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自卑、敏感、遭娘家排斥,女人离婚后面临的困境
"人人都关在他们自己的小世界里,她撞破了头也撞不进去,她似乎是魇住了。"
"流苏觉得自己就是对联上的一个字,虚飘飘的,不落实地。"
这是著名作家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对于女主角白流苏离婚后心情的细致刻画。离婚后的女人在中国的文化认知中并不是特别受待见。在古代,夫妻之间的离婚分为和离与休妻。和离是夫妻二人经过协商和平离婚,这种情况在古代只能是属于个别现象,而休妻才是主流。所谓休妻主要是男人因为某些原因一纸休书将妻子休掉,赶回娘家。
古代社会是男权社会,离婚其实主要看男方的态度。而女人被休主要因为像不得公婆欢心、不能生育等道德原因,所以被休的女人往往会承受很多来自社会或周边人的道德压力。女人的这种处境到近代社会仍然存在。就是经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新思想影响之后,自由恋爱,婚姻自由了,这种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小说《倾城之恋》中刻画的白流苏就是这样一个女人。
白流苏的家族在民国时的上海也算是一个名门望族,只不过是没落了。她成年后便出嫁了,但是因为男方行为不检,双方最终离婚了。离婚之后,白流苏就一直住在娘家。白流苏应该是还有四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或者是五个哥哥、一个妹妹,总之她在家中排行老六。不过小说中只提到了三哥跟四哥、妹妹,没有提到其他人,他们估计是已经去世或者出嫁了。三哥、四哥的孩子也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妹妹也未出阁。一大家子人都住在白公馆这样一个小楼里。
兄弟姐妹多了,自然就容易产生矛盾。
不过在大家都没有结婚前,心思其实还算单纯,兄妹感情还是第一位。但是一旦结婚了,各自有了各自的家庭。自己的妻儿才是最亲的,兄弟姐妹的关系就成了其次。这样一来矛盾就产生了。如果大家都住在一起,钱财也都一起管理,矛盾就更容易激化了。所谓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按照传统的观念,女儿出嫁后就不再属于这个家了。所以当白流苏与丈夫离婚返回这个大家庭后,她等于是动了其他兄妹们的蛋糕,难免会引起他们的排斥,尤其是这些哥哥的妻子们。
刚开始因为白流苏离婚后从夫家获得了大量的钱财,哥哥嫂子们对她还是非常客气,还邀请她入股家族的生意。这些当然是看在钱的份上,并不是说他们有多有情有义。但是后来家族生意濒临破产,他们的真实面目就显露无疑了。小说就是从这里开始讲起。
当时白流苏的前夫忽然患病去世。他的家人发电报到白公馆,希望白流苏能够回去为他守寡。按照以前的规矩,挑选族中的晚辈过继给她,让她将其前夫的这一脉给传承下去。两人已经离婚好几年了,这种要求完全是无稽之谈。白流苏自然不可能会答应。
但是出乎她意外的是,其三哥、三嫂、四嫂,都觉得这是不错的选择,让她接受,赶紧离开这个家。白流苏非常生气,就跟他们理论。她提到了自己的钱被他们拿来做生意的事,但是她四嫂却反驳说她的钱有霉运,一旦碰到了就会不吉利,这才导致了后来的破产。当时用的时候千般万般好,生意失败了就都把责任推给了离了婚的妹妹。她的三哥又说,当时就不应该同意你们离婚,让你回来住。还说什么拆散别人婚姻是断子绝孙的事,自己还希望儿子健健康康呢。他又说,现在不像以前了,你看这米价多贵啊。意思是家里实在养不起你了。
这些刺耳之极的话让白流苏感到歇斯底里,她又跑到屋里找她的母亲说理。她的母亲也一反常态,觉得儿子媳妇们说得挺对的,让她还是回前夫家吧,熬个几年,总是会出头的。
这下白流苏彻底绝望了。她觉得别人都有别人的世界,自己永远无法融入。在这个家里,她已经成了彻彻底底的外人了。她仿佛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再往前走就会头破血流。直到此时,她才真正明白一个女人一旦离了婚回了娘家,她就成了没有根脚的浮萍。
此时已经是民国时期了,三四十年代了,思想其实已经比以前开放了很多。但是白流苏的际遇仍然跟古代社会没有太大的区别。还守寡,还过继子孙。离婚多年后再让人回去守寡,这更加过分。
