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县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一)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
甘溪村民俗文化探寻
解宗来
卢村乡甘溪村落位于广德县城东南部10公里处,在国家4A级“芦湖竹海”风景区域内。东与柳亭、高峰相毗邻,南与浙江安吉同山共脊,西与同溪、石门山脉相连,是一处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民风民俗丰富多彩的村庄。整个村落位于一条长达5公里的山沟。上世纪60年代中期前夕,这条山沟仅有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山路,沿着潺潺小溪由里向外延伸,沿路分布为解、芮、杨、汤四大姓氏的村宅。河溪两旁青山高耸、翠竹夹道、浓荫覆地、四季如春,风景异常秀丽,不啻人间仙境。尤其是流淌的清泉,常年流潋不断、清澈见底、甘甜可口。因此,村民便把这山沟称之为“甘溪沟”。
提及“甘溪沟”的得名,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说是一年夏天,一位身着破烂的老婆子路经甘溪,由于天太热口渴难耐,便向一村妇讨茶解渴,岂知这村妇见老乞婆就来气,厌烦地说:“我没烧开水,你多赶一家吧。”老人讨个没趣又赶了一家,同样遭到冷眼。老人乞求道:“没茶,能给口凉水喝吗?”回答的是:“热水要人烧,冷水要人挑。要喝水溪塌有的是,你自己去喝吧。喝好走远点,别在这山窝子里转。”老人遭此冷眼,愤恨恨地说:“你们河溪是有水,只怕它不及我一口喔!”言毕,老人走向河溪,一口气把溪水喝个精光。
此事惊动了庄民,料定是得罪了哪路神仙,便纷纷磕头焚纸烧香,乞求宽恕。原来这老乞婆乃观音菩萨化身,从东海云游到此,不想遭人歧视。但眼下黎民苦苦相求,那还忍心离去呢,便拂云开端,一块洁白绫绢随手飘出。人们接手展望,上书一首打油诗:
气怒喝干汨清泉,山民抛泪求溪源。
立足故地枯无水,哪得不恨吾神仙。
村舍凿出两眼井,甘泉世代舀不完……
山民依据白绢诗句,在村中开了两口井,井水常年不断。事隔三年,观音菩萨又以乞丐老头为化身,挨家挨户串门乞讨。村民见老人年迈可怜,不仅给吃给喝,还请他进屋同桌共餐。攀谈时老人问起溪河为何枯干无水,山民便将当年观世音菩萨化为老乞婆的事叙说一遍:其实山民并不是吝啬,是非常好客有仁慈心的,只是因为那些年山旮旯经常流窜些外乡婆子,她们扮着乞丐婆和挑牙虫的走村串户,碰上单门独户、家里没男人就伺机下手骗取钱财,并且还拐卖孩子,因此,观音菩萨以乞婆形象进山,山民能有好眼色对她?
老人闻听羞愧难当,连声说惭愧,并与村民来到溪边,给溪河洒了几滴甘露,一条枯干的河床即刻涌出清泉,涓涓流淌。山民惊呆了!再回头看老人,已无影无踪了。自此,人们又把枯“干”的干改成“甘”甜的甘,流传至今。
甘溪是一个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村落,文化底蕴深厚,乡土人情浓郁。两千年前,甘溪原本就无人集居,原因是这个山冲的出口被一座横卧的山峦所堵,截住了大山奔泻下来的洪水,淹没了整个山沟。直至治水英雄张渤带领山民挖山开渠,疏通了水路河道,才让这山窝有了人间烟火。解、芮、杨、汤等姓氏从各个地域陆续迁徙而来,在此繁衍生息。
甘溪是块兴旺发达的风水宝地。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迁居山沟里的人们不仅拥有自己温馨家庭,还延续发展了解家边、芮家边、杨家边、汤家边四大家族的村庄,建起了宗祠,修了家谱。只可惜汤、芮氏宗祠在“大跃进”期间被毁。
据芮氏家谱所载,芮氏家族始居山西省平阳郡,隋唐时期迁居河南汴梁,北宋年间移居江苏溧水、高淳一带。明永乐年间,迁居在江苏的芮氏先祖芮奇配陈氏,生有八子,其中芮钊、芮键、芮钟、芮铜跟随明成祖朱棣奔赴疆场;长子芮清、次子芮凯、三子芮堂、四子芮铎跟随父亲芮奇留在江苏溧阳、高淳,后分居到甘溪。
