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外孙宇阳在狮城的伊顿双语幼儿学校学习了五年。我们认为,幼儿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寓教于乐,日常内容就是简单的会话、故事、音乐、体操、游戏等,家长不必太在意(至于申城要“赢在起跑线”的家长则另当别论),再则我们与小女儿一家相处的时间很短,更不要以中国老人思维去影响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所以虽然参加过宇阳班级的两次活动(一次是宇阳的四岁生日庆祝会,一次是今年春节前的“过年包饺饺”),但是对他的学习情况从未过问。这次,看到他在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做英文发言,方才知道他在学校的表现一定不错。能做学生代表的,应该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吧;能在全校正式仪式上发言的,应该是敢登台,不怯场,有一定表达能力的吧;能拿着英文稿郎朗而诵的,应该是识得一些英文,至少是能背出英文句子的吧(稿子当然是老师提供的)。相比较旁边那位说华文的女孩,在发言的后半段对着稿子读不下去了(不识字又忘了背记的文句),宇阳的发言可谓完美。对于我们来说,这一完美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因为我们在家里看到的宇阳就是一个健康、机灵的好孩子,在他的身上有着善观察、心思活、点子多、似初犊、守规矩、言就行等特点。因为与他相处时间不多,反映这些特点的事例我们看到的也就不多,今天趁着高兴,简单归纳如下,以资纪念。 善观察。自宇阳三、四岁起,我们就注意到他很善于观察,而且会利用观察到的信息。表现得较为明显的是对交通信息的观察和利用。宇阳和哥哥的上下学、节假日出行的交通工具一般是父母的自备车。我们外出要停车时往往听到宇阳叫道:“没位了”、“这边有一个位”、“那边有两个位”……我和敏如暗自好笑:“这小鬼眼真尖”。这小哥俩特别喜欢乘地铁,我们有时外出就带他们搭乘地铁。宇阳三、四岁时乘地铁回来就经常和哥哥一起在家里报地铁站名、模仿地铁的告示语,背得滚瓜烂熟。今年他六岁时我们发现他不仅熟悉各条线路,而且一到地铁站门口就叫“外公,我们的火车到了”或者“我们的火车走了”。开始我没当回事,后来见他报得很准,才注意到新加坡地铁站的地面出入口就有最近各列车的时刻信息显示,不像上海只在地铁月台上有。所以如果他报“我们的火车到了”,我就连忙拉住他:“不急,我们乘下一班”,生怕他去赶这班车,因为从地铁的地面出入口到地下月台还有不短的路程呢。到了月台,只要他高兴,就间隔地报告外公“火车还有X分钟到”。他还很喜欢乘地铁站里的垂直升降电梯,我们进出站一般就尽量满足他的喜好,至于各处的垂直升降电梯在哪里,他都知道。
乘地铁去:调皮的弟弟和持重的哥哥 ▲
外公接宇辰宇阳放学后,搭乘地铁回家。七、八年前新加坡地铁上的搭客都是看书看报的,少有看手机的,如今大多是看手机的,像小哥俩这样看图书的少见哦,为啥?因为他们没手机,哈哈 ▲
其实地铁的这些事很普通,关键是一般孩子对此不感兴趣,他却很感兴趣。要说不普通的是他居然会坐公交巴士。新加坡的公交巴士因为是全英语环境、车上不报站、不显示到站、车站名常为沿途组屋编号或建筑名缩写(外来客往往一头雾水)、往返线的同一站常常不同名、途经站在车上有人打铃或车下有人招手时才停(不熟悉的人就不能计站数来判断是否到目的地了)、在车上隔着车窗看沿途车站的站名牌往往看不清,等等原因,初来乍到的外来客很难搭乘。我女婿说如果是没乘过的或不熟悉的路线他们也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坐过站。我是偶尔发现“百度地图”APP可以在新加坡导航而且有公交报站功能,才敢独自坐了几次巴士。今年有一次我试着乘公交去接宇辰宇阳放学(平时是我女儿开车接他们的)。先接了宇辰,上了巴士,我自然还是靠导航,导航说到了,宇辰摇头:“外公,你不要看手机,没用的,还没到。到了我告诉你”。这次还真的靠他指引,才到了宇阳的学校。接到宇阳后,兄弟俩要坐巴士换乘地铁回家,可是适合的那路巴士刚刚开走,等下一班要二十分钟左右。我正欲求助百度找其他车,只见宇阳蹬蹬蹬地跑到一大块巴士线路图牌前,踮着脚在密密排列的路线站名表里寻找我们的目的地,嘴里嘀咕着“这个可以”、“这个不可以”……,然后站到路边等着,等他认定的车子来了就拉着我上了车。接下来,坐几站,在哪儿下,到地铁站怎么走,就全是他的事了。事后,我对敏如说了两个字“服贴”。
宇辰带外公坐巴士去接弟弟放学:外公别看手机导航了,没用的,到了弟弟学校我告诉你 ▲
有外公来接,二宇就可以坐巴士了,不过外公可听不懂小哥俩叽叽咕咕的英语哦 ▲