白流苏也曾想过自己出去找些事做,免得留在这个家里受气。但是她一想自己肩不能挑,手不能扛,又没念过多少书,到外头去怎么能够找得到工作啊。她也曾想过要再找个丈夫嫁人,但是一来自己已经结过婚了,一来这个家规矩很严,不允许女儿家到处交际,认识不了几个人,怎么找啊。何况家里小妹还没结婚,三哥、四哥的女儿也到了出嫁的年龄,母亲再怎么考虑婚事也不会轮到她。她还担心自己年龄大了,会不会脸上都是皱纹啊。想到这里,她急忙跑到屋里照了下镜子。尽管她看到镜子中的自己仍然年轻貌美,不亚于那些小姑娘,但是无论她怎么想,她感到到处都是绝路。
其实此时的白流苏才只有二十八岁,正处于黄金年龄。一次离婚却让她的心灵千疮百孔。不光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自己心里也是在用异样的眼光审视自己,这就是一种社会同化。在这样的自我审视的角度下,白流苏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很自卑,她对周围的人和事非常敏感。
事情到其小妹相亲时出现了意外的转机。
就在其哥哥嫂子跟白流苏摊牌的时候,邻里的徐太太来为七妹说亲,她想要将七妹介绍给一个华侨的私生子。此人名叫范柳原,父母已经去世,他继承了大量的生意跟钱财。在上海生意圈里非常有名气。他与徐太太的老公在生意上有很多往来,双方都比较熟悉。范柳原虽然三十多了,但是一直没有结婚,属于那种钻石王老五类型。但是他也有问题,就是喜欢混迹于交际场所,外表上看就是个花花公子。不过在白家看来,钻石王老五就足够了,至于花花公子,哪个男人又不是呢。
就在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相亲时,白流苏也被其妹妹拉了去。本来她妹妹是担心起四哥家的女儿会抢了她的这位完美夫君,拉白流苏纯碎是为了不让她们挤上车。在她眼里,白流苏就是残花败柳,对方这么优秀肯定不会看上她。这还是关系比较好的妹妹。
不过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与范柳原接触最多、最亲密的反而就是这个离过婚的白流苏。范柳原曾邀请七妹跳舞,但是他不会,在座的女性只有白流苏会。就这样,两人连着跳了好几支舞。
白流苏其实也很聪明,她心理也是憋了一口气,想要把握住这次可能的机会让自己脱离苦海。她心理虽然愿意了,但是自卑的心理让她觉得对方肯定不会喜欢自己这残花败柳的。她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后来徐太太突然邀请白流苏到香港去,说那里有很多有钱的上海富豪,他们更喜欢上海本地人。她还要给白流苏报销路费等。家里的窒息生活让白流苏也想着出去走走。她心里还在想这是不是那范柳原想要单独见自己啊。但是又一想人家肯定不会喜欢自己的。纠结彷徨下,她真就跟徐太太一家到了香港。
来到香港后,意外之中,又意料之外,她真的在旅馆里见到了范柳原。而且范柳原租住的地方还跟自己的房间隔得很近。她有点相信这是范柳原的"阴谋"了。
不过白流苏非常敏感,她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年轻姑娘了,但是也要爱惜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能因为自己离过婚,就如狼似虎地倒贴范柳原。她觉得范柳原就是看重了自己的处境,想要趁人之危,将她占为己有。玩够之后,再抛弃。范柳原的花花公子的形象更加深了她的这种成见。为此,她时刻提防着范柳原。
范柳原每天都来找她出去玩。第一次的时候,他问流苏要去海边,还是城里逛逛。白流苏一下子就警惕了起来,他是不是在暗示什么?到海边的都穿得很清凉,他是不是有不轨企图?想到这里,她选择去城里逛街。
就在她这种时刻提防下,日子一天天过去。但是范柳原始终没有越轨的企图,反而表现得谦谦君子,循规蹈矩。
其实范柳原在上海见到她后就有些一见钟情。外在的表像其实只不过是给人看的,其实他的内心里比谁都守旧,不愿意在感情上胡来。在香港与白流苏每天的相处中,他经常跟她解释自己的心境。他告诉他私生子的经历,告诉父亲老家对他的歧视,告诉他多看不惯这世俗人的世俗眼光。他跟流苏解释说,别看我是外国人,但是"中国化的外国人,顽固起来,比任何老秀才都要顽固"。
他的解释让白流苏对他的认识有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她的心理仍然有防备。而且她在与他的相处中,还时刻表现出自己的自卑来。"如果我是一个彻底的好女人,你根本不会注意到我。""我什么都不会,我是顶无用的人。"
