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多气多!金城战役:志愿军兵力火炮数倍于敌,12人敢端敌团部

跟着虹摄看世界
摄影、旅游、各国博物馆趣闻~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前期头条:
《上甘岭》4K彩修版上映啦!到战场去拍摄,剧组80%是真军人
朝鲜战争中死掉的最高阶美国将军!
刚看完《金刚川》,虽然对有一部抗美援朝电影而感到开心,但是其中的很多细节和设定确实有些让人别扭。网上大家也已经点出了不少问题,当然也有某人的私活。这里想和大家再聊聊《金刚川》的背景——金城战役!
在影片中,最出彩也是争议最大的一段是高炮班的故事。
吴京和张译演绎下的我高炮班战士视死如归的精神值得敬佩,但其中对战术的应用、高炮堪比导弹的命中精度等也引起了不少非议。不过,我认为,电影中金刚川旁只部署2门高炮的设定是导演和编剧对于电影背景的金城战役有误解!
图片:电影《金刚川》中仅部署有2门单管37毫米高射炮。炮兵班全员阵亡是电影中最激烈的对抗。
金城战役是1953年5月以来展开的夏季反击作战的一部分,也是我志愿军主动进行的最后一场战役。
为什么要打金城战役呢?
其实当时各方都已经开始进行谈判了,美国也基本接受了中朝方面的停战方案。但这个时候李承晚公然破坏协定,叫嚣继续打下去,并不按照规定执行俘虏交换,妄想把美国等联合国军再次绑在其战车上。
在这种情况下,为严惩李承晚集团,加深敌人内部矛盾,给美国更大的压力,毛泽东同志电告彭德怀:“再歼伪军万人,极为必要”!彭总也同意继续狠狠打击李承晚军,以配合谈判,促进停战的实现。
图片:《奇袭白虎团》就发生在金城战役期间,之所以能够化妆侦察奇袭白虎团,主要就是因为打的是李承晚部。
6月下旬,志愿军决定以第20兵团、第9兵团一部发起金城反击作战,重点打击金城以南地区的李承晚部,拉直金城以南战线,迫使敌人停战。
为了打好这一仗,志愿军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准备,其中包括兵力和装备上的准备。由于此时已经不是最开始入朝作战“钢少气多”的时候了,志愿军本身随着三年的战争也在不断壮大。而此时对阵的主要又是李承晚部,因此 志愿军打这一仗是准备用“钢多气多”的气势直接压垮敌人。
为此,至7月10日,我军在金城地区李承晚部4个师25公里宽的正面,形成了兵力3倍于敌、火炮数量1.7倍于敌的优势。
金城战役就是在我志愿军充分准备、泰山压顶之势下进行的!
图片:金城反击战中我军开火的“喀秋莎”火箭炮,《金刚川》中也有反映,此战我军炮兵1.7倍于敌,第一次占据了火力优势。
金城反击战的具体细节就不多说了,最让人熟知的当然就是奇袭白虎团的故事。
我志愿军班长杨育才等12名战士化妆侦察,大胆穿插,居然直接冲进了李承晚部首都师第一团的团部!
结果12名战士在自身无损伤的情况下,歼敌70余人,俘虏16人(含8名军官),还炸掉了附近的油库和弹药库。打掉指挥中枢的首都师第一团很快被我军全歼,而从其团部缴获的带有白虎图像的团旗,让这个白虎团成为中国人民皆知的一支敌军。
图片:杨育才和化妆班的战士!12人端掉敌团部,在世界特种部队史上也不多见,这样的笑容才是最可爱的人。
图片:志愿军打下白虎团团部。
图片:缴获的白虎团团旗。金城战役就是在这样钢多气也多的背景下开打的。
再说一下高炮的事情。
其实在5月份开始进行夏季反击战役的时候,志愿军就已经从西海岸及后方铁路运输沿线调出了5个高炮团、14个独立高炮营以加强正面战线,加上原有的18个高炮营,使一线防空兵力约占当时志愿军高射炮兵总兵力的一半。
主要方向上作战的步兵师,平均每公里正面配置的高射炮达到13门。
此时高射炮兵主要用于掩护军、师指挥所,炮兵阵地,预备队集结地域和战役纵深内的桥梁、仓库等目标,并以部分兵力在前沿进行机动作战,其重点是打击美军的战斗轰炸机群、指挥飞机、侦察飞机和校射飞机。
1953年5月到金城战役结束,我前线高射炮部队对空作战近5000次,击落敌机270架,有力保障了地面炮兵能在暴露阵地上发射,运输车队可在昼间前送作战物资。
而历史上在金刚川运输线附近,也部署有不少高炮部队,以抗击敌人的轰炸,显然电影中两门炮不足百发的炮弹是不符合志愿军当时的装备条件的。
图片:我志愿军高射炮兵对交通运输线高度重视,一般沿线会部署大量高射炮,对渡口更是重点防御。
至金城战役结束,我志愿军已消灭当面李承晚军4个师的大部,将战线向南推进15公里。所以,这场金城战役是我志愿军压着敌人在打,也不存在电影《金刚川》中所谓的“燕山部”师如果上不了前线,前线就会变成地狱这种的说法。
金城战役的胜利让美国人认识到,再不停战打下去只会损失更惨重。因此在金城战役不久美国就主动重启停战谈判。
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议签订,而距7月13日我志愿军发动金城战役仅仅14天后,证明了金城战役对敌人敲山震虎作用已经达到!
喜欢我的科普就赞赏吧!
你的赞赏是我创作最好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