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华||连载电视剧剧本《山村教师》第二十九集、第三十集(全剧终)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用文字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刘佩华,大专学历,教师,山西人,现居北京,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散文随笔作品有《点亮心灯》《等待》《父爱如山》《大山情怀》。小说作品有《爱是一盏灯》《过年》《死神》《过河》。诗歌八月有《春雨》《父亲》《母亲》《故乡的雪》《我爱你中国》《思念》《乡村教师》等。

电视剧剧本《山村教师》

文/刘佩华

故事梗概:1995年, 以刘浩、郭红梅为代表的五名青年教师奔赴偏远山区从事教育事业,彻底改变了原来山区教育贫穷落后的面貌,体现了青年教师耐着清苦、甘守寂寞、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讴歌了新一代青年教师扎根山区从事教育事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同时鞭策和抨击了教育战线中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和肮脏的灵魂,展现了青年教师在改革开放中敢于创新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宽广无私的博大胸怀。

主题歌曲:感恩的心

剧中人物小传:

刘  浩:男,23岁,和平里中学政治老师,职务:班主任。

朱元香:女,23岁,和平里中学英语老师,职务:副班主任。

马  强:男,24岁,和平里中学化学老师,职务:班主任。

王海燕:女,23岁,要儿庄小学老师。

郭红梅:女,22岁,鬼不理小学老师。

王德文:男,44岁,和平里中学,职务:校长。

吴启元:男,38岁,和平里中学,职务:副校长。

肖会良:女,37岁,和平里中学,职务:会计。

邢芳平:女,21岁,和平里中学教师。

孟记奎:男,41岁,和平里中学,职务:校长(第二任)。

赵晓东:男,43岁,和平里中学,职务:教导主任。

黄月明:男,29岁,和平里中学老师,职务:班主任。

程升华:男,28岁,和平里中学老师。

刘长荣:男,30岁,和平里中学老师。

李长山,男,42岁,和平里中学教师。

王小虎:男,10岁,要儿庄小学学生。

王芳芳:女,王小妮 女

李小花(女)、李双成(男)、张翠翠(女)均为要儿庄小学学生。

张学峰,男,46岁,和平里乡教办主任。

王一平:男,42岁,和平里乡教办支部书记。

马志华:男,44岁,和平里乡教办副支部书记。

黄一鸣:男,41岁,和平里乡教办教研室主任。

李玉柱:男 ,47岁,要儿庄村村长。

白玉鹅:女,45岁,李玉柱妻子。

王兴国:男,42岁,要儿庄村村民。

朱云山:男,40岁,要儿庄村村民。

贾青林:男,39岁,要儿庄村村民。

徐媛:女,21岁,和平里中学英语老师。

赵小龙:男,24岁,赵晓东之子,职务:和平里中学后勤人员。

杨志峰:男,29岁,教育局人事科长。

陈晓梅:女,40岁,赵晓东妻子。

林平:女,42岁,王德文妻子。

魏建国,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何春梅:女,38岁,魏建国母亲。

黄晓娟:女,14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吴玉梅:女,38岁,黄晓娟母亲。

刘德福:男,60岁,刘浩父亲。

梁冬梅:女,57岁,刘浩母亲。

刘强强:10岁,刘浩之子。

任雪梅:女,20岁,和平里中学特岗教师。

郭晓红:女,21岁,和平里中学特岗教师。

郭晶晶:女,16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赵晓红:女,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王小二,男,25岁,要儿庄村村民,职业:木匠。

周红星: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杨宝平: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吴强:男,45岁,教育局局长。

郭瑞:男,44岁,教育局副局长。

马长文:男,44岁,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刘婶,女,50岁,鬼不理村村民。

李婶:女,50岁,鬼不理村村民。

李叔:男,53岁,鬼不理村村民。

李晓娟:女,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牛成阳:男,35岁,和平里乡卫生院医生。

李玉峰,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贾小刚: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杨晓军: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李晓峰:男,15岁,和平里中学学生。

