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下)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

汪立军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的艺术特色

宣城时期(1666--1680)是石涛创作历程中新旧交替、借古开今、破格创新的关键过渡阶段。这一阶段,石涛创作思想更活跃,交游更广泛,不仅对传统笔墨技法有天才性的领悟和创造性的把握,而且不断虚心地向同代师友学习和广泛汲取,使之臻于出神入化之佳境。

石涛在宣城15年,主要是以黄山、敬亭山为师。他说:“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黄山是石涛宣城时期重要的创作题材之一。在宣城的时候,石涛曾三次游黄山⒂,亦曾多次以黄山为主题绘作册页或长卷,但都不是画黄山具体某一处的对景写实之作。他自己曾经说过:“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与昔时所游神会之也”。如故宫博物院藏《山水人物图》卷,根据画中自题,分别作于甲辰(康熙三年,1664)、戊申(康熙七年,1668)、丁巳(康熙十六年,1677),即从23岁至36岁之作,历时13年之久,虽非一时之作,但前后笔墨连贯,如同一气呵成。全卷共分五段,分别画石户农、披裘翁、湘中老人、铁脚道人和雪庵和尚等,这些人均为前代高蹈远引、胸怀旷达的隐士。作者通过画笔表达了对他们品格的敬仰,反映出石涛这一时期的隐逸思想。此卷画风细腻秀逸,稚嫩之气流于画面,是一幅代表石涛个性特征的早期佳作。

山水人物图(局部)

石涛的山水画,早期受梅清的影响,景物奇秀,用笔方折居多,皴法纠结,景色苍浑,人称“细笔石涛”,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他39岁作《山水册》,就是早年的代表作。石涛早期画风基本来自梅清气象雄奇、风格豪放、水墨淋漓的风格。石涛作为清初画坛的革新家,其对南北宗论的轻蔑和他“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万点恶墨,恼杀米颠,几丝柔痕,笑倒北苑”的论点,无不受到梅清绘画观念的影响。同时石涛还认识到“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身与法化而成一代宗师。

在艺术上梅清给石涛以高度的评价,而梅清晚年画风反而较多地学习了石涛的风格,72岁所作的《高山流水图》⒃,苍劲的运笔,酣畅的墨色,以及皴法用点,均更多石涛意味。画黄山图,技法上有很多地方又是受石涛启发的。梅清在《黄山胜景全图》册中的一幅题跋云:“鹦鹉展翅,一线天上,乃黄海中奇景,石涛和尚曾有此本,予亦仿佛为之,石公得毋谓老瞿效颦耳。”可见石涛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后石涛又以大自然为师,从取之不尽的大自然中汲取营养,丰富创作。

此外他又泛学了诸家笔法,尤其吸收了元代倪瓒、黄公望、吴镇、王蒙“四大家”以及明代的沈周、陈洪绶等人的长处,逐渐形成豪放宏博、潇洒狂逸、苍莽奇异的艺术风格而称雄画坛。谈到他的山水画用笔,曲尽飞涩、徐疾、粗细、干湿之妙,如中锋、侧锋、逆锋、散锋、顺锋、尖笔、秃笔、枯笔、湿笔、破笔、圆笔等都有,但主要有中锋细笔、侧锋粗笔,以及刚性、柔性用笔等。从传世之作看粗笔多勾皴山石,细笔多勾剔芦草、松竹之类,而刚性用笔多见于折带皴,柔性用笔多见于披麻、解索皴。

石涛的山水画构图新颖多样,出奇制胜,极尽含蓄隐现之妙。如他画的《云山图》打破了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的“三叠式”和“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的“两段式”构图俗套,而是用“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图中只见弥漫的云山,不见山脚,而山顶也似露非露隐约其中,突出了烟云的气势。他又善于采用一水两岸式的自然分疆法,使画面有动有静,虚实结合,意趣无穷。有时他也用“之”字形的全景式构图。从石涛的观点看来,构图不光是经营位置的形式问题,而且包含了作品意境。石涛的山水画,墨色很讲究。用色则朱砂、赭石、花青并施。和墨则湿、干、淡、浓兼有。

