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太监发明立枷要人性命 清朝戴枷曾至死方休

中国最早将枷号做为明确的刑罚出现在北周时期,而戴枷示众则是从唐朝开始的,到了宋朝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我们看《水浒》就知道,好汉们流放都得上枷,而且根据罪名的不同,上的枷号的大小和重量也是有区别的。

到了酷刑盛行的明朝,枷号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也从单一的形式,向多样化发现发展,出现了斩趾枷令、常枷号令、枷项游历等三种酷刑。

明朝大名鼎鼎的太监刘瑾又为锦衣卫进一步发明出来了用木头制作的高长的笼子,下面大,上面小,顶部留一圆孔,受刑者的脖子被枷锁锁住,脚部只能勉强接触到刑具底部,从而使得受刑之人只能站立,而无法跪坐,最终会因为疲劳过度而活活吊死。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立枷,也称为枷笼。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但清朝毫不客气的继承了明朝的枷号,并将此作为了一种常设刑罚。而戴枷的时间也从几个月,几年发展到了永远,枷刑竟然也成为了一种无期刑罚。

清朝早在康熙年间便开始执行无期枷刑,随后在雍正,乾隆时期被广泛推行,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才逐渐减少。到了清光绪31年(1905年)的时候,沈家本,伍廷芳等奉旨删除了《大清律例》中344条例文,其中的永远枷刑被以“旧例久经停止而例内仍行存载者”为由从法律文本中剔除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永远枷号也就逐渐的变成了永远监禁,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无期徒刑,而对犯人不再戴枷进行羞辱也是时代发展的一种进步。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