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我们的课堂有“联系”吗?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

盘点一下,我们的课堂有“联系”吗?

——学习新教育“理想课堂”的思考

(2021022)

新教育达成“高效课堂”“个性课堂”的主要方式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另一个是“通过在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今天就聊一聊第二种方式中的“联系”问题。
其实,关于这种“联系”,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有明确的要求。
比如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谓“语文实践”,正是“人类文化知识和学生生活体验之间形成有机的联系”。
再比如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所谓“生活性”,也是要求教师,必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必须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
例子不再多举。总的来说,课堂上突出“实践性”“生活性”,使学生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又能切实体验到学科的价值,对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大有裨益。
因此,我们在备课、上课的时候,应该把”联系“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力争做到“堂堂有联系,处处有联系”。
然而,课堂上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胡乱联系”,效果一定适得其反。
举个例子来说吧。
一位老师执教高中语文《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一上课便这样导入:
“你们去旅游过了吗?”——当今社会,高中生没有旅游经历的,应该是“大仙”级别的了,老师这样问,他们当然会齐答“去过”了!
老师接着问:“你们都到哪个地方旅游啦?”——这样一问,答案就五花八门了,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课堂像开了锅一样。
终于有一个学生说去过北京,于是老师追问:“北京你们都去什么地方了?”
北京的名胜古迹就太多了,于是学生又炸开了锅,长城,故宫……一一数来,最后终于有学生说到“圆明园”。
老师非常高兴,在屏幕上打出了圆明园的废墟图,然后说:“有人说要把圆明园重新修缮一下,你们怎么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开放的题目,学生有同意的,也有反对的,都理由非常充分。
这时老师说:“余秋雨先生正好也写过一篇文章 《废墟》,我们一起看看。”
看完《废墟》,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一段话:“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
然后导入新课——《米洛斯的维纳斯》。
大家不妨猜猜看,这位老师导课至此,大约得需要多长时间?恐怕半节课都快过去了吧?
——这也是”联系“,您觉得这位老师做得如何呢?
所以对理想课堂来说,”联系“是大事,必须要做;但要做好”联系“也绝非易事,必须精心设计。因此新教育要重点强调”有机联系“——”有机“,太重要了!!!
行文至此,扪心自问,我们的课堂有”联系“吗?我们的”联系“恰当吗?
有了这样的思考,我想,我们的课堂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