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行星,从保家卫国到守卫全人类
半年前的4月28日,在由联合国外空司主办,国际宇航科学院与欧空局承办的第七届国际宇航科学院行星防御大会中的,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以录制视频形式发表致辞,他提到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建立“应对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流程”,并称中国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就展开了对近地小行星的监测工作。一时间,“中国或将承担起保卫地球重任”的话题成为各界焦点。很显然,中国人是说到做到的,绝非一时的头脑发热,6个月后的今天,我们再度感受到了同等乃至更大的震撼。
10月23日至27日,第一届全国行星防御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国内天文、地理、航空航天等领域的诸多专家、工程师以及高校研究员等,均出席了此次会议。从人员规格来看,“行星防御”这一课题显然早已被有关方面提上日程,绝非只是说说而已,这说明相关工作早就在各领域内铺开,且已然有了相应的进展。
对于很多人来说,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似乎是个颇具科幻色彩的话题,主要出现在小说或影视剧作品中。然而从科学角度来说,这种威胁时实打实存在的。关于恐龙灭绝的最具说服力的假说就是,大约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引发的巨大冲击力和尘埃形成的效果近似全球核战争,破坏了生态链与食物链,进而导致恐龙等大量生物物种灭绝。既然有了第一次,谁能保证类似的事件不会第二次上演?为了人类文明的存续与发展,如何防御小行星撞击风险显然不是什么无用功。
目前看来,地球作为太阳系内的一颗星球,质量、体积和相应的引力都不是最大的,诸多比地球更加“壮硕”且引力更大的星球,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我们的“挡箭牌”,会把大量小行星吸引到自己身上,或是借由引力使小行星的运动轨迹发生偏转,离开直击地球的轨道。不过,只要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不是0,我们自然需要对此提高警惕。
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破坏力最大的工具就是核武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曾提出使用核武器对付来自太空的威胁,这种想法确实有其道理,然而实现起来却不一定效果良好。太空中的小行星形成原因各异,故构成小行星的成分也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包含大量的冰;有的则是砂石成分更多一些;还有一些是以贵重金属为主;甚至有一些可能会包含现有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未知的元素。
换句话说,这些小行星的构成和密度大不相同。如果再考虑到某些小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大,恐怕人类现有的核武器很难对其造成有效的“杀伤”,既做不到让其解体,甚至也难做到改变其运动轨迹。
综合各国提出的应对小行星威胁的手段来看,基本包括了以大质量物体进行动能撞击、引力拖曳、激光烧蚀摧毁和离子束牵引等,这些都是破坏小行星或迫使其运行轨道发声偏转的手段,也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以人类科技能力有可能实现的方法。对此,中国方面似乎更倾向于动能撞击,而撞击的工具则同样是小行星。
具体说来就是,以未来发展的航天器捕获不只一颗小尺寸行星,将其固定在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上,即让其成为一颗绕地球飞行的天然卫星。当有其他小行星的飞行轨迹直冲地球而来时,就“唤醒”这颗环绕地球飞行的天然卫星,以经过计算的角度赋予其动能冲击,“推”着它撞向来袭小行星,进而摧毁后者或改变其飞行轨道。从理论上来说,这大概是最有可能实现的一种手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国开始认真研讨并开发“小行星防御”技术和体系之时,其实也是在“无声”地表达一个立场,即中国已然成为足以影响世界和人类文明走向的大国。要知道,只有世界级大国和强国才有能力构建小行星预警和防御体系,保卫地球和保卫人类的任务绝不是普通的地区性强国就能轻易说出口的事情。如今中国提出相关议题,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的象征性意义乃是无比巨大的。从守卫国土到保卫地球和人类,中国大国格局之非凡令人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