杨氏祖籍为河南灵宝(河内郡),始祖为杨伯侨。在春秋战国时期,杨氏迁居江汉地区(今潜江一带),后南迁至江苏和广德甘溪。杨氏宗祠建造年代不详,建造结构与花戏楼为一体。前进为花戏楼,后进为宗祠,中间是看戏大院,飞檐翘角、雕花木框,上世纪80年代拆旧建新,改建剧场。据老人所言:杨氏也系大宋杨家将杨令公的后裔,他们的戏楼不演《杨家将》,尤其禁演《十二寡妇征西》。
解氏宗祠据房梁上文字所载,建造于明永乐年间。房前是6米宽的“八”字型门对开,“解氏宗祠”四个醒目大字的匾额悬挂在门头的房檐下。前后两进,中间是大院。前进排放着吃“清明”、请家法用的刑具,有绞绳、夹棍、打屁股的煞威棒等。其实,吃“清明”是有讲究的,女人年纪再大不得参入,只有男丁才行。男丁哪怕是刚满月的婴儿均有机会进祠堂祭拜先祖。于是,土著人有这么一言:“不怕爹,不怕娘,就怕清明进祠堂。”特别是那些对父母不孝、在庄上行迹不轨之徒,进了祠堂就会动家法,受皮肉之苦。
中间大院是烧纸敬香的洞天福地。后进上首是供奉牌位的供桌,下首是祭拜祖宗灵位的大厅,左右是吃清明宴的餐厅。整个房架是绘龙画凤、飞禽走兽,气势恢宏。在牌位两侧的树柱上书有对联,上联是“丕显文名,雅宜豫几学士”,下联为“不辱君命,堪为奉使行人”。上联是指明代翰林学士解缙,下联典指周代名官解杨。另有一对怀抱粗的中柱上还择用了解缙专为解氏宗祠撰写的通用联,上联 “千年老树为衣架”,下联为 “万里长江作浴盆”。这副楹联初看倒也平常,但细评具有气吞山河之气概。
据解氏家谱所载:甘溪的解姓与明代翰林学士解缙、周代名官解杨同宗共祖,均系山西临晋县西南解城。属(平阳郡)人。所供的牌位是系一、系三、系四、系七公;论资排辈共分上八代和下八代,上八代为承、祖、四、德、吾、宗、玉、良。下八代是本、立、恒、茂、世、代、克、昌。只可惜,这些家谱在文化大革命中付之一炬,片页无存了!更遗憾的是,这座充满神奇色彩的古建筑,在六七十年代改为茶房,用来制做茶叶;到了2006年,因长期无人管理,毁于一旦,于今仅能看到的是残墙断壁了。据说,在祠堂始建不久,人们为了增添该祠堂之灵气,保护村庄的风水,又在宗祠附近垒建了一座拱石桥。本地方言称它为kuāi桥,也叫“斩龙桥”。从此,人们便将“解家边”更名为“桥头村”。
甘溪解氏据先辈们所言:说他们解姓住进甘溪大约是来源于南宋靖康年间。因当时江南一带瘟疫蔓延,广德在此次瘟疫中死积尸满野,死亡殆尽。整个广德同1865年所发生的瘟疫惨景相类似,十户九空,田野一片荒芜,没了生机!若干年后,朝廷为了开垦江南一带荒芜的田野,出示招徕各地移民前来开垦,凡无主的田山、房屋等移民均可自要自得,并且还补发迁徙费。
但是,尽管朝廷对移民政策如此优厚,前来安居乐业的移民还是寥寥无几。朝廷被迫采取强行措施,在全国人口较多的区域内动用官兵,将那些不愿南下的农民押解而来。广德的老居民,也包括甘溪内的老土著人都是这个时期从江西婺源和玉山一带押送过来的:在此掩埋尸骨、清理门户、开垦耕种、繁衍生息。1865年广德惨遭瘟疫,从江西婺源和玉山押解过来的后裔都没能逃过此劫,仅有甘溪大山窝子里的人们得以幸存。因此,甘溪土著人的吴语同当今江西婺源和玉山人所说的吴语方言没什么区别。
另外,甘溪老土著人走路都有这么个习惯,就是把手剪背在身后,并且把头往前低着走。那是因为他们的先祖是被官兵们捆绑着押解下来的,把手背着走习惯了。就现在老年人走路还有把手背着走的习惯。据说桥头有座叫“竹冲”的山脚下有一座系四公的老古坟,是解氏住进甘溪的鼻祖,目前还保存得完好。
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而这56个民族虽为一脉相承的同胞,但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住居环境和不同的饮食特色。现就甘溪而言,它不仅保留着千百年来祖辈们沿袭传承下来的吴语方言,他们的起住、饮食、穿戴等都与周边地区的居民差异很大,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和特点。
研究宣城历史,弘扬宣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