一直以来,美术史家都把宣城作为石涛一生中山水画创作和艺术思想逐渐成熟的重要节点,他在宣城创作的人物画并不多见,并不成体系而不太受史家关注。他自己也曾在题跋中写道:“余于山水、树石、禅像、虫鱼无不摹写,至于人物,不敢乱作也。” 但《石涛罗汉百开册页》⒄出现后,改变了以往这一观点,在石涛早期创作的人物画,特别是宗教人物画中《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不仅精而且数量庞大,且时间跨度也很长。

《石涛罗汉百开册页》,为完整一百开册页,共画山水背景中的罗汉人物310位,各册页中罗汉左右分别陪饰众多人物及似龙、虎、鹿、狮等神兽形象。根据石涛在画中自题,最早一开创作于“丁未” (1667),石涛时年26岁。整套册页作品分别作于1667年、1669年、1670年,1672年,即从石涛的26岁至31岁,历时6年之久,实为石涛倾力之作。《石涛罗汉百开册页》集人物、山水、花鸟之大成,是石涛技艺日臻成熟时的作品,所绘人物,造型生动,神态各异,笔墨洗练,叙事清楚,饱含人文情怀。

最早出现专门的罗汉画家是五代时期的的贯休,他所画的罗汉以不平凡的形象来塑造气质。到了南宋,有李公麟,他继承了顾恺之以来的传统,而又有所创造,并自立新意,在刻画人物个性和情态上极具功力,他把过去仅作为粉本的白描画法确立为一种画种,使之独立成科。他画的白描罗汉运笔传神,寓意含蓄。到晚明的时候陆续又出来丁云鹏、吴彬,常常采用夸张的甚至怪异的手法追求鲜明的形象。

石涛的罗汉与前辈画家不完全一样,他把罗汉放在自然的山林里,充分显示了他的天分和成就,所画的山水、走兽、花卉都可以从石涛的其他作品里面找到一些共性。这其中绝大多数罗汉图的背景,就是石涛以敬亭山为蓝本的典型的江南丘陵山景,还有几开罗汉图的背景,就是黄山梦笔生花那一带的景观,石涛当时已去了几次黄山,对黄山景物非常了解,因此在罗汉图里面出现了黄山。在画面的处理上,他把宗教题材的罗汉文人化,在很多的罗汉里面不是当做一般的佛教人物处理,而是文人雅士处理方式,将现实的文人生活方式搀杂进来。技法上,不光有白描的方式,还有很多皴染的技法运用,用单纯的墨色,烘托背景,提高笔墨技巧的张力和表现力。

关于佛教主题人物画,石涛在一件明代《十六罗汉图》的跋文中有这样的论述:

余尝论写罗汉、佛、道之像,忽而天上,忽而龙宫,忽而西方,忽而东土,总是我超凡成圣之心性,出现于纸墨间。下笔时,使其各具一种非常之福报、非常之喜,舍天龙鬼神不得。而前者观世于掌中,立恒沙于意外。后是前非,人莫能解。此清湘苦瓜和尚写像之心印也。

《石涛罗汉百开册页》的书法是一种隶、楷结合的字体,是石涛早期绘画题跋的特征;罗汉衣服春夏秋冬各色都有,赋于各种图案,体现了石涛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他的艺术表现的手段的丰富性。石涛的《五百罗汉图册页》人物画的出现,对明清人物画史的评价将会有所补充和更新,对于宗教人物画的传承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关注角度。

石涛宣城时期的绘画思想

纵观石涛在宣城的十五年,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期间与宣城书画师友间的相互学习,互为借鉴完成了石涛书画艺术从笔墨上的探索到方向明确的全过程;再者敬亭山、黄山给石涛的书画艺术创作提供的蓝本又为他在图式的变革和题材的突破上找到了最好的支点。可以说,宣城让石涛的艺术从笔墨到精神都经历了一场春雨的滋润,从而为下一步迈向更高更远的舞台提供了可能。

