳光的温暖、春天的美好。由此,我决定了《森林之歌》的创作构思。它歌唱我们祖国的新生,歌唱大地回春。
与此同时,我深感生活不足。虽说我曾两次去过西双版纳,但要表达出这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还是很不够的。为此,我要再次去西双版纳搜集素材,同时还要去广州的“小鸟天堂”(新会县)去收集、补充素材。
《森林之歌》线描稿,纸本钢笔,47.5×314.2cm,1979年
《森林之歌》线描稿局部
设计时,我考虑到这幅壁画是用在中餐厅的,不免要受油烟熏染,若用陶瓷做壁画,既卫生清洁,又能持久耐用。所以,我在设计时利用了釉上彩的工艺特点。在景德镇制作时,得到该市市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张松茂、章鉴、李进等24位同志的彩绘合作,才完成了现在安置在首都机场中餐厅的这幅大型壁画《森林之歌》。
只要你一进这个餐厅的大门,迎面就可以看到一片洒满阳光的、幽深的大榕树林。它郁郁葱葱,万木争荣,百鸟声喧,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它成了这幅画的视觉中心。但这点红不是一朵鲜花,而是一叶小舟,船上坐着四位红装的傣族男女青年和一位老人。青年人在吹笛,老年人在抽烟赏景。他们互相关怀,是那样的亲切。这叶小舟,在构图中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安定人们的内心,使各种各样的构成要素都要向这个注视点聚焦。这小舟的位置正是餐厅进口的正对面,一进门首先看到的小船,它缓缓向前,引导着人们的视线向前移。前面有一群(天鹅、野鸭、白鹭等),它们原来安静地栖息在这寂静的小河边,此时,远远地听到了小船上的笛声,它们拍着翅膀起飞了。观众的心里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动的感觉。随着飞禽的滑翔方向,人们的视线由这一视点移向另一视点,最后投向另一世界,被密林封闭着的画面到此豁然开朗,出现了一片广阔的远景。这是一个天地,又是一番新的景象。
1979年,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色彩稿及线稿上墙前准备
这幅壁画全长20米,高3.4米,是由3000多块瓷砖组成的。工艺上是用新彩衬托传统的粉彩方法绘制成的。这两种不同的彩绘工艺各有千秋,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我们扬长避短,将外来工艺和传统工艺结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对比、相辅相助的衬托作用。如画中的水纹波和榕树叶,都突出了古彩的线描法;花朵和禽鸟都用粉彩表现;树干和晴空等等都用新彩绘制。这样增强了各种形象的质感和量感。彩绘的烧成温度在800℃以上,每次烧后都要进一步加工刻划,少则烧三次,多则烧五次以上,才能使画面丰富深厚而不单薄,使之远看见气势,近看一草一木都很具体可信,耐看又动人心弦。
壁画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配合建筑的结构要求。如餐厅右边有个小门,是通向厨房的后门。它是虚的,开放的,故周围要求实,要封闭起来。而与此门相对称的左边墙面需要与门有个呼应,在画面上透出远景效果,使之突然开朗,有个变化。此外,为了保持墙面的平面感和与餐厅桌椅统一,我采用了抒情的装饰手法,使理想与现实统一起来,真实性和装饰性统一起来。
森林之歌,纸本工笔重彩,112×81cm×3,1979年
壁画是一种最古老的的艺术形式,它对人类的精神文明的提高起过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别的不说,就以唐代为例。那时首都长安(今西安),不论宫殿、寺观、石窟,大多绘有巨幅壁画,为各种建筑物增添过不少艺术氛围,唐代成了我国壁画艺术的黄金时代。可惜,绝大多数的壁画随着建筑物的毁坏已不存在了。仅据历史记载,隋唐300余年,有名可传的壁画家就有100多人,仅吴道子一人一生就画了300多铺壁画,由此可见当时壁画的繁荣,已发展到了历史的高峰。此外宋、元、明、清也都有不少壁画留存在全国各地,仍不愧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
节选自《祝大年:漫谈陶瓷壁画<森林之歌>的创作构思和其他》
原载《美术教育通讯》,1983年第1期
《森林之歌》造型稿,尺寸不一,1979年
创作过程中,祝大年曾先后三次带领学生深入西双版纳,绘制了上百幅素描。
历史照片及文献
1979年,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在景德镇制作中
1979年,在景德镇为制作首都机场机场壁画《森林之歌》召开的技术研讨会,站立者为施于人,前排左一为张小杰
1979年秋,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作者祝大年(中)与助理施于人(左)、刘博生(右)研究壁画效果
1979年,受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科恩夫人采访,祝大年在家中讨论机场壁画
1979年,祝大年在创作完成的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前
1979年,祝大年、张仃、袁运甫陪同时任文化部长黄镇参观首都机场壁画
黄镇部长同祝大年等人交谈
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代表参观首都机场壁画时,祝大年在《森林之歌》前留影
编辑:张玉
图片处理:乔永宏
作者简介
祝大年(1916-1995),中国现代工笔重彩、壁画和现代陶艺的开拓者,艺术教育家。
1916年生于浙江诸暨。1931年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吴大羽。1934年在北平国立艺专学习雕塑与绘画。1935年经蔡元培推荐,留学日本东京帝国美专学习图案、陶艺美术,师从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1938年回国,在郭沫若领导的“第三厅”画抗日宣传画、壁画。1950年应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邀,来北京任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主管全国陶瓷行业。1952年,祝大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为副教授。1952年11月至1953年2月,开展“建国瓷”设计与组织工作。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任陶瓷系主任、副教授,并在装潢、壁画、工笔重彩、特艺、陶瓷等不同专业任教。1979年,创作首都机场壁画《森林之歌》。1989年,为北京航联饭店烧制陶瓷壁画《玉兰花开》。1994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祝大年美术作品展”,并出版《祝大年美术作品选》。2011年在798百雅轩和国家大剧院举办个展。2012年在苏州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举办个展。2016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大年百年——祝大年先生百岁诞辰艺术展”。
点击播放 GIF 0.0M
【辅仁书苑美术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吉里国际艺术区 势象艺术中心E3
Fujen-Acadme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