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前进||书香之地安丘庵上书院
书香之地——安丘庵上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古代人讲求诗礼传家,无论哪朝哪代,都把读书看作一等一的大事,于是在千百年的历史流转中,承载着文明和思想火花的书院也应运而生。特别是自唐朝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官学遭受破坏,中国出现了一批私人创办的书院,比如: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崇阳书院、石鼓书院等,这些书院多出现在唐宋时期,因其规模和名气较大,被后人所熟知。
公冶长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和女婿,“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公冶长,诸城市贾悦镇近贤村人。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公冶长通晓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施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
自从东汉明帝刘庄到曲阜孔子故宅,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之后,公冶长就不断受到历代官府的祭祀和封赐。汉代开元八年画像从祀于孔庙,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莒伯”。北宋时期加封为“高密侯”。明朝嘉靖时期更正祀典,改称为“先贤公冶长”。民国时期(1919 年)列西庑先贤第四位。
公元前500年,孔子嫁女其弟子公冶长,其后,公冶长选址老家附近的齐、鲁、莒三国交界太平冈北支向阳处,兴建书院,开门办学,课徒授书。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国君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因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
庵上书院因公冶长而闻名,老家的地名—“安丘”却因孔子而出名。相传孔子嫁女公冶长后,十分想念女儿和女婿,于是率众徒专程到庵上书院探望,并带来2棵银杏树植于院前,孔子听闻女婿日日讲学,礼仪乡里,十分欣慰。孔子到书院的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民众纷纷前来拜见,一睹大师风采,期间,孔子数度亲自讲学,教授人们仁、义、礼、智、信,使万民受益,深得民众拥戴。不觉数月有余,其后数十年名人辈出,书香绕梁,人们由衷致谢孔子,春秋时期,因此地山水环绕、阡陌纵横,故称渠丘,以孔子之名“丘”纪念孔子。至战国,官府为响应众愿,拟以地名再纪孔子,因古时文人书屋亦称“庵堂”,公冶长书院因地势较高,民众尊称“庵上”。渠丘更名为“庵丘”,当地后人为祈祷孔子保佑世世代代平平安安,更具文化内涵,后逐渐把“庵丘”改为“安丘”。
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99年),在原齐国东部边界建立诸侯国,封将军张说为安丘侯;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以诸侯国名“安丘”为县名正式置县。后世历朝敬仰孔子为“至圣”,为避大师名讳,清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发诏:除四书五经外,凡遇“丘”字。一律加“阝”旁为邱;地名字变作邱。“安丘”一度改为“安邱”,清末民初,诗人邱逢甲倡议恢复本姓,并以身作则,改“邱”为“丘”,近年来,“安邱”复称“安丘”,恢复本名。
关于公冶长的传说比较多,其中公冶长懂鸟语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有一天,有一只喜鹊飞到公冶长院子树上,不停的叫唤。公冶长仔细一听,原来是说:
公冶长、公冶长,
南山有只野山羊,
你吃肉来我吃肠,
去的晚了白张忙。
公冶长心中大喜,立即带上家伙出门,跟着喜鹊来到南山,原来是一只受伤的野山羊躺在地上,正奄奄一息。公冶长把野山羊拖回家里,剥皮吃肉,全家人大饱口福。公冶长只顾自己高兴,猛然想起喜鹊要吃肠的话,出门一看,羊肠子已被邻家的大黑狗叼跑了。
喜鹊很不高兴,几天不说不闹不唱歌。乌鸦来问喜鹊不高兴的原因,喜鹊向它说了公冶长失信的事。乌鸦气呼呼地说要替它要报复公冶长。
这一天公冶长正得意地在院子里细听百鸟说话唱歌,忽然听见乌鸦用沙哑的嗓音唱道:
公冶长、公冶长,
南山有只野山羊,
你吃肉来我吃肠,
去的晚了白张忙。
公冶长一听,赶紧又抄起家伙往南山赶。到了地方一看,地上并没有什么野山羊,反倒是看到一个死人,身上有刀伤,包裹散落一地。公冶长知道被乌鸦欺骗了,转身要走,却被赶来的差人抓个正着。公冶长被作为最重要的拦路杀人抢劫嫌疑犯带到县衙门。
公堂之上,公冶长向县太爷讲了前因后果。但是由于情节太过荒诞,从县太爷到师爷再到衙役们,大家都不相信公冶长的话。县官闭目想了一会儿,说:今日暂且退堂,将公冶长收监,明日再审。
第二天上午,公冶长被衙役从牢里提出,但是并没有带往公堂,而是被带到县衙后堂。只见县太爷坐在八仙桌前喝茶,看见公冶长被带过来,就指着房顶说,公冶长,你看我这屋里有一只小燕子,在我屋里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的叫,赶也赶不走,你说你能听懂鸟语,那你说说小燕子在叫唤什么?公冶长抬头一看,果然有一只小燕子在县太爷堂屋里来回飞,还不停的叫唤。公冶长凝神仔细听了一会儿,眉头微皱一下,对县太爷说,回禀县太爷,我如实报告,您不会怪罪吧?县太爷说,如实说来,恕你无罪。公冶长说,燕子说的是:
“知县知县,
你这个坏蛋。
我与你无冤无仇,
为啥把我的孩子关在抽头?”
县太爷一听,哈哈大笑,无罪释放了公冶长了。原来,县太爷堂屋里有一窝小燕子,早上县太爷当着老燕子的面,把小燕子从燕子窝里掏出来锁进了抽屉(我们老家方言,抽屉被称为抽头)。从此之后,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公冶长能听懂鸟语。
以现代人来看,公冶长不可能真懂鸟语,这都是后人演绎出来的,但我们从故事中能推断出一点,那就是公冶长久居山林深处的书院,那里飞鸟众多,时间长了公冶长对鸟性也就略知一二。
为保护文物,1988年山东省拨款修复公冶长祠。庵上书院的正殿三间,内有公冶长塑像,东西耳房各一间,陈列着书画。院内碑亭内有明、清两代立的石碑,记载着修复公冶长祠的史实。
书院尽管所存景物颇多,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两株巨大的银杏树,两株银杏树为一雄一雌,比肩而居,每株需四五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最令人称奇的是,东边那株银杏有一年起了火,树干几乎全都烧空,只留下些老皮上下相连,但那树不但顽强地活了下来,而且活得十分茂盛,距今已有2500多年,提起树龄让人感叹唏嘘。每年深秋,两株树都冠盖如云,远远望去那树叶一片金黄,在周围一片肃杀的风景中,既令人感到震撼又令人心旷神怡。这两株银杏古树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家一级珍贵树种。世人尊称这对奇树为“夫妻树”“同心树”和“幸福树”。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庵上书院人气越来越旺,书院现在香火旺盛,每年四月初八,周围的山里人都来赶庙会,十分热闹。书院四周遍植了苹果、梨、桃、杏、山楂等果树,环境非常优美。雌雄两株银杏树鹤立鸡群,亲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随着文化自信心的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庵上书院也会像那两株千年银杏树一样,再次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重点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后续来稿。
3.来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4.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360doc个人作品所得打赏全部归作者本人个人所有。
5.如果出现内容错行,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与编辑无关。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下方“温馨提示”标题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