王顺德:男,52岁,王海燕之父。

柳小凤:女,50岁,王海燕之母。

朱春生:男,48岁,朱元香之父。

孙志琴:女,47岁,朱元香之母。

黄晓丽:女,14岁,和平里中学学习委员。

公安甲、公安乙。

学生家长一、学生家长二、学生家长三。

医院护士、人贩子。

第二十九集

1、场景:日 内

   宋家庄村

村长王胜海家里

△王胜海在院子里调腻子,刘浩骑车进了院子。

刘浩:“大叔,我来了。”

王胜海(放下手中的活):“刘浩,来了。来,先进屋,喝水。”

刘浩:“不用了,也不渴。腻子调好了?”

王:“调好了。”

刘浩:“墙都浇透了?”

王:“浇透了。”

刘(边脱衣服边说):“那咱们这就开始干吧!你给我当帮手。”

王:“好,没问题。”

△刘浩进屋用手摸了摸墙,又出来。

刘浩:“大叔,你先搭架子,我再调调腻子。放假这两天先把头遍刮好,二遍大面积刮好,角棱细活下星期放假完成,行吧?”

王(高兴地):“行。能赶上儿子结婚就行。”

△刘浩把腻子调好,从包里拿出工具。

刘浩:“大叔,架子搭好了吗?”

王:“搭好了。”

刘浩:“来,你提一桶水,我端腻子盆,咱们开始。”

△王胜海提水进屋,刘浩端盆进屋。刘浩上了架子,王胜海递水,刘浩接过来在墙上浇了一遍。

△刘浩“刷刷刷~~~”刮开腻子。

2、场景:日   外

宋家庄村口

小路上

△刘浩骑自行车出了村,远远就看见宋晓丽背着书包走在前面。

刘浩(高声):“晓丽,我来了。”

宋晓丽回头看见刘浩骑着车过来,向刘浩挥手。

宋晓丽(脸红地):“刘老师,这么早就回去啊?”

刘:“对,干了一部分,剩下的下星期再来。”

宋晓丽:“刘老师干的真够快的。”

刘浩:“来,书包给我,上来吧,我带你去学校。”

宋晓丽:“刘老师,你快回去吧!我慢慢走。”

刘浩:“来吧,你背着这么大的书包,也够累的。”

△刘浩下车把宋晓丽的书包拿过来。

刘浩:“来,上车。”

△宋晓丽坐上刘浩的自行车,刘浩骑着自行车径直向和平里中学走去。

3.场景:日   外

和平里中学

△和平里中学大门口,站着很多学生,大门还没开,旁边还站着三名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看见刘浩过来。

学生们:“刘老师早,刘老师早!”

刘浩:“你们早啊,怎么没开门?”

王小平走到刘浩面前。

王小平:“刘老师,听说校长进城开会没回来,怎么办?”

刘浩:“别着急,我打电话问问校长。”

△刘浩拨通校长电话......

“喂,郭校长,您在哪儿啊?”

郭:“我还在教育局里。”

刘:“大门无法打开,谁还有学校大门钥匙?”

郭:“吴老师那里有一把。”

刘:“吴老师家里有事来不了。”

郭:“你看情况吧,想办法打开。”

刘:“好吧,门口三名大学生是来咱们学校的?”

郭:“对对对,我忘了,是局里分配到咱们学校的特岗教师,你安排他们先住下,我明天就回去啦!”

刘:“好好好,您放心,我会安排好的,再见!”

△刘浩挂了电话,问旁边三名大学生。

刘:“你们是局里分配到我们中学的吧?”

其中一名大学生说:“我叫赵晓燕,这是宋伟,她叫林小杰,刚下车。”

刘:“你们辛苦了。”

王小平:“刘老师,门开不了怎么办?”

