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必将爆发的领域:北斗

作者|长江证券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于海宁

本报告为独角兽智库3月15日VIP会员群活动内容

北斗应该最早追溯到90年代,包括银河号事件的发生导致国内对拥有国家自主的卫星导航觉得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从那时起,制定了北斗的发展计划。北斗的发展计划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同步轨道卫星,当时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第二步是实现北斗二号完成区域覆盖,第三步是完成全球的组网,实现全球十米以内的精度。

北斗二号算是一个真正的导航系统,当时区域导航系统是在2012年12月底就完成了,北斗三号预计在今年完成。到现在为止,北斗从一号到三号陆续发射了54颗卫星,今年还差最后一颗卫星计划在五月发射,这样总共可能陆续发射了55颗卫星,其中有北一的星,有北二的星,也有北三的星。北三的星加上最后一颗是30颗,亚太地区能达到垂直和水平3-5米的精度,全球可达到10米以内的精度,这和GPS基本相仿。

今年为什么要提到北斗?应该说今年对于北斗来说是最重要的年份,是收官之年,一旦发射完成后,可以展望后续是对GPS的全面取代。有人觉得北斗干的事GPS都能干,但关键是GPS不属于中国,一旦发生什么事情可能会被直接关闭,这在中东国家都发生过,美军一旦展开什么军事行动立刻会把GPS信号关掉。所有的不管是军事还是民用目标都无法使用GPS,全部会变成瞎子,完全都看不到任何东西了。以后,这个情况在国内肯定不会出现了。

北斗三号完成后对军方和民用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军方市场的影响是渗透率的提升,因为北斗二号在2012年底发射完后,实际上它的装备时间是比较有限的,就是从2013-2015年。2013年相对来说是一个小规模,因为当时刚刚做完,2014年上规模,2015年算是一个规模性的高峰,但2015年九三阅兵后开启了军改大幕,导致整个北斗的招标直接下降了一半。因此,带来的影响就是整个北斗在军方的渗透率从时间上来说受到一些限制。

到了北三时期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整个北三可能形成一个全军覆盖。一个是到单兵,另一个到整个武器装备上应该会完成100%的渗透率。我们预测,北三时期军方的北斗数量可能会达到北二时期的十倍,很多时候不再是一个单一北斗终端的呈现方式,可能会有很多的融合方式,比如把导航和通信和其他的一些终端设备融合在一起的方式,带来北三总体的量和北二相比,会有十倍的增长。在民用方面,我们认为是一个质的变化。

因为整个民用的全球化趋势特别明显,一旦GPS在全球通用后,其他的卫星导航系统,尤其北斗当时是一个区域性的导航系统,可能带来的结果是全球电子产品都不会把北斗作为一个标配,谁也不会在开发的时候专门开发一个有北斗功能的终端,因为这块还要支出,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研发肯定要投入上千万。现在北斗成了全球导航后,很多电子产品、车上会把它慢慢变成一个标配,因为多了一套卫星导航系统后,对整个产品的稳定性和准确度会有较大的提升。

落实到国内而言,国内对整个北斗投入有20多年,从研发到制作完毕,发射55颗卫星,投入力度还是比较大的,关系到整个卫星导航,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安全,所以后续可能会有相关的国家政策出台,在民用领域也会推动北斗的全民普及。因为从历史上来看,当时美国GPS在普及时,就要求凡是在美国境内销售的手机都要具备导航定位的功能,导致GPS成为了手机上的标配,俄罗斯也是通过同样的方式推广格罗纳斯。

所以我们觉得国家也可能像美国、俄罗斯一样,在很多国内销售的产品上强制安装北斗,这样对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将来的安全会有一个非常大的保障,因为北斗是我们自主可控的一个典范。后续在民用市场,我们比较看好的最大市场是汽车。将来无论是否先实现自动驾驶,车上的导航定位先上了国家的自主导航,之后北斗导航结合地面的增强系统能实现厘米级别的精度,可能会对汽车的安全驾驶,包括未来的自动驾驶有一个非常大的帮助。

民用这块实现高精度厘米级别的定位牵涉到刚才提到的地面增强系统,牵涉到地面增强系统的一些运营商,现在做这方面比较大的是千寻位置,它是阿里和兵器集团成立的公司。另外现在有一个新的大巨头加入,我们认为会对整个生态产生更大的质的变化,就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在一月份招标了4400个地面增强站,建设完毕后跟着5G一起实现厘米级别的精度。因为中国移动整体的生态打造能力,我们认为也能够在很多无论是汽车甚至手机上都能实现高精度的定位,会带来将来车联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

关于北斗投资机会这块,我们觉得第一个就是把握住军方从十倍量的提升带来业绩的确定性爆发,相关军用的北斗通讯龙头肯定会受益。另外,立足于军工之外,民用市场会打开一个非常大的空间,因为民用空间会更大一些。从GPS卫星导航市场空间来看,基本上军用市场能占10%,剩余90%都是来自民用市场。这样来看,可能民用做这种高精度定位的终端模块公司都会显著受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