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开国功臣,别人封王封侯,此人功劳极大,只得了个最低爵位

当南明晋王李定国杀孔有德,斩尼堪,两蹶名王,天下震动,眼看西南半壁江山不保,满清顺治帝福临,令洪承畴临危受命之时,是怎样许诺他的?『功成之日,优加爵赏』。

然而等到洪承畴开幕长沙,经略湖广,指挥大军剿杀南明,为满清王朝力挽危局,却只得了个三等阿达哈哈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

对比一下同时期满清给其他汉人的封爵:
当时吴三桂、孔友德、尚可喜、耿仲明诸藩是裂土封王,世袭罔替;
和三顺王同属东江军一脉的沈志祥,封续顺公;
辽东时随其父投清的李国翰,入关后累功晋封三等侯;
孔友德部将缐国安,入关后累功晋封三等伯……

满清平西王:吴三桂

在洪承畴被俘投清之后,那些投效满清,封公封侯的汉将:
清军入关后以武举人身份投效的陈福,封三等公;
多尔衮入京时,拜迎马首的诸生吴惟华,封恭顺侯;
清军下江南,以副将投效的张勇,顺治年间封三等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平定三藩后晋封一等靖逆侯;
清军下江南,以总兵投效的田雄,先封一等子(一等精奇尼哈番),后晋封二等顺义侯 ……
曾在洪承畴麾下为部将,随他攻破浙皖诸县的马得功,封一等顺勤侯;
原依附永历政权的流民军将领谭洪,投清后,封慕义侯;
在滇缅边境穷途末路,不足4000残兵的白文选,投清封三等公;

台湾郑氏部将投清的:黄梧封一等海澄公,其子黄芳度战死后,追封为忠勇郡王;
林兴珠封建义侯;周全斌封承恩伯;郑缵绪封慕义伯;
施琅平台后,封三等靖海侯;投降的刘国轩封顺清侯,冯锡范封顺清伯。

清初封子爵(精奇尼哈番)、男爵(阿思哈尼哈番)的汉人将领,还有不少,比如著名的李永芳,孙得功,都是三等精奇尼哈番,就不一一列举了。孙得功家族还是除三藩外,唯一得到皇帝所生公主下嫁的汉人家族。

洪承畴那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实在是凄惨得可怜,在满清爵位体系里,不但比不上王、公、侯爵,甚至连伯爵、子爵、男爵都不如,对比他为满清王朝平定西南各省的决定性作用,实在是凄惨得可怜。

那么是否因为以上这些人大都是武将,满清的文官本不该封爵,才特别优待洪承畴,给他一个不入五等爵制的低爵位呢?

非也,满清真正体制是【无军功不封爵】,而从来不是「文官不封爵」。后来封到一等公的年羹尧和孙士毅,一等毅勇侯的曾国藩,一等肃毅伯的李鸿章,其实都和洪承畴一样,同为进士出身的汉人带兵文官。
而皇帝特别信重的大臣,封爵也并不一定需要"军功"不可,比如张廷玉的勤宣伯,就是雍正帝胤禛嘉奖他先嘉奖他为一等阿达哈哈番(一等轻车都尉),乾隆帝弘历在此基础上晋封的结果。
满人文官大臣无军功而封爵的例子就更多了,不胜枚举。比如和珅和中堂那个一等忠襄公,难道还真是靠军功得来的不成?

大学士,一等忠襄公:和珅

对汉奸走狗,清廷素来都是既用之,更忌之,卸磨杀驴的戏码百玩不厌。因此比之需要恩威并施,以王爵兵权笼络的吴三桂等武夫,
如洪承畴这般想满清之所想,忠满清之所需,自觉体贴,死心塌地的走狗,满清朝廷当然乐得仅仅用个三等轻车都尉去打发,只因为彼此心知肚明:
哪怕就算是什么官爵都不给,洪承畴也照样铁了心为满清剿杀汉人,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他身上浪费公侯爵禄?

百年后乾隆帝弘历,御批『虽皆臣事兴朝,究有亏于大节,洪承畴在明代身膺阃寄,一旦力屈俘降,历跻显要。律以有死无贰之义,固不能为之讳』,将洪承畴打入“贰臣甲等”,『而待天下后世之公论』。

满清乾隆帝:弘历

洪承畴出卖的不只是大明王朝,背叛的不只是崇祯皇帝;他出卖的是整个华夏神州,背叛的是人之为人最起码的良知和底线,他妄图洗脱自己的失节投敌之罪,就恨不得让整个神州一起陆沉,人人都给满清留辫子做奴才,奋不顾身去扑灭神州大陆最后一点汉人抵抗星火。

湖广经略、大学士:洪承畴

只可惜机关算尽太聪明,就算是满清朝廷的官修国史里,他洪某人也永远只是个不齿于人的走狗贰臣,惨遭公然的贬抑和羞辱。

洪承畴空负才智以国器自诩,实则只是个有眼无珠之愚夫,最终机关算尽,被虏廷以家奴败犬相待,可耻可悲之至。史册丹青必永留其千秋骂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