刘:“我包里有斧子,我给弄开。”

△刘浩从包里拿出斧子,砸开大门锁。

刘浩,三名特岗教师,所有学生都纷纷走进了学校。

4.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校长办公室

△郭林有坐在刘浩对面。

郭:“刘老师,局里给咱们学校分配了三名特岗教师,每年都有一批大学生毕业,以后将招聘为特岗教师,教育局这次的会议精神就是要对你们这批教师重新考虑。”

刘(不解的):“重新考虑是什么意思?”

郭:“重新考虑就是...这样说吧,刚毕业的大学生要文化有文化,要文凭有文凭,他们是教育战线的新生力量,而你们...…”

刘(一脸茫然):“我们怎么了?我们也是从年轻的时候参加教育队伍的啊,只不过是待遇不同罢了。”

郭:“像你这样的好老师我很舍不得,但教育局的政策要慎重考虑。”

刘(坚定地):“我不必考虑,教学这么多年,我们这批人吃苦在前,任劳任怨,毫不计较个人报酬,我们问心无愧。”

郭:“刘老师,你不要激动,教育局文件还没有下来,我是先透露一下会议精神,让你有个思想准备。”

刘:“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郭:“教育局总要对你们这部分教师有个说法,全县还有100多名像你这样的教师,从教二十多年都没有转成正式教师的,上级领导都很同情。”

刘(低头):“这个我相信,我们从教这么多年,政府应该知道我们这批人默默奉献在教育事业上,教育局不会就这样不明不白的让我们回家的。”

郭:“刘老师,这样,要不你去教育局见见吴局长,看他怎么说?”

刘:“我不用见局长,就凭我们教学这么多年,没功劳,也有苦劳。”

郭:“好吧,那就先这样。”

刘:“郭校长,我先上课去了。”

郭林有望着刘浩的背影。郭(自言自语):“教了一辈子学,还是个死脑筋!”

5.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刘浩办公室

△刘浩在办公室备课,魏建国坐在沙发上。

魏:“刘老师,我也听到小道消息,就是新来的特岗教师说,教育局对你们这批教师要重新安排,因为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无法安置。”

△刘只是低头备课,没说话。

魏:“听说您们这批人找了县委领导,也没有结果。”

刘放下手中的笔:“建国,你是我的学生,你知道自从我当老师那天开始就没有要求什么升官发财,我只是从自己内心深处教好每届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都能立足社会,这样做,我问心无愧,别无他求;教育局领导也好,政府领导也好,他们要怎样做,要怎样对待我们是他们的事儿。”

魏:“刘老师,你不妨去找一下教育局局长,看他们怎么说?”

刘:“我的成绩摆在哪那里,局里又不是不知道,如果教育局和县政府不承认我的教学成绩和教学水平,只是一意孤行,就算你去找也是白搭。”

魏:“刘老师,我昨天听到这消息也为你们这批人担心,你说该怎么办呢?”

刘(抬头一笑):“建国,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你想听吗?”

魏:“刘老师你讲吧,我听!”

刘:“我给你讲讲:。”

“从前有一个瞎子,走村串巷说书,培养了一个徒弟,也是瞎子,师徒二人一年四季在外说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忽然有一天师傅不行了...临终前,师傅对小徒弟说:'亮,你想见到光明吗?’徒弟说:'当然想见到光明了。’师傅说:'咱们的三弦里面有一张药方,当你弹断15根弦之后,你打开三弦拿出药方,去山上药店抓药,吃完这服药,就会重见光明。记住了吗?’徒弟说:'记住了。’师傅说完笑着离开了人世。徒弟听了师傅的话,更加努力的说书,走街闯巷,一年四季,无论酷暑严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小徒弟弹断15根弦之后,已经成为花甲老人,他打开三弦,里边确实有一张纸,他拿上这张纸,去山上的药店去抓药,卖药的人对他说:'你拿的这张只是一张白纸’这时,小徒弟才恍然大悟:'原来师傅是在骗他,用这张白纸骗了他整整一辈子。’然而他忽然又感悟到:'没有师傅的这张白纸,他也坚持不到现在,早已不在人世了。’就是师傅这张白纸让他坚持到今天,活着走完自己精彩的人生。后来,在他临终的时候,他又对他的徒弟说:'如果弹断20根弦,三弦里有一张处方可以去山上药店抓药,吃了这副药,就可以重见光明。’徒弟又重复着他的故事,走完最后的人生。”

