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真实的筑基之法,简单易学的道家筑基秘术,坐着就可以练习
传统武术在传统文化中算是独树一帜了,传统武术和传统文化中的其他内容不同。像诗词歌赋这些传统文化会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但是传统武术却不同,传统武术很少有书面记载,更多的是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
经过了小说和影视剧的渲染,让传统武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也夸大了传统武术的威力。比如说金庸小说中的武术,现实生活中很难见到那种飞檐走壁的功法,更难以见到降龙十八掌这种绝世秘籍。
但是无论是易筋经,还是八段锦,却是在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易筋经是佛家秘籍,而八段锦更多存在于道家典籍中。相传,八段锦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所传下来的养生功。吕洞宾将其刻画在了终南山的石壁上,至此,八段锦这门功法才得以流传。
当然,这是神话传说。就像易筋经也是假托达摩所作的是一个道理。而且,八段锦和易筋经一样,也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风格。而八段锦的坐练法是最原始的一种。
原始八段锦的诸多坐功练法中,有一种称之为“丹房八段锦”。
丹床八段锦的第一式称之为“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
这一式的练法很简单,就是在静坐之后,闭目养神,用自己的舌头抵住自己的上腭,缓慢地呼吸10分钟左右,呼吸一定要绵绵细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练习者的坐姿要正且直,不能够弯腰,也不能够后仰,而且静坐时,双手的必须是大拇指掐在无名指的根部,然后四指再并拢回来。
第二式称之为“叩齿三十六,两掌抱鼎炉”。
这一式也是静坐,不过不需要闭眼了,只需要上下牙齿相撞共36次。叩齿之后,双手抱在丹田处,然后进行呼吸,呼吸需要细长,以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声为准。吸气的时候闭眼放下舌头,呼气的时候睁眼舌头再翘起来抵住上颚。呼吸次数以9为基数,以自己实际情况而定,若是达到180次,就不需要增加了!
第三式称之为“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
这一式做法比较复杂,首先需要将自己的手掌搓热,然后用掌心放在自己耳朵的位置,中指放在脑后;第二步,食指放在中指上,然后用食指用力敲击后脑,左右弹自己的后脑24次。弹完之后,将两只手相握,放在丹田之前。然后头带颈、颈带脊柱,以此方式逐渐扭动,一共做24次这样的动作。
第四式称之为“赤龙搅水津,鼓漱三十六”。
所谓的“赤龙搅水津”,就是舌头在口中搅动,顺时针18次,逆时针18次,共36次。所谓的“鼓漱三十六”,就是说口中在搅动之后会有口水,再像漱口一样,鼓漱36次。最后分三次吞咽。
第五式称之为“闭气搓手热,背摩后精门”。
这招就是将自己的双手搓热,搓手的过程中要闭气。搓热手之后,将双手放到腰部肾俞穴的位置摩擦。在摩擦的过程中,要舌抵上腭吸气,然后闭住不动,摩擦腰部之后,再呼气并放下舌头。
第六式称之为“尽此一口气,想火烧脐轮”。
双手抱于丹田之前,想象着一轮红日从会阴上升到丹田,然后舌抵上腭吸气闭眼,再放下舌头呼气睁眼。这一式主要是呼吸的同时,要和精神同步。
第七式称之为“左右辘轳转,想火烧全身”。
此式需要将自己的右手放在丹田位置,左手放到后腰肾俞部位,弯腰像摇辘轳一样,再摇36次之后,再以左手放丹田,右手放后腰的方式练习一遍。
第八式称之为“叉手双虚托,低头攀足频”。
这一式是这套八段锦的最后一式,这一式不需要再盘膝了,经过了前面七式的练习,长时间的盘膝会造成身体的不适。于是,这一式,就要求练习者两腿自然伸直,双手十指交叉,向上用力,就像伸懒腰一样,反复伸展9次。
之后,便是低头俯身,目的是为了拉伸腿部韧带。这套拉伸韧带的动作反复36次即可。做完之后,依旧盘膝,手结太极印抱在小腹之前。
这套八段锦和达摩坐功易筋经,两套功夫的练法大同小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这套功法不仅仅在少林有传承,在道家也是有传承的。
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传承这么久,就是因为,我们在上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老祖宗们对于优秀的智慧结晶,总能想方设法地传承下来。
就像这套功夫,佛道两家都有传承,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