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故事”《震惊全国的“韩琨事件”》
知识分子发挥自己的智慧,为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获得合法的经济收入。这在今天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受固有观念影响,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收取报酬被认为是受贿,引起了一场大风波、大讨论。今天,为大家带来“四史故事”《震惊全国的“韩琨事件”》。
“韩琨事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全国上下斗志昂扬,决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伟大的改革洪流中去。农民们初尝办企业甜头,发展工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奉贤县钱桥镇,如众多乡镇一样,决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助推全镇经济实现快速腾飞。
在当时,钱桥有着农机厂、五金厂等一批企业,但大多都是农民们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厂房简陋、设备陈旧自不必说,专业人才更是稀少,技术缺口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面对这样的困境,乡镇企业想到了寻求“外援”,将目光投向了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员。
“韩琨事件”相关报道
1979年年底,奉贤县钱桥橡塑厂从上海长宁橡胶制品研究所请来了助理工程师韩琨,帮助企业解决橡胶密封圈生产的技术难关。韩琨毕业于军事院校,是军需企业的技术骨干,曾在我国自行设计的火炮用橡胶配制件以及军工产品研制中作出过贡献,受到多次嘉奖。后转业至上海长宁橡胶制品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是橡胶制品专业人才。
接到钱桥橡塑厂的委托后,韩琨利用星期日,不论刮风下雨,坚持每周赶到厂里,研制配方、安排生产工艺流程、带教学生、指导工人操作……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微型密封圈这一科研成果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这项技术的空白。由于韩琨的到来,钱桥橡塑厂出现了生机,使大家信心倍增。原先厂里没有一位技术人员,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培养出了几个技术骨干;同时,企业对外信誉也大大提升,业务量在不断地增加,业绩转亏为盈。
黄云清(左)、刘正贤(中)与韩琨(右)
为了感谢韩琨的辛苦付出,经公社党委讨论决定,决定给韩琨3300元的贡献奖。没想到,这微薄的酬金却成了韩琨的“犯罪”证据,有关方面以受贿罪将韩琨抓了起来。这件事引起了当时担任钱桥公社党委书记的刘正贤的不安。他一方面对韩琨家属进行安慰,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媒体的舆论支持。
一开始,《光明日报》以《这笔酬金该不该拿》报道了“韩琨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解放日报》发表《自掏腰包买手铐》,《文汇报》发表《花钱买官司》,先后对此事作了详细报道。韩琨付出了劳动,利用星期日坐了三个小时的车到远郊奉贤县的钱桥,不但救活了一个企业,并使该企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拿了应该拿的报仇,何罪之有?
《光明日报》开辟“韩琨事件”专栏
“韩琨事件”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大讨论。1982年12月23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救活工厂有功 接受报酬无罪》一文。《光明日报》开辟的专栏讨论在延续,社会上乃至司法系统内部的争议也在激烈地进行着。
最终此事提交中央书记处讨论,结论一锤定音:韩琨无罪。紧接着,中央向全国发出了两项重要决定:一是像韩琨案件一样的工程技术人员,已经收监的全部无罪释放;二是正在审查的全部停止审查。这使得当时全国一批像韩琨那样的知识分子免受了牢狱之苦,使更多的正在接受审查或被“隔离”的知识分子恢复了自由。1983年3月9日,韩琨案得到平反。
韩琨事件使得“星期日工程师”从地下转到地上,由非法变成合法,大批知识分子摆脱了体制的束缚,有了报效国家和社会的广阔用武之地。这一转换极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推动了我国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使有限的科技力量在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大潮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文稿:奉贤档案
编辑:王鹏
【来源:上海奉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