魏:“刘老师,这个故事挺感人的。”

刘:“建国,你从中感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魏:“从这个故事中,我感悟到:一个人不管你职位高低,贫富贵贱都是为希望而活着。”

刘(语重心长地):“是啊,当希望有一天在你的心目中破灭了,你的人生道路也就要走到了尽头。”

△魏建国站起来含着眼泪走到刘浩身边,与刘浩紧紧拥抱。

魏:“刘老师,强强考上清华大学,就是你的希望,也是我们的希望,你要为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啊!”

刘(哽咽地):“是啊,儿子是我的希望,你们这代人更是我的希望啊,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啊!”

△刘浩、魏建国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6.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刘浩办公室

刘浩办公室上摆满了学生的花名册、学生成绩单、学生户籍登记表、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登记表、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学生一对一辅导花名册......

刘浩一份一份详细查看,认认真真把学生各种的类型的花名都集中在一起,他设计了一份大大的表格,分了好几栏,包括姓名、户籍、家庭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兴趣爱好特长、一对一辅导情况、成绩。他正在认真登记......

“砰砰砰......”

有人敲门

刘浩(头也不回):“谁啊?”

门外吴启元:“我呀,刘浩。”

△刘浩还在忙着登记。

刘:“吴老师,进来吧!”

△吴启元推门进来,看到刘浩办公桌上摆满了各种表格,走到刘浩身边。

吴(摇头):“刘浩啊,你怎么还有闲心干这个?”

刘(不解地):“吴老师,什么意思?”

吴(凑到刘浩耳朵边):“教育局有了新文件。”

刘:“什么新文件?”

吴:“听说局里要对你们这批人进行新的调整。”

刘(头也没抬):“要怎么调整?”

吴:“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别忙了,咱们分析分析。”

△吴启元坐到刘浩对面。

刘(神情自若):“吴老师,你觉得教育局会怎么调整我们这些人呢?”

吴:“我分析,教育局要分期分批解聘你们这批人。”

刘(不解地):“这是为什么呢?”

吴:“为什么?”

△刘浩点头。

吴:“因为现在大学毕业生考上的特岗教师都要分配到全县各个学校,每年都有一批往下分配,而你们......”

刘:“我们没有转成正式教师,可我们都是奋斗在教育战线第一线的教师。”

吴:“刘浩,我跟你说,你还是进城去见一下教育局局长。”

刘:“吴老师,没必要,我不想见局长。我还是自己的想法,干好自己的工作,教好自己的学生,希望学生们都能考上大学走出去,能够奉献社会,我永远不会后悔的。”

吴:“听郭校长说,你的教学论文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也许会照顾你。”

刘(指着办公桌):“吴老师,你看,我把学生的基础情况都归纳到一起,这对我们的任课老师是很有利的,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心理特长、兴趣爱好,才能使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才能使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空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吴:“看,又来了。说话不离本行。我真是服了你了。”

△刘浩说完又坐在办公桌前开始登记。

△吴老师摇头走了。

三十

1.场景:日   内

县教育局

局长办公室

△郭林有坐在吴强对面。

吴:“吴校长,你回去和刘浩谈谈,有学生家长反映,刘浩在学校开小卖部,乘机卖给学生学习资料,卖垃圾食品,对学校造成不良影响,听说你不在的时候,刘浩还自作主张砸开了学校大门的锁,这不是给小偷引路吗?对社会也造成不良影响,还有,作为一名老师不好好教学,还给村里人装修房子,这是什么行为啊?”

郭:“他这些行为我都知道,他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开个小卖部能增加点收入。”

吴:“那砸学校大门是怎么回事?”

郭:“那是我没回去,吴老师也有事不在,实在没办法才砸的。”

吴:“那作为老师,还去村里装修房子,是怎么回事?”

