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美术《一周》专题结语

自己的土地

自己耕耘

自己的古美

自己保护

自己的文化

自己疼惜

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

赏心悦目  探古求珍

“中国古美术”公众号,至今成立并保持每日更新四年有余,《一周》学术版块完美收官,随着用户的累积和大家的反馈互动的增多,让我不时的收获感动,也更觉心中的那份责任重了,在前行的路上,您们的支持,是最大的动力,感恩一路有你有我,定不辜负。让“中国古美术”成为一片纯净的学术探讨园地。

本版块的收官不意味着结束,会滚动更新,以帮助大家不断温习之前的内容,建立此版块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大家有一套方便的、系统的随手学习资料,且这套资料值得时时温故。《一周》专题从器入手,到其出土地的情况,馆藏地的其他丰富文物及由此器引出的学术探讨和有关书籍,是一条完整的知识链,亦是一种系统的思维方式,能帮助大家在未来观物上做到件件深入和系统全面。以这样的方式看每一件馆藏典型器,定能收获满满,也更能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做梳理和完善。

且典型器、典型墓葬、标准博物馆、学术研究、工具书籍的学习不是每天一个链接就能完全掌握的,需要随时回顾和学习,每一次新的回顾也都会随着自己知识的丰富而不断更新视角和积累不同的知识点。

各位爱好者中的有心人如若明白其中真谛,按此逻辑方式不断积累和温故,一定能形成属于自己的完整中国古美术框架,建立在这样的框架上,就必然要求每篇文章内容的完整度与专业性,所以用词必然需严谨甚至是较真,也就缺乏了趣味,内容免不了会很长,也就考验读者的耐心,图片自然量很大,也就使得阅读更需静心,这种种坚持甚至是固执自有他的道理。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笔者真正的期望,希望这个平台的内容能伴随大家的收藏之路,一起前行,一起成长!希望这套完整的《一周》专题,笔者的用心大家能收到,做每一个链接我都本着负责的初心去尽量让他完整,希望真正能帮助到大家,成为随手工具。

坚信:

爱我古美者,必有同感

爱我文化者,必有同愿

志同道合方为盟

每个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坚守、定位和传播价值

每个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中国的母体文化自信,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每个版块的具体使用和关注重点和大家分享

版块如下:

一周一器:

以一件正规博物馆馆藏器物开启每周版块的分享,对于器物的挑选,会从笔者的观点和体会出发,选择具有研讨和特殊意义的物件,以对本周的学术研讨起到铺垫和指明大概的讨论方向。读者可从自己的知识库甚至是自己手上的藏品中去做比对,把每件器物进行思考的深入,做到真正的掌握其核心知识点并融会贯通。从自己的视野做学术上的深入,有新的学术分享也欢迎大家随时来稿交流。

一周一墓:

以点评的馆藏器物所在的正规考古出土大墓为主题,展开对此墓其他器物的了解,建议大家以此专题加深对坑口的理解,熟悉两方面:

第一,不同地区物件在埋藏环境的差异上对器物造成的不同影响,从初步区分南方、北方,到可以具体到某个省,这需要大家自己去下功夫整理体会

第二,同一时期物件,因不同区域,在器形上的差别,能够从这样的细微差别上去对器物背景做一定分析

读者对于此版块的内容,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当然实地参观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依靠系统的图片熟悉各类墓葬的情况也很重要,不论是对识物还是对历史背景的还原都有好处

(注:本专题会根据器物的属性呈现不同状态,以一周一墓/遗址为主,如果器物为字画会以一周一人物等形式出现做集中整理归纳,请明晰)

一周一馆:

以点评器物及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目前所藏博物馆为主线,带大家去认识此博物馆的其他重器,对典型器进行简短总结,其他值得查阅的物件以图片形式分享,目的是引领大家对标准器的概念的理解,对各馆物件加深熟悉程度,更好掌握标准器的标准。多看正规出土可考的器物,熟记于心,潜移默化。读者亦需要根据器物总结自己的藏品是否具备标准器的条件。

一周一研:

以点评器物为方向,进行相关的知识点的展开和研讨,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启发大家更多的学术探讨。这一版块的灵活性很强,未来在一遍遍的复习中,相信读者会有更多的角度和思考,头脑风暴下的思想火花碰撞是最珍贵的,期待您的分享和来稿

一周一书:

为大家推荐一本古美术相关书籍,介绍大概框架和阅读重点,读者自行根据自己的知识框架强弱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以达到辅助学习的目的

一周一悟:

生活的点点滴滴,总有一些话语能打动人心,相信打动我的同时也能打动您,但各人的体悟是不同的,各自乐在其中有所得便好,目的也就达到了,作为周末的随心分享

一周回顾:

顾名思义,把本周内容放到一个链接内以方便大家重新梳理本周的知识所得,补缺防漏。

此上为整个《一周》框架导引,以一个器物带动其相关,以点带面,每周的内容形成系统,具备模块特性和逻辑性,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也做些知识整理,愿心随所愿,分享更多古美术相关内容给大家,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同时,滚动不意味着内容的停滞更新,在原有框架的支撑下,有新的学术分享和笔者认为值得推荐的投稿和好文,都会随时伴随出现,只是未来的新知识点分享会更灵活,让笔者能腾出更多精力把每次的学术分享做的更系统和深入。

人与人,人与物都是缘分的牵引,亦如您与笔者、与中国古美术的缘分,虽然大部分的朋友我们未曾谋面,但相信这片园地的气场引领着我们共同学习和思考,文字沟通传递的神奇力量在每篇文中都与您在时时深深的互动。

感恩、感谢、感怀、感通!

让我们共同:

坚信母体文化的高级,

坚守母体文化的纯粹,

坚持母体文化的传承,

也才能:

观见过去,

看见自己,

照见未来!

在这个求快求新求利的大社会环境下,让我们静下心来,去感受自己的母体文化,去影响周围的人和现状:

热爱它,却不懂他,

身在其中,却远离其心

身在中国,却远离中国


“中国古美术”从成立之始,

就期望能改变中国人自己对母体文化的认知,

加深世界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以实际作为迎接文化自信的到来,

这是时代赋予中国古美术的使命

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自信,

而是中国文化“高级”的自信

一面是文化自信的兴起,

一面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制约和盲区

只有回到源头,认知本真,

也才能知道未来前行的方向和希望

我们生于斯长于斯,

我们的基因与血脉满满的都是母体文化的渗透

模仿和迎合,永远无法超越,

做自己,才有可能

做人如此,国家如此,文化同样

因为我们是中国,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

我从未否认过自己这一路的艰辛与苦楚

却也真实的感受到,

所有的经历带给我的安宁与快乐

这一路,最感谢自己的灵魂,没有在彷徨和遇到困难的时候低头

这一切,源于对中国古美术的深爱

这一切,源于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与坚守

凡人怕果,菩萨畏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觉者静,正本源!

中国古美术,还古物一方净土,

知我者,共前行……

做:

中国古美术的觉醒之推动者

中国古美术的思考之引导者

中国古美术的振兴之带动者

强化中国传统文化之认同

走向艺术

走近中国

如果这一生都注定

只能在荆棘中采食花果

我仍然对前行的路充满执着,坚定信念

不看纷争,只看自己

少欲无为    身心自在    得失从缘    心无增减

未来的路,大家一起走!

古美征稿启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