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虎头峰记
百 荷 书 房
baihezongying6789
虎 头 峰 记
文 / 常松木
虎头峰耸立在登封市区北,因峰半腰突出的巨石如下山的猛虎而得名。
前去登攀的那个上午,在冬日是个难得的好天气,丽日和风,煦阳高照,吹面不寒。心情也受了感染,暖和和的,走起路来,不觉履匆步健。
虎头峰脚下的二郎观,是登封诸多寺庙中一个玲珑别致的地方。二郎观原名峻极中寺,山上七十二峰,山下七十二寺,二郎观和虎头峰相对应,也是古代嵩山名寺之一。宋代时,名人登嵩山多从这里经过,值得一提的是,退隐嵩山的洛阳九老之一的刘几每次登嵩山后都要在峻极寺的墙壁上刻下一个记号,七十五个记号,使得他成为古代有史可查的登嵩山次数最多的名人。峻极寺何时改成二郎观,庙中的道姑实在说不清楚。不过,现在二郎观寺庙合一,前殿供奉二郎神杨戬,大殿供奉观音菩萨,西侧殿供奉地藏王,在保留了峻极寺的文化风格时,也彰显了嵩山三教合一的特色。
走出二郎观,东行不远,只见郁郁葱葱的柏林之上,一只猛虎昂首挺立于虎头峰上。同伴说,在城西南飞机场一带看是只下山虎。而在这里怎么看都像上山虎,头朝东南,虎口大张,两腿后蹬,英气逼人,好像在引颈长啸,一副“舍我其谁”的威武气概。
披荆踏棘,穿越柏树林,举目四望,仿佛来到了石头王国。大小不一,形态各具,有的像金龟献寿,有的像老翁点头,有的像童子拜佛,有的像猴子观天。隔沟而望的是马蹄石,相传大禹治水时,一次刚回到嵩山老家,听说三门峡水情告急,便策马西奔,马儿后蹄蹬在石头上,前蹄踏在少室山上,纵身越过了嵩山。石头上因有清晰的马蹄印,故得名马蹄石,而虎头峰下的山沟也得名马蹄沟,自然的景观便具有了文化的氤氲。前行不远,只见一块石头上刻有“虎头峰”三字,亦隶亦楷,字体虽工整,红漆却已斑驳,走不到跟前很难辩认出来。
山路越来越陡,低头看路,更要瞪眼上坡。这一“瞪”,便寻到了诸多景致。一块巨石,五彩斑澜,和那只泛红的“猛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巨石上部美猴王孙悟空悠闲自得地仰躺在上面,像是在回味西天取经路上的奇特经历,一只小猴蹲在西边侍奉,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可眼下猴子和老虎默契相处的情景使人更觉有趣。再往上走,到了一块巨石上,巨石是白色的石英石,纯度之高,令人惊叹,像白色的玛瑙,又像实验室里人脑的模型,曲折回环的纹理又给人添上了想象的翅膀。“虎头”东侧一部分宛然猪八戒脸,僧帽、大耳、黑眼、长鼻,清晰而生动。“老猪”是在监视“孙悟空”,还是在遥望高老庄,自然的造化谁也说不清楚。
顺着崖根,靠石棱和荆条的力量,历尽艰难,攀爬上虎背。摸过老虎屁股,又从北侧的山沟翻到老虎头上,随行的摄影师老王把我们这几个胆大妄为者定格在虎头上。据说张道陵嵩山修道炼丹,丹成而龙虎现,这虎是否就是那只虎?带着疑问继续前行,一边是深不可测的马蹄沟,一边是悬崖,倍加小心之余,仍不时在搜寻奇景。一不留神,就又发现平日看不到的紧傍虎身的鹰翅坡像钟馗侧身躺着,是在发泄胸中的块垒,还是在思考如何捉尽鬼魅,我们不得而知。
过了虎头峰,便是稍为平缓的山坡,在山石上跳跃,在衰草间寻蹊,一会儿眺望峻极峰,一会儿回望少室山,你说一段趣事,他念一条短信,不时拊掌而笑,便觉快活无比。平日有人常问,你们上山图什么,就以“出出汗,活动活动筋骨” 搪塞,因为无拘无束放飞心情的悠哉自得实在难以描述。在山下看到虎头峰颠的那棵柏树近在眼前,我执意要去和它会面。走近了,却是五棵同根的柏树。它们临崖而立,和清风嬉戏,与白云亲吻,白日俯视苍生,夜晚对话明月,孤单而不寂寞,居高而不自赏,就这么与世无争地挺立着,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虽是描写竹子的,却也描绘出了这柏树的精气神。
到了峰顶,坐在石头上,回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头上搔痒”等熟语,我们几个也算虎虎生威。眺望万岁峰、胜观峰、峻极峰,风流是它们的,因为它们都和帝王有缘,汉武帝闻听山呼万岁的欣喜、朱元璋少小放牛登山的祈愿,乾隆登上嵩山极顶的自得,但这些都随着山风远逝了,倒是虎头峰的故事却在道经里绵绵不绝。唐代李荃隐居嵩山,曾在虎口崖下岩穴中发现一只木匣,打开一看,里面有一本白绢裹着的经书,原来是《黄帝阴符经》,扉页上标明寇谦之收藏。李筌见经卷已快朽烂,就逐字抄录下来,反复阅读,领悟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的道理,最终成为一名高道。李荃有幸,虎头峰也随之成为嵩山的几座道教名峰之一。虽无帝王之宠,却有仙风道骨,虎头峰和道教还真有不解之缘。虎头峰虽低于周围山峰,但其风景和文化意蕴却毫不逊色。二郎观、马蹄沟、上山虎、钟馗石、多头柏等点缀了风景,虎头峰下的崇福宫唐代以降更是名道云集,他们和李筌又共同守护着虎头峰,创设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也惬意无比,无以为忧,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虎头峰,一座特立独行的山峰,一座萦绕着道教仙气的山峰,一座让人快乐无比的山峰。
常松木,河南登封人。2003年4月,任《嵩山风》执行主编,编辑出版《嵩岳作家文丛》系列丛书,后又出版诗集《钟情嵩山》,与人合著了《嵩山少林寺旅游指南》《嵩山文化》《中岳嵩山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等著作。散文《少林读瀑》《冬游九龙潭》被中国散文学会分别评为二、三等奖。2007年,出版集散文、游记、美文、随笔于一体的专著《嵩岳烟雨》。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