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程标准是落实新课程目标的关键

张云潮

当前,小学 1 、 2 年级,中学 7、 8年级的学生已经开始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课后的作业任务要求,则认为没有具体任务,或基本没有可操作性,觉得无法给学生布置作业。要么布置一些摘抄原文内容的任务,要么就干脆不布置作业任务。因为你部分教师们已经习惯于老教材中那种对课本内容重复式的、摘抄式的作业任务,或者说是习惯于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这样的作业,学生容易完成,老师也容易布置。这样不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就难以落实课程标准。没有把握新的课程目标。因此,解读课程标准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关键。

一、解读新课程标准及关注的重点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估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枢纽。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在使用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会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也就是说,课程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生学习的结果性目标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效果的检验。因此,教师必须要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上来,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二、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标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要求学生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技能,获得情感体念。要能够自己结合学习的内容,制定学习计划,搜集整理相关信息,能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能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得出结论;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能够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交流。

采取适当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观察法、实验法、制作法等,进而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科学探究,让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量在自己的探究过程中得到扩展和延伸。并从中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所认识,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形成科学探究的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品质。

三、解读新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包含体验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我们通过对课程目标的认识,就不难发现,新课程标准虽然仍然要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这种对学习的效果的考查,实际上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检验。

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反映、领悟”三层要求。“经历”或者说是对课程内容的“感受”,包括“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要求。“反映”或者说“认同”,包括“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摒弃”等目标要求。“领悟”即“内化”,包括“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目标要求。

结果性目标包括知识性目标和技能性目标。知识性目标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层要求。“了解”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浏览”,而是要达到能够“说出、背诵、列举、复述、回忆、选出、识别”等要求。“理解”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懂、会、明白”,而是要达到能够“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区别、提供、预测、检索、整理”等要求。“应用”也不是说照葫芦画瓢,而是要达到会“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要求。

形成基本技能的要求分为“模仿独立操作迁移”等三层要求。“模仿”要达到“模拟、重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扩展”等要求。“独立操作”要达到“完成、制定、解决、绘制、安装、尝试”等要求。“迁移”要达到会“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目标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课程目标是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所以教师必须要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四、解读新课程目标与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从课程目标的“内容标准”的陈述,我们就会发现,每一项目标要求都是以操作性很强的动词来进一步刻画目标的具体含义,以便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把握要求。

从课程目标的表述中,显示出了“课程目标”和“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关系,即“课程目标”或是说学生学习的效果是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检验和考查,是“过程与方法”的延伸和扩展。也就是说“课程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的辐射,是对“过程与方法”进行检验而采取的必要形式或手段,是关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

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认真解读并落实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转换角色,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合格人才,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0)

相关推荐

  • 课堂教学应在限制中跳自由之舞

    教育总是处于自由与限制的张力之中.任何一个社会对处于这一社会之中的教育总要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教育又必然地处于社会所能提供的教育条件的制约之中,这是教育不能摆脱的限制:另一方面,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 ...

  • 中小学教学大纲为何改成课程标准?

    2001-10-24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学大纲改为了课程标准.那么,为什么要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与现行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区别?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参与课程标准研制的 ...

  • 关于学习目标的几点思考(全文)

    摘 要:编写学习目标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符合认知规律.<课程标准>.间架结构和评价要求的学习目标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有意义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 ...

  • 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小学国语课程纲要(1923年)

    吴研因起草 委员会覆订 (一) 目的 练习运用通常的语言文字,引起读书趣味,养成发表能力,并涵养性情,启发想像力及思想力. (二) 程序 第一学年 1.演进语练习,简单会话,童话讲演. 2.记载要项和 ...

  • 百年康惠保旗舰版2.0:新定义标准开发的新重疾

    题记: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选一款适合自己的产品即可.保参谋的[产品测评]系列,只是把保险销售不愿意告诉你的内容,找出来告诉你而已.无关褒贬,只看合同. 如果你对重疾险没概念,可扩展阅读: 医疗险和重疾 ...

  • 落实“三稳”目标,关键强化“房住不炒”定位

    落实"三稳"目标, 关键强化"房住不炒"定位 据媒体报道,近日,住建部召开了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会商会,会议要求,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及时采取 ...

  •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9年修订)解读

    初步掌握解释和回答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分析周全.推论得当.用词准确. 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 ...

  • 权威发布:2019年「最新修订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 ...

  •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 前 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 ...

  • 新课程标准下的主体发展性课堂教学特征

    金玉俊 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如何把主体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们必须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一.提出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探究 从探究式学习的层面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指导学生提出问 ...

  • 【章程大纲课标】1923年 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

    1923年 新学制课程标准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 叶绍钧起草 附表胡适起草 委员会复订 (一)目的 1.使学生有自由发表思想的能力. 2.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 3.引起学生研究中国文学的兴趣. (二) ...

  •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1)修订新变化

    课标是国家事权,是"教学大法",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评价.管理督导的依据,新时代新课标的修订正在进行中. 新修订的课程方案主要变化:基于核心素养目标,从注重学科逻辑到更多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