两人的关系在这一段时间的交往中可谓突飞猛进。
但是在一次打闹中,范柳原不小心冒犯了她的身体,这让白流苏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她自己回到了旅馆,不再理范柳原。但是她又放不下,在旅馆里拿着望远镜观察他。
在两人闹别扭的过程中,一个名为萨黑荑妮的印度公主经常接触范柳原。范柳原跟她表现得也很亲近。白流苏觉得这是范柳原在欲擒故纵,激将她。白流苏认为,范柳原肯定是吃定自己了,吃定自己肯定会主动贴上去的。后来两人虽然言归于好,但是白流苏的心理仍然时不时在想,范柳原只是想得到她,不想跟她结婚,他做这一切只是不想让自己担上个诱骗的罪名。不过她心理实际上非常想跟范柳原在一起。这种敏感又矛盾纠结的心理还是受到她的过往经历的影响。
就在两人和好的那天晚上,范柳原意外地给她打了个电话。她一接起来就听到范柳原说,"我爱你"。第二天白流苏却觉得晚上发生的事肯定是个梦。"这都是一个梦——越想越像梦。"她不敢接受,也不敢承认。
第二天他们又像往常一样到街上闲逛。因为他们天天成双入对,周围的人都以为他们是夫妻。有的住客见到她就打招呼,称呼她为"范太太"。这时她敏感的心理再次捕捉到这肯定又是范柳原的计谋。她认为,范柳原天天跟自己这样,肯定是想造成别人的误会,由此造成一种社交压力,逼迫自己就范。她觉得范柳原实在太过恶毒。
"他有意地当着人做出亲狎的神气,使她没法可证明他们没有发生关系。她势成骑虎,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
她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以后肯定会万劫不复。一次失败的婚姻让她对于新对象的选择更加慎重,也更加注意。
就在这样的猜忌下,白流苏提出要回上海。她这样做估计一是想要冷一冷范柳原,一是受自己的恶毒猜想的影响。范柳原没有拒绝,他很尽职地将她亲自送到了上海。但在白流苏看来,这还是他一贯的策略。
回到家后,白流苏早已经跟这家人恩断义绝,不愿意再跟他们有过多接触。她想出去找个活计,也好得在家里受气。但是她一想自己这样的也只能做些低三下四的工作,这样会玷污自己的淑女身份。她又对范柳原还抱有一些希望,不愿意让她看到自己到处求人的一面。翻来覆去,她一直处于这种煎熬中。
就这样一直到了冬天十一月多。这时她突然收到范柳原从香港发来的电报,让她去香港。不想去吧,但是她实在无法忍受家里的这种氛围和他们的眼光,她也忍受不了自己的思念。但是去了,她的坚持,她的尊严就没了。不过她最后还是决定去香港,她实在有些输不起了。
"她就这样的下贱吗?她眼里掉下泪来。这一哭,她失去了自制力,她发现自己已经忍无可忍了。一个秋天,她已经老了两年——她可禁不起老。"
当她踏上返回香港的路途时,她觉得自己彻底败了。她不是被范柳原的魅力征服,而是被家庭的压力所逼迫。她一路都是在难过,心中在流泪。
不过好在范柳原是真心地喜欢她。他没有让白流苏觉得自己受到了逼迫,反而是大胆地表达自己是实在无法忍受没有她的日子。他说,白流苏是治好他的药。这让白流苏心中有了很大的安慰。
后来两人就在一起了。紧接着,范柳原要离开香港,白流苏担心自己会被他抛弃,便提出要跟他一起去。但是被范柳原拒绝了。白流苏在范柳原离开的过程中,心中纠结万分。她不确定自己与他这么短时间的相处能不能拴住他。他们也没有结婚,她觉得自己是不是只被当作是他的一个情妇啊。这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她实在不想失去。
之后,日本人发动了对香港的战争。白流苏深陷炮火之中,这时范柳原终于回来了。两人相拥而泣。直到此时,白流苏才真正认可了范柳原是真对自己好,是真心要娶自己。她的成见,她的敏感,她的自卑,她的猜忌,终于在这次战争下被消灭了。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这就是小说名"倾城之恋"的来源。在白流苏看来,一城之倾只为了成全自己与范柳原的爱情,只为了让自己能够活下去,能够活得有尊严。这可能是古往今来对于战争最另类的解读了。
不过这倒也没有什么错误。白流苏只是当时的动荡时代下一个微不足道的女人,一个再平凡不过的人。作为一个离过婚的女人,作为一个被家庭抛弃的人,她只是想活着,只是想摆脱以前的阴影,让生命有一些色彩,让人生有一些奔头。她活得实在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