郭:“他也是只有星期天才去装修房子,补贴点生活费,说实话,这么点工资,遇上其他人早不干了。他平常都坚守岗位。也从来不请假。”

吴:“你就别护着刘浩了,虽然他教学方面有特点,出了点成绩,但是学生家长的反映,我们不能不管。”

郭:“刘浩的情况我最清楚,他根本做不出出格的事。至于说学生家长反映,只是一部分人不理解刘浩,的行为,只是一面之词,听自己的孩子回家叨叨,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

吴:“好,别说了,我会调查清楚的。上面有新的政策,对这部分教师做出了解聘的决定,我们会处理的,今天只不过是给你敲个警钟,再别护着刘浩了。”

郭:“吴局长......”

吴:“别说了,回去告诉刘浩,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郭:“吴局长,这......”

2.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校长办公室

△刘浩坐在沙发上

△郭林有在地上走来走去。

郭:“刘老师,有学生家长把你告到教育局了,说你借开小卖部之名卖复习资料,推销垃圾食品。”

刘:“这怎么可能?我就是自己复印试卷进行了几次测试,从来没收过学生的钱。”

郭:“吴局长说是学生家长说你乱收费。”

刘:“不可能。”

郭:“但只怕你有口难辩啊!”

刘:“我知道,有一学生家长问过我学校发资料吗?我说没有,学生家长说孩子回家要钱说要订资料。”

郭:“对,可能是学生在家撒谎,家长信以为真。”

刘:“可能是这样。”

郭:“那你装修房子一事,怎么局里也知道了?”

刘:“不知道啊。”

郭:“这关学生家长什么事,又没耽误上课,又没迟到早退。”

刘:“我分析是这样的,我去宋家庄装修房子时,正好也有一家邻居在装修,房子,装修完不到一个月皮全掉了,工钱拿的还多,所以那装修的工人对我不满,变相告了我的状。”

郭:“对,有可能。你说,这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刘:“郭老师,不管其他人说什么,我都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的学生,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才是我要关注的。”

郭:“刘老师啊,你没听说,唾沫星子能淹死人吗?人言可畏啊!”

刘:“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做人做事问心无愧。”

郭:“我在局长面前说刘老师绝对做不出违反道德的事,吴局长也只片面听了学生家长的一面之词而怀疑你。”

刘:“他们可以调查我啊。”

郭:“就怕要来调查,还有说你砸了学校大门的锁,这件事我心里清楚,是谁这么缺德举报你了?”

刘:“当时到校的一大群学生还有三年名特岗教师。”

郭:“我知道了。有一个叫杜晓杰的特岗教师,我批评过他,上课时间玩手机,打游戏,正好我上厕所看到了,批评了他。”

刘:“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郭:“我当时批评了他,说你要比刘老师差远了,刘老师那么大岁数兢兢业业,上课从来不拿手机,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下课还加班辅导学生,你们要向刘老师学习。我认为杜晓杰对我说的话有些反感。”

刘:“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敬业精神,像我这样的人太少了。”

郭:“刘老师,您受委屈了!”

郭林有握着刘浩的手。

3.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初二年级教室

△刘浩站在讲台上。

刘:“同学们,俗话说“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才知宝贵”。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自己的母语,或说或听,习以为常便不觉得我们的语言是多么的珍贵,可是,大家试想一下,如果哪一天,外国侵略者不让我们再用汉语交流,或者逼迫学校取消了语文课,这又是怎样一种的悲哀呀。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

△刘浩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最后一课。”

刘:“《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大家翻开书先默读一遍课文。”

刘浩走下讲台:“这篇课文的作者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都德生在法国南部普鲁旺斯省的尼姆地方。他的父亲是个商人,母亲对于文学有特殊的爱好,酷爱读书,不善于料理生活。都德自幼聪颖过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练习写诗,而且注意观察生活。在里昂中学读书时,他经常到书店博览群书,扩大了知识视野。1855年,父亲破产,家道中落,他被迫辍学自谋生路。他15岁就到阿雷小学校任自习辅导员。两年之后,由于哥哥的帮助,到了巴黎,在贫困的境遇中开始了文学创作生活”。

刘浩走上讲台。

刘浩:“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先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课文来总结以下内容。刚才通过默读已经熟悉了课文内容,接下来我领大家朗读。”

刘浩转过身来面对学生。刘浩:“开始朗读。”

刘:“那天早晨上学......”

