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日军战俘 面对镜头跟大爷一样该直接毙了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后,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2月12日,日军提出了“进攻长沙牵制中国军队南下”的建议,并得到批准。12月15日,日军第11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预计在12月22日前后发起进攻。

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在获悉这一情报后,集结30万军队准备对日展开第三次长沙会战。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薛岳针对日军量身定制了“天炉战法”。该战法是根据湘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在日军进攻的地区对道路进行彻底破坏,坚壁清野,诱敌深入并在纵深地带进行伏击,让日军进入一个天然的熔炉之中。薛岳对“天炉战法”总结了16个字“后退决战、争取主动、争取优势、争取外翼”。

第三次长沙会战从1941年12月23日,日军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发出作战命令开始直到1942年1月16日,中日双方恢复战前原有态势结束。根据第九战区公布的战报,日军伤亡56944人,被俘139人,缴获步骑枪1138支,轻重机枪115挺,山炮11门,无线电台9部,中国军队伤亡29217人。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变以来,同盟国在亚洲战场取得的唯一胜利,也是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在此之前,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几乎横扫了同盟国在亚洲所有的据点和要塞。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一战成名,让一直对中国存有偏见的西方认识到他们眼中落后的中国仅凭借自身力量便可以与日军进行单独对抗,有着自己的过人之处。如果中国军队能有与日军一样的军事装备,那么击败日军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辉煌战绩,不但为薛岳赢得了“长沙之虎”的美誉,还让罗斯福心服口服建议成立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在内的中国战区,蒋介石担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彻底提高了中国当时的国际声望以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第三次长沙会战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不但有着中国军队的英勇奋战,也有着湖南百姓的不朽贡献。他们积极组织战地服务队,为配合“天炉战法”不惜放水淹没良田,协助军队挖断所有的铁路和公路,让日军在湖南不但寸步难行,甚至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子可以遮风挡雨,更休想吃上一粒湖南的大米。

“爱历史”一家专门用老照片讲述历史的网站,专注照片十余年。请记住官方唯一域名:www.ilishi.ne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