宇辰宇阳出外喜欢乘地铁,在家就喜欢搭轨道、玩电动列车模型。有一次列车模型的电池没电了。宇阳过来请我帮他们换电池,见我把初次接触的车模翻来倒去地查看究竟,他就老练地进行指点:把车模翻过来,把这块面板的螺丝卸下……,然后带我去看备用电池放在哪里,维修用的工具箱在哪里,螺丝刀在哪里……我明白了,他需要的只是我的手,在他的指挥下操作而已。全部搞好后,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好了,洗手去。碰过电池了就要洗手。”乖乖隆里冬,一整套的操作流程,一气呵成。我想,要不是他父母不准他擅用工具(工具箱放在储藏间的高处,他拿不到),他早就自己动手了。这次换电池,刷新了我对这个小鬼头的认识,原来家里的许多事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至于他哥俩的外衣放在哪里、内衣放在哪里、浴巾放在哪里……,更是不在话下。有些事问他就可解决。有时我们的眼镜等小东西找不到了,向他求助也找到过。
哥哥做工程师,建立起复杂的立体铁路网;弟弟当驾驶员,驾驶列车驰骋天下 ▲
心思活。宇阳除了对物的观察以外,还有对人的观察,说白了就是有点“察言观色”,这就导致他心思比较活,会做妥协,也容易改变。我想,这也许是本文第 1 篇说到的他听外公话的原因之一吧。在这点上,他的哥哥宇辰与他有点不一样。我以为,现今家里的老大和老二出生时的家庭环境是有所不同的。老大来到世界上,全家人围着他一个转,他是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很可能惯于“不看人眼色”,很可能不需要妥协什么的;老二来时,家里不再是一个中心,家里人即使一碗水端平,凡事还是常有先后、多寡之微妙,谁能占风得雨,往往取决于大人的态度,因此他很可能会“看人颜色”,可能会做些妥协。举个例子,哥哥宇辰在婴儿时第一次到上海,外公抱他,他怕生,长哭不停,哭得声音都嘶哑了,他妈妈只好接手抱过去;弟弟宇阳在同样情况下,哭了一会儿见外公不松手,就妥协了。我当时抱着宇阳,很感慨:老二和老大真是不一样。
我听说过,宇阳在二岁时,爸爸妈妈带他们兄弟俩在商场里买玩具的故事。爸爸让哥哥先挑选,哥哥选了一个大玩具;再让宇阳选,他选了一个小玩具,爸爸问他确定吗,确定只要小的不要大的吗?他点点头。可是,回到家后,爸爸妈妈一离开,宇阳转身就把哥哥那个大玩具抢了过去,弄得哥哥大哭。爸爸妈妈就觉得宇阳心思太活,一会儿要大的,一会儿要小的。你既然要大的,买的时候就该拿大的呀,当时爸妈还特地问他要不要大的呢。直到现在,宇阳买了玩具回到家里,有时还会反悔,我就见过他爸爸专程为他去商店重新购买呢。
其实“心思活”不一定是缺点,有时还可能是优点。关键要看在什么情况下,类似以上买玩具的故事属于“出尔反尔”是不应该的,但根据实际情况,善于做必要的调整或妥协,却不失为一种处世之道。我和女儿说过,宇辰有点“耿”(或“犟”),宇阳有点“活”(或“滑”),教育、开导上要有所区别,注意发扬长处,克服短处。
哥俩好 ▲
姐弟仨 ▲
宇阳和姐姐 ▲▲
点子多。“点子多”与“心思活”有连带关系,因为心思活了,思路多了,主意也会多些,点子也就容易应运而生。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还是发生在宇阳二岁我喂他饭的时候。前面已经说过,当时他只要吃白饭,不肯吃菜。我以不给看电视为筹码,让他妥协了,乖乖地一口饭一口菜地进食。有一天,我喂了他一勺菜,他吃着吃着,突然说:“掉了。”我低头看去,他嘴里正嚼着的菜团不慎滑了出来,掉在地上。我说“算了”,接着喂一口饭给他。谁知我再次喂他菜时,他又说“掉了”,一口菜又掉在了地上。当时我一边喂他,一边注目于电视上有趣的儿童英文节目,所以没看到他是怎么掉的,但心里已知有蹊跷。为一探究竟,我不动声色,还是“算了”。结果在第三次喂他菜后,用眼角余光瞥到他以舌尖将菜团推了出来,嘴里又说“掉了”。哈哈,西洋镜拆穿了。我思量,他第一次是真的不小心掉菜的,结果我说算了,他少吃一口菜。这就启发他产生了一个点子,那就是只要是(不小心)掉的,就可以少吃一口菜,于是就有了连续的掉菜。我说:“宇阳,你不小心掉菜,外公不怪你,但是你连续掉菜,说明你电视看得太多了,只顾看电视,不会吃饭了。现在我关掉电视十分钟,等你会吃饭不掉菜了,再打开。”从此,他再也没有掉菜了。点子多,肯定不是缺点,即使应用不当,也不要盲目批评。随着他的成长,在正确的教育下,有了是非观念,明白了利害关系,就会用到正道上,成为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我们感到,在幼儿学校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宇阳的善观察、心思活、点子多等特点,使他成为一个惹人喜欢的孩子。时间关系,宇阳的似初犊、守规矩、言就行等特点,下回再聊。
乌节路上平安夜 ▲
狮城过年时在居所小区里烧烤 ▲▲
全家福 ▲
宇阳用 SONY A7 为外公外婆拍的照片 ▲▲
(王云飞 2019年9月2日)(待续)
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