4.场景:日  内

△刘浩办公室,手机放在办公桌上。

“叮铃铃...”

5.场景:日 内

教室里

刘:“可是他有足够的勇气把今天的功课坚持到底......”

6.场景:日 内

△刘浩办公室,手机放在办公桌上。

“叮铃铃......”

7.场景:日  内

教室里

刘浩在讲课

△学生朗读课文。

全体学生:“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刘浩:“同学们,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对失去的国土的悲哀和对母语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多媒体显示:

自主学习情况反馈(以学生展示为主)

(一)、作者简介: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㈡、文体简介:小说。

㈢、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1. 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3. 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 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为描写。

5.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7. 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

㈢课文内容:

这篇小说中的人物有: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以郝叟为代表的“镇上的人”,普鲁士士兵。其中,韩麦尔先生是主要人物,小弗郎士是在全篇小说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重要人物。

这篇小说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等四个部分。

中心思想: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拓展延伸:从课文中我们知道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带来痛苦的是普鲁士,普法战争,实质上是由法国发动的,其结果是法国战败,普鲁士军队长驱而入,最后,法国由侵略战变成了保卫战,说到底给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带来痛苦是什么。战争只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的催残,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伤害,使家园被毁,使国家贫穷,使人间变成地狱。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因此我们更不能忽视潜在的危机。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振兴中华保卫祖国的历史重担就落在你们肩上。

“铛铛...铛铛...”下课的钟声响了。

刘浩:“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同学们起立:“老师再见!”

刘浩:“同学们再见!”

8.场景:日

和平里中学

刘浩办公室

办公桌上的电话响个不停

△刘浩夹着课本走回办公室,拿起手机。

刘浩:“喂,谁啊?”

刘强:“爸,是我,怎么不接电话啊?”

刘浩:“我上课去了,手机在办公室,有什么事儿呀?”

刘强:“爸,最近还好吧,身体怎么样呢?”

刘浩:“好,好,一切都好!”

刘强:“你平时血压高,要注意,天气变化,血压也变化,要经常检测血压,按时吃药。”

刘浩:“知道了,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刘强:“我知道你工作起来就什么都忘了,别老加班补课。我不在你身边,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刘浩:“知道,知道,放心吧!”

刘强:“爸,我毕业了,我在北京创办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招收的学生挺多的,我和我同学还招聘了两名教师,都忙不过来,经常要考察北京各学校,组织学生培训,还要接待家长,都忙不过来,我想让您过来帮忙,对于学生“一对一辅导”您又是内行,我想了想,和同学商量了一下,想让您过来帮忙。”

刘浩:“我这里的学生还没毕业,我想等这届学生毕业后再说。”

刘强:“爸,你考虑考虑,我会尊重你的意见。”

刘浩:“行,我考虑一下。”

刘强:“爸,注意身体,我要去接待家长,先挂了。”

刘浩:“好,再见!”

9.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吴启元办公室

△刘浩坐在沙发上,低头不语。

△吴启元坐在办公桌前。

吴(严肃地):“刘浩,你儿子说的这事,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的。我知道你是舍不得学校和你所教的学生,你要知道,下学期教育局还会分配三名特岗来咱我们学校,肯定会有人接替你的班,你就放心吧!”

刘:“我总是放不下。”

吴:“刘浩啊!你老是死心眼,教学这么多年,工作认真,成绩优秀,每届学生考高中,都突破了以往的成绩,在学生和教师心目中,你是好样的!你是最优秀的,你也不回头想想,为什么这样的优秀教师,到现在还没有转成正式教师呢?”

