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初,17岁的王寿魁步行200里,逃荒到了大连瓦房店,听说这里有个辽南建国学院正在招收学生,管吃管住,其实这所学校与前文说过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一样,也是关东解放区办的一所培养教师和革命干部的学校。见到报名的王寿魁,主管教官问他,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王寿魁答道,为了有饭吃!旁边一位老八路是个领导,听了他的回答说,这位小同志说的倒是实话。和王寿魁一起录取的有一千多人,他们学习了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还听辽沈战役的报告、读报纸、上课就是席地而坐,宿舍就是原来学校的一个大仓库,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劳动。辽沈战役结束后,1948年冬季,他们毕业了,王寿魁身材比较小,被安排在税务局。有一段时间,王寿魁被分配到海边去收水产税。住在渔民家里,傍晚渔船回港,他挨个渔船收税。打鱼人没文化,下了船就喝酒,喝醉了六亲不认,因为这他没少挨打。但是没办法,工作还得干,任务还得完成。
后来他被安排征收交易税,那时候牲畜交易都是在赶集的时候,必须跟着市场走,有时候一连二十多天在市场上,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
后来王寿魁当上了税务所长,还当过会计股长,并且整理总结了一套税票管理办法,还登载在《辽东税务报》上。
特殊时期,国家调整政策,国家执行计划经济,国企上缴利润代替税收,税务系统大幅缩编,全国税务系统由1955年的18万人,缩编到5万人,王寿魁也离开了税务局调到县物资局,直至离休。
注明:本文取材真实人物辽宁省金县物资局离休干部王寿魁回忆。
图片与文字无关,是另外一位不知名的税务干部。
那时候的税务干部的确是辛苦,为了收点小额税款,付出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下次说一个为了收两毛钱屠宰税差点被雷霹了的税务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