关于石涛在宣城时期的绘画思想零星地散落在这各期间画作的题跋中,其中值得关注的:

一是提出以自然为师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观。1670年,石涛在宣城敬亭山广教寺所作的《黄山图》上题有那首“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的诗句, 在这首诗中,石涛明确提出大自然是山水画家的老师,山水画家只有亲身体悟大自然的生机活力,才能创作出出神入化的山水佳作。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画家和自然之间的情感交流,以自然为师,打破了前人以技法图式为蓝本的单一模式,从而在师传统和师自然的选择中找到一条与自然亲和友善的和谐观。“画从于心”,心师于自然,这是艺术创作的根本,也是石涛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

二是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理念贯穿创作全过程。在石涛众多的闲章中,他最钟爱的一枚是“搜尽奇峰打草稿”。在宣城的十五年时间里,石涛登山临水,为山水写照,以宣城敬亭山、柏枧山以及附近的黄山为蓝本,开始了他的师法自然的创作之路。特别是黄山之旅,他深切地体会到山水画的发展与突破,必须要到真山真水中“搜尽奇峰打草稿”。梅清有一首《题石涛“黄山图”》⒅诗:

石公飘然至,满袖生氤氲。

手中抱一卷,云是黄海云。

云峰三十六,峰峰插紫玉。

汗滂周未能,揽之归一掬。

始信天地奇,千载迟吾师。

笔落生面开,力与五丁齐。

觌面浮丘呼,欲往悉崎岖。

不能凌绝顶,踌躇披此图。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石涛手抱一卷,全是关于黄山的绘画,黄山的烟雨云霞、奇松异石尽在这些画作中。这些作品表明年轻画家已经结束临摹阶段,开始面对自然、师化自然,且已一露峥嵘。“搜尽奇峰打草稿”使得石涛“笔落生面开,力与五丁齐”,让梅清这样的画师为不能到达而感到遗憾。石涛的创作视野也为之一变,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创作源泉,不仅对当时强调”日夕临摹“、”宛然古人“脱离现实、醉心于前人笔墨技巧的主流绘画思想敢于突破,也为未来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以后的绘画产生了质的飞跃。石涛强调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观,注重“遗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的笔墨技法语汇,在当时众多画家中也是别开生面的卓识。石涛40岁以后离开宣城,移居南京。50岁后移居扬州,立开扬州画风,扬州画派随之应运而生。

“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理念随后被一代又一代山水画家所效仿和推崇。齐白石曾在他的画作上题写道:“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吴冠中说:“石涛是中国现代美术的起点”,又说他是“中国传统画论的集大成者”。这些话都充分肯定了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三是提出了艺术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毫无疑问,石涛的艺术创作生涯与黄山有密不可分的渊源,他曾在自己的山水册页上题写道:“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定其名。寄上燕思道兄⒆,与昔时所游之处,神会也。”得“黄山之性”一句,完全可表明石涛对黄山的了解和切身体会,真正达到“神会”的境界,也因此才能把黄山的气魄和特点充分表现出来。

正因为石涛对黄山有深入的了解和切身的体会,他笔下的黄山才会在特定的景观中提炼出奇、险、清、幽的特质。他笔下很多的山水,包括《百开罗汉图册》的部分补景都具备黄山山石的特质,但却并不确指某一处。

当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在《桂林山水》中有题:“余三游漓江,觉江山虽胜,然构图不易,兹以传统以大观小法写之。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李可染所画的漓江也是在深入体会下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创造出来的漓江特色的山水,它不确定特指某处,所以,“人在漓江边上终不能见此景也。”