刘:“唉!我不在乎这个。”

吴:“你是不在乎,为什么还有人在教育局举报你呢?为什么你在放假的时候还要出去给人家装修房子呢?为什么教育局放下来的转正名额老轮不到你呢?被人家有关系的占用了呢?我相信你是优秀的,大家都相信你是优秀的,你也不看看现在的形势吗?”

刘:“难道我这踏踏实实干工作有错吗?”

吴:“不是说你干工作有错,你要现实一点,你回去好好想想。你儿子说的很有道理。”

△刘浩伤心的流下了眼泪。

△吴启元办公室

电话响了。

△吴启元拿起电话。

吴:“喂,是郭校长啊!”

郭:“吴老师,看到刘老师了吗?打电话老关机。”

吴:“有什么事啊?”

郭:“教育局刚打来电话,说让刘老师去北京参加教育教学研讨会,时间紧迫,明天就要先要去教育局报到。”

吴:“好好好!我转告刘老师,你就放心吧!”

郭:“好,抓紧时间。”

吴:“知道了,再见!”

△吴启元放下电话。

吴(高兴地):“刘浩,机会来了,明天先去教育局报到,这下可以去北京看你儿子了。”

△刘浩站起来,擦去泪水。

刘:“这是真的?为什么让我去?”

吴:“刚才郭校长在电话里说,这是教育局下的通知。因为你是咱们县教育创新能手。非你莫属啊!”

10、场景:日 内

和平里中学

刘浩办公室

△刘浩把学生的所有资料交给魏建国。

刘:“建国,这个班级就交给你了,这个花名册上有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性格特点、学生成绩、心理健康状况、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家庭情况等,你把这个保存好,有利于管理学生。”

魏:“你走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回来?”

刘:“这个说不准,会议结束后我要去强强培训机构看看,看看他的培训机构搞得怎么样。”

魏:“局里对你们这批人有结果吗?”

刘:“我对这个不感兴趣。这届学生你管理好,我就放心了。”

魏:“刘老师,您放心吧,我会管好学生的。”

刘:“好,拜托你了。”

△魏建国看着刘浩泪水止不住的流了下来......

△魏建国上前紧紧的抱住刘浩。

魏:“刘老师......”

魏建国泣不成声……

11.场景:日  外 

12.刘浩办公室门口

一群学生站在刘浩办公室门口,哭泣着。

刘浩走出办公室,学生们自觉排成队形。

学生们:“老师......”

学生们泣不成声......

刘浩从头挨个抚摸着孩子们的头,整理着孩子们的衣领,给孩子擦着眼泪......

刘:“好好学习,听魏老师的话。”

学生们:“老师,您别走......”

刘:“老师会回来看你们的。”

学生们泣不成声......

刘浩泪流满面......

刘浩和学生们拥抱在一起。

魏建国骑着摩托在大门口等着。

刘浩向大门口走去,学生们跟在后面哭着喊着......

学生:“老师......老师......”

刘浩(流着眼泪):“孩子们,我会回来的。你们回去吧,安心上课......”

刘浩低头擦着眼泪坐上摩托车出了校门......

孩子们哭喊着:“老师……老师……”

孩子们哭着抱成团。

12、场景:日  外

  一望无垠的原野上

△一列开往北京的火车在飞驰向前。

△刘浩坐在车厢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画面一:马强、朱元香、刘浩、郭红梅在客车里喜笑颜开自我介绍,充满欢乐的气氛。

△画面二:刘浩双手举起荣誉证书,向大家微笑。

△画面三:刘浩、朱元香、郭红梅在王海燕坟前献花、痛哭。

△画面四:刘浩、郭红梅在朱元香坟前,献花、痛哭。

△画面五:刘浩在郭红梅坟前献花,哭得死去活来。

△画面六:刘浩接到刘强的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两眼泪花。

△画面七:刘浩送刘强去北京清华大学上学,在天安门广场合影。

△刘浩望着窗外。

泪流满面。

列车在飞驰向前......

本文编辑:韩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