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而退,不仅靠智慧,还要靠运气
政客是天生的演员。
会干不会演,迟早会遇险,会演不会干,肯定要完蛋。
三国里,有位优秀的政客+演员,凭一身高超本领,一人干掉钟会、邓艾、姜维三人。
此人叫卫瓘。他的最佳表演,发生在264年,魏国灭蜀的那一年。
如果设身他的处境,你必须佩服他,从公从私的角度,卫瓘的决定都是最优,尽管他所作所为,均为黑暗手法。
卫瓘是卫觊的儿子。卫觊和曹操同岁,生于155年,但到220年,他65岁时才生卫瓘这个儿子。
229年,卫瓘9岁时,当尚书的爸爸卫觊死了。
卫家是官宦世家,幼时丧父对卫瓘的影响不大。
卫瓘少年老成,史上讲他“性负静有名理,明识清允”,这是说他通情达理、知识渊博、清风亮节、正直公允。
世袭了父亲的爵位,卫瓘在20岁时,就是240年左右,就做到了尚书郎。
这个从政速度,比曹操和袁绍当年都快。一方面,是他世袭爵位,另一方面,是他性格符合从政,能力突出。
同期,还有一位神童,和他一样,世家出身,聪明出众,在22岁时也做到了尚书郎,这位神童是钟会,小卫瓘5岁,他父亲生他时已经74岁。
同样是父亲晚年所得之子,同样是神童,同样是早早步入政坛,同样是深得司马家族信赖,卫瓘和钟会的命运紧紧纠缠在了一起。
卫瓘从政10年间,正是曹爽专权期间,卫瓘既不依附曹氏,也不投靠司马氏,被傅嘏称为“宁武子”。宁武子,是春秋时的政治家,国家有道则进用其智能﹑无道则佯愚以全身。
到魏元帝曹奂就位时,卫瓘升为侍中,后转任廷尉,管理天下刑狱。
到263年,魏国实施灭蜀计划,卫瓘以监军身份,持节监督钟会和邓艾的军事行动。
这个时候,魏国政权已经牢牢掌握在司马昭手里。魏国大军出发前,先后有人提示司马昭——小心钟会。
但司马昭很有信心。他的信心,表面上是他说的“灭蜀之后,中国将士,人自思归,蜀之遗黎,犹怀震恐,纵有异志,无能为也”,实质上呢,是来自三个棋,一是有邓艾牵制,二是有卫瓘这枚监军的棋子,三是早早预备下10万大军在长安集结,西征大军如有异动,司马昭将亲自带兵平定。
另外,魏国在征兵体制上有防备,将领和士兵的家属,地方上都专门管理,作为人质。将士如果有叛乱行为,家属将连坐。
卫瓘当监军,自有当监军的能力,也说明他受司马昭的器重。
263年底,邓艾出奇兵,灭了蜀国,姜维投降钟会,钟会借邓艾自大和专断行为,诬陷他要谋反。
卫瓘这个时期,和钟会站到一起。
为什么会和钟会站到一起呢?因为邓艾凭着自己功劳大,擅自任命大量官员的做法,已经引起司马昭的反感。司马昭通过卫瓘,告诫邓艾:这些事情应该先上报,不要马上实行。
但是,这个时候,邓艾已经被封为太尉,增邑两万户,已经不那么好控制。
为了达到司马昭的目的,卫瓘只能和钟会站到一起,他给邓艾的罪名是悖逆。
钟会悄悄更改邓艾的信件,让其傲慢无礼,他给邓艾的罪名是谋反。
朝廷下令,让卫瓘囚禁邓艾进京。
这道命令,被钟会巧加利用,他命令卫瓘带少量兵到成都收擒邓艾。邓艾如果反抗,就会轻易杀掉卫瓘,而钟会正好借这个由头,带大军灭掉他最忌惮的邓艾。
这一阴招,卫瓘看明白了,但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好在邓艾真没有反心,和儿子二人束手就擒。
但是,邓艾手下的将领,却为他抱不平,带着人马冲出卫瓘军营,想把邓艾救走,卫瓘早有预料,不穿甲衣迎接这些人,拿出写了一半的奏章给他们看,说正在写给邓艾辩护的信。
这一出演出,让邓艾的手下信以为真,放弃了营救计划。
264年正月十五,钟会带姜维和大军进入成都,更大的危险扑向卫瓘。
邓艾是假反,钟会可是真反。
钟会对卫瓘,作了一番争取,他要杀魏国将领,卫瓘不同意,借着上厕所机会,卫瓘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
钟会和卫瓘不谈拢,同处一殿,两人都没敢合眼休息,在各自的房间里手握利刀,放在膝盖上,坐着过了一宿。
第二天,因为一些军队得到钟会要杀大伙的消息,带兵要进攻钟会,但卫瓘又还要屋里。
屋外吵吵嚷嚷,钟会知道有些不太好,想让卫瓘出去。
卫瓘想出去,但又怕钟会反悔,故意说你是统率,应该自己去。钟会上当了,反过来说你是监军,应该你去。
卫瓘装作不情愿的样子,出了大殿。
钟会是个聪明了,马上反悔了,派人叫卫瓘回去。
卫瓘再施展演技,倒在地上,假装生病。快出城时,卫瓘看到钟会的几十个亲信追了上来,卫瓘让人拿来盐水,自己喝了之后,一通大吐。
卫瓘本来就瘦瘦弱弱,呕吐之后,更像得了重病。钟会的亲信中,有几个是军医,看到这个情景,都相信卫瓘已经重病不起。
钟会得知后,放下心来,再无所忌惮。
乘着这个功夫,卫瓘写了檄文,号召各军第二天早上讨伐钟会。
次日,卫瓘和钟会决战,钟会大败,和姜维一起被杀。
钟会谋反被平,但事端没完,邓艾的手下认为应该救出邓艾。
卫瓘认为,如果任邓艾被救,则会再起变故,他派和邓艾有仇的将领去追杀了邓艾父子。
屈杀邓艾,司马昭并未怪罪卫瓘,要封赏他。卫瓘坚持不接受,也许在他心里,多少对邓艾有些歉意。
常在河边走,卫瓘没能始终不湿鞋。
他的一幕演出,给自己埋下杀身之灾。
在傻子司马衷当太子的时候,大臣们都认为他当不了皇帝。一次,司马炎宴请群臣,卫瓘假装喝醉了酒,跪到司马炎面前说,“臣有事想说。”
司马炎说,那就讲呗。
卫瓘欲言又止,连续三次,最后,他摸着司马炎身上的坐床说:这个座位可惜了。
司马炎恍然大悟说:您真的喝多了吧?
这番表演,不可不谓不佳,意思表达了,又没让皇帝生气。
可是,皇帝没生气,太子的媳妇生气了——卫瓘你这老头,演技虽高,但什么意思,咱们还能听得懂。
司马衷的老婆是贾南风,等到司马炎死后的第二年,即291年,找个机会,矫诏诛杀了卫瓘一家九口。
尽管卫瓘此前早就想退休,不再参与司马家的纷争,但已高居太保一位的他,哪能说退就退?即使退了,恩怨仍在,后账也会找。
在生死大仇面前,再高超的演技也没有用。全身而退,只能靠运气吧。
《三国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