四是提出了“以气胜得之”的观点。这一时期,他在题画诗跋中有:“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意懒则浅薄无聊,不能书画。”⒇石涛提出作书作画“以气胜得之”的观点,认为画家进入创作阶段应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主体审美心理的能动性,借助笔墨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同时在创作中充分调动情感,使情感饱含于笔墨线条之中,生气贯于艺术形象之内。纵观石涛的画,元气淋漓,沉着痛快,气魄逼人,正是在于他着力追求这样的“气”。

当代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十分崇拜石涛的艺术,他在作画时,身边总少不了一壶酒的。他常常在作画的时候,借助酒后的一腔豪情,使笔在手中肆意挥洒勾勒,抒发满怀激情。这时候的作品往往奇峰突起,震撼人心。他在为人民大会堂绘制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的时候。因作画时买不到酒喝,感到灵感枯竭,画兴索然。无奈之间他试着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倾诉无酒之苦。周恩来立即派人给傅抱石送去了好酒。傅抱石拿到酒,不禁喜上眉梢。在酒的作用下,激情勃发,灵感顿生,很快与关山月创作完成了《江山如此多娇》这幅大气磅礴的巨作。

五是提出“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的观点 。石涛在《山居图》题跋中有:“风雨欲来,烟云万状。超轶绝尘,沉着痛快。用情笔墨之中,放怀笔墨之外,能不令欣赏家一时噱绝。”这一段的意思是:在绘画的创作中,要将画家的主观情感寄情于笔墨之中,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全神贯注,抛弃所有杂念的干扰。

石涛山水画创作的成功无不与他悉心感悟,深入观察,全身心的投入分不开,从心领神会到全神贯注最后达到下笔有神的境界,这样的过程也使得他的绘画作品日臻其妙,思想也日趋深刻成熟。

六是提出“我自用我法”的观点。宣城时期,石涛的美学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提出“我自用我法”的革新观点,给低迷摹古的清代画坛凭添了一抹清新的气息。清初,绘画在董其昌等人倡导的“南北宗”学说影响下,摹古之风日炽。这时,才华横溢的石涛异军突起,对这种风气毫不理会,他强调“我自用我法”,并清楚地指出:“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安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安入我之腹肠。”“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他甚至豪迈地说:“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总之他要改变古人的面目而自创新法,自标新格,这种呼声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

“我自用我法”,反对因袭,扬弃古法,注重革新、创造,这是艺术创作的生命,是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之骨髓。

石涛尤长湿墨法——破墨法,以水破墨,或以墨破,或以焦破润,以润破焦,运用自如,使得画面苍郁淋漓,气韵生动:有的先用湿笔而后加以干点.有的先以渴墨后复加积染的,笔与墨合,层层深厚,浑纯氤氲,一片生机。在构图方面,石涛也反对那种脱离生活的公式化,他创三叠两段布局法,取代了古人和“四王”的三重四叠布局法。近代学者林纾说过:“余论画,奇到济师而极,幽到石溪而极,二绝不能分高下也。”齐白石大师也赞道:“下笔谁教泣鬼神,二千余载只斯僧。”

作为宣城画派的杰出代表,石涛的山水画将很多前人包括同时代的师友画家的风格都融于他的作品之中,梅清也是其中的一位。他是石涛的山水画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所受影响最大的一位,二人在生活经历上有太多的相似,使他们的性情非常投机;相互之间的切磋,使二人的艺术相互影响且又相互滋养,最终使二人的艺术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个人风貌。我们经常能从石涛的山水画中看到梅清山水画的影子。梅清主张“我法”“古人在我”“不薄今人爱古人”,到了石涛那里就成了“我自用我法,借古以开今”,在梅清的画中既有拟南宗,也有拟北宗,这在当时完全以南宗是从的时期,梅清打破了南宗北宗的绝对界线。这也影响了石涛,石涛也发出了宗南宗宗北宗都可以的言论,以至于他后来走出了梅清范围.而成为影响后代山水画家的一个关键人物。

