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认识论

首先我们来对这句话进行基本的解释,这句话出自《老子》,也就是《道德经》,对其的解释与翻译有两种,其一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句中的“其”,主要代指具有形而上性质的“道”,指的是道家所说的宇宙本体或者自然规律。此句中的“妙”,是形容词,没必要过多解释,就是那个意思。而此句中的“徼”,要重点解释一下,其基本意思是,边界、表面。如果将其相对于道进行解释,就是指所有形而下的东西,就是指具体的东西。

因此,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人如果以没有欲望的心态去认识大道,就能体悟大道的微妙之处,反之,如果人满怀私欲地去认识大道,就只能看到道所衍生出的表面现象。

对这句话第二种解读是: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解释为:常从“无”中观察道的微妙,常从“有”中观察道的表现。

那么,这话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该如何解释与解读呢?其实,这句话说的是道家的认识论问题,就是告诉人如何认识道(这个道可以有多重含义,可以是人类需要认识任何事物,小到一棵草,大到万物,老子这里指的是宇宙本体和规律)。

首先,我们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第一种解读。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说人想要认识宇宙大道,就不能在认识过程中夹杂任何人的欲望和片面的知识思想。所谓的无欲不仅仅是指没有人日常的好吃,贪心,好色,还指没有知识,没有观念,没有所谓的思想。这是因为,在老子看来,人的欲望,会让人认识的目的与立场变的不正,不中立,比如有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在看待一个事物的时候往往因为个人的好恶来看待,把黑的说成白的。而人的知识呢,在老子看来,弊大于利,因为人的知识思想让人被表面的,片面的意识观念所束缚,蒙蔽,也无法真正认识大道。比如,好多人正因为有了很多知识思想,所以变的固执,死板,狂妄自大。所以,老子为了杜绝这两种弊端,就主张以无欲来认识大道的奥妙。这里的认识不再是用你的知识思想去认识,因为那样是不能真正认识大道的(具体的你看了庄子就明白了了。)的,而要想真正认识大道的奥妙,就只能清空自己的内心和大脑,然后去身体力行的体悟与感受大道,不偏不倚,才行。所以老子在这儿,把用心体悟和感受比理论知识看的更重要,强调绝圣弃智,抛弃智慧思想,顺其自然,顺着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去感悟,因为顺其自然就是融入大道,顺从大道,那么就自然能体会到真正的大道了。而至于知识思想,就不要去学了,因为那样反而会让人变的不自然,违背人的本性,从而使人因为所谓聪明遮盖人的本性,使人无法融入大道,从而不能正确认识大道。这就是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所以,常无欲以观其妙,就是要人回到自然状态,顺从本性,没有过分的欲望,也没有聪明技巧,没有知识思想的束缚,顺其自然,就是顺从大道,感悟达到,体会大道,认识大道。这是老子认为认识大道的正确做法。那么不正确的做法就是后面一句——常有欲,以观其徼。

老子的这种认识论,其实与李小龙所谓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有异曲同工之妙。所谓的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说,我们的内心不要受谋一主观欲望,意识思想的束缚,要自由,不要到教条主义,这便是最大的法,最好的方法,所以以无法为有法。而以无限为有限说的也是如此。就是正因为内心不受谋一主观意识思想欲望的束缚,自由,没有教条,所以能够容纳接受一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从而为有限的人体行为做无限的意识思想支撑,使有限的人体行为千变万化,从而达到武术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是以无限为有限的基础前提。

其实,李小龙的这种思想,也是源于道家思想的启发。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根本的道理就是顺其自然。所谓的顺其自然就是绝圣弃智。就是要抛弃人的主观思想以及杂念,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如止水,心静如镜。因为人的所有主观自我意识都是片面的,封闭的,孤陋的,具有很强的局限性,顽固性,根本看不到外部环境和自身的真理规律,并且很容易受自己的观念所控制。所以为了能够正确理解大道,容纳一切,要努力使自己内心深处处于虚空状态,也就是没有任何主观意识的束缚,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教条。只有这样,你才能对所有主观的,客观的东西兼收并蓄,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而不是拘泥于一物,只有这样才能无敌。因为人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人渺小,要应对的东西太多,所以不能拘于一格,只有不断变化,以静制动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这是动如流水。而要做到这样,就需要内心达到虚空,消除内心固有的一切片面的,机械的主观自由意识,无所不包,只有这样才能看透一切,包括自我,就像镜子一样,达到明镜一般,通透一切。也就是要心静如镜。在前提下,有了这层修为,就能够动如流水了。作出反应时就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了。就如同声音的回响一样精准了。这就是反应如回响。因此,老子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也是这个意思。

而老子这句话的第二种解释也是表明道家的认识论,就要我们从“无”,也就是抽象的,不可言说,只能体悟的的那个层面来认识大道,而不要漂浮于具象的,语言表达的层面,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同时,这句话又强调,我们也要从“有”,也就是道的表现来认识大道,从而使无与有相结合,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际而统一。

因此,可以看到,对于老子道德经中的这句话的两种不同解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是殊途同归的,都是表明道家的基本认识罗的。

孤云先生

作于

国历庚子年九月十一

西历二零二零年十月二十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