———————

(1)石涛是朱元璋兄朱兴隆的后代,朱兴隆早亡,其子朱文正和孙朱守谦从小就由朱元璋和皇后马氏抚养。

(2)见马驎《大涤子传》

(3)《十六阿罗汉应真图》人物白描卷现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4)程霖生《石涛题画录》卷三

(5)李驎《大涤子传》有记载:“时又画一横卷,为十六尊者像,梅渊公称其可敌李伯时,镌“前有龙眠”之章,赠之。此卷后为人窃去,忽忽不乐、口若喑者几三载云。”

(6)《金竺朝霞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⑺  梅清《天延阁删后诗》

⑻ 《采菊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图纸本,设色,纵208厘米,横97厘米

⑼《写景山水》六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⑽ 《自写种松图小照》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⑾ 《观音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⑿ 《松阁临泉图》上海博物馆藏

⒀ 《幕山大观亭图》又称《赏溪图》、《清溪小艇图》

⒁ 《天育骠骑图》又称《人马图》,无锡博物院藏,2009年石涛邮票第五枚选用。

⒂ 石涛曾三次游黄山时间分别为1667年、1669年、1670年

⒃ 《高山流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⒄ 《石涛罗汉百开册页》 北京书画收藏家崔如琢藏

⒅ 见《瞿山诗略》

⒆ 黄燕思,安徽宣城人,字研旅,工于诗,好游历,著有《听帆楼书画记》,载有石涛为其作画之事。

⒇ 见石涛《敬亭山景图》题跋

(作者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市政协文史委委员,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

ID:xclswh999

制作:童达清

(0)

相关推荐

  • 【觅画记】梅清:画松为天下第一(下)

    梅清的绘画题材除了松树,还是黄山的山水,而他所画之松当然也是黄山之松.李玉棻在<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卷二中写道:"梅清字渊公,一字远公,号瞿山,安徽宣城人.顺治甲午举人.书宗杨景 ...

  • 《石涛大士十六阿罗应真图》真迹赏析

    1667年石涛安徽宣城绘规格:46.4×598.8 cm水墨纸本 手卷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十六阿罗应真图>为石涛早期人物画的代表作品,是目前一致公认的石涛真迹. 1666年(即康熙五 ...

  • 解读 | 黄山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徐霞客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 ...

  •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上)

    石涛宣城时期绘画初探 汪立军 石涛(1642-1707),清初画僧,原姓朱,名若极,原籍广西桂林,祖籍安徽凤阳⑴,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小字阿长,削发为僧后法号有元济.超济.原济等,别号很多,如大涤子. ...

  • 美文推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初探——祝天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初探 作者:祝天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积极参加到绘画创作中来,便于展现的卷轴也开始流行,绘画逐渐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从传世的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 ...

  •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特点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特点研究 [内容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清谈之风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绘画艺术出现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专职的文人画家,绘画技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并有了系统的艺术理论--画论,中外艺术在此时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5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3.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加深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田庄经济 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在中国由来已久.两汉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豪强世族,不少就是广占田土的大地 ...

  • 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

    (一)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 德国文艺复兴发端于15世纪,在德国美术史上将1420年左右至1540 年这段时期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这个时期的许多艺术家对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现象表现出关切,热心于描绘自然环 ...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下)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除了意大利在文化艺术诸方面成为先导者以外,在欧洲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城市为中心也逐渐出现了新文化.新艺术的曙光.就绘画艺术而言,当时的尼德兰已成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绘 ...

  • 陈克斌南宗山水绘画技法下

    陈克斌南宗山水绘画技法下

  • 「人类经济万年史」032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经济(下)

    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经济(下) 3.奴隶制度的发展 孔雀王朝时期奴隶制度有较大发展.公元前4 至前3世纪,次大陆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奴隶.卖身.债奴.罪奴.家生奴.<政事论>先后提到的达萨( ...

  • 「人类经济万年史」053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下) 3.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加深 (1)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和田庄经济 大土地所有制的存在,在中国由来已久.两汉时期,社会上出现的豪强世族,不少就是广占田土的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