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壁虎断尾的方式来延续国祚,金国黄河防线背后的王朝兴衰
导语:
古代两军交锋占据有利地形非常重要,借助大江大河来防御强大的对手通常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曾经南宋依靠长江来抵御金国,而金国则凭借黄河来抗衡蒙古。
金国末年,金宣宗无法抵挡蒙古铁骑强盛的兵锋,于是迁都汴京。想要依靠黄河天险来阻挡蒙古军队,延续金国的统治。面对大举南下的蒙古铁骑,金国曾经举全国之力打造了一条黄河防线。当时金国陆军在平原战场上一败涂地,但是却凭借着黄河防线成功地阻挡了蒙古军队的攻势,坚守了河南近二十年之久。由此可知,这条黄河防线在当时的中原战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打造黄河防线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它涉及到了国家政策的推行、水师战船的打造以及沿岸防御工事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同时金国为了维持黄河防线的稳固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金国统治者实施了严厉的“河禁”政策,而这一政策的推行几乎等同于放弃了金国河北的半壁江山。
金国统治者壁虎断尾,将最后的希望寄托于黄河防线。此时金国的兴衰已经和这条防线捆绑在了一起。而最后,它们一起被滚滚的历史车轮碾压而过,化为飞灰。下面,就让我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看看金国黄河防线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王朝兴衰。
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逼迫金国建立起黄河防线
金国迁都汴京之后,加强黄河的防备已经成为了金国统治阶级的共识。当时尚书省右丞相贾谦益提议:
“今河朔受兵,群盗并起,宜严河禁以备不虞,凡自北来而无凭者勿听渡。”
这条提议得到了金国统治阶级的普遍支持,金国从此开启了“河禁”政策。“河禁”政策的实施可以说是金国黄河防线建设的起点。之后围绕着“河禁”政策,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的举措:
- 第一、黄河以北的沿河州县以三十里为一寨,在籍的居民都编为军户,充实沿岸防御。
- 第二、沿河要害之地,在河岸边垒起石墙防御,并且在水中布置撒星桩阻拦河道,在岸上设置陷马坑防备敌军突袭。
- 第三、将沿河正规军中的老弱病残更换,调拨精兵强将进行补充。
- 第四、由院、帅府主持在黄河沿岸督造水师战船,加强黄河水军的武器装备。
金国的上层统治者为了打造黄河防线不惜血本,这四项举措虽然每一项都耗资巨大,牵扯甚广,但却行之有效。这一系类的措施实施之后,在金国的水师战船和沿岸的防御工事的相互配合之下,一条布局严密又不失灵活的防御体系出现在了黄河之上。
但是黄河防线有利也有弊,金国统治者将精力都放在打造黄河防线上面,国家的资源也大幅度向黄河以南倾斜,这就几乎等同于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地区,闹得河北地区人心惶惶:
“河北诸路以都城既失,军户尽迁,将谓国家举而弃之,州县官往往逃奔河南。”
当时很多百姓都举家南迁,甚至连官员都弃官而逃。这些逃难的人却又被“河禁”所阻挡,无法南渡,最后大量流民死于饥荒之中。
在这样的动乱之下,金国对河北的掌控力越发薄弱。蒙古军势如破竹,很快占据了河北的大部分地区。从金国这一阶段的政策中也可以看出,金宣宗志不在恢复河北,也没想还于旧都,而是满足于偏安河南。在这种情况之下,黄河防线的重要性就更为凸显了。
黄河防线的三大防御重点——河中府、卫州和东平府
沿河的防御如果只驻守南岸,则会因为缺乏战略纵深被敌军轻易突破。因此黄河防线虽然是为了保护河南之地,但是防御的重点却在黄河以北。黄河防线西段、中段、东段的防御重点分别是河中府、卫州和东平府,而这三座重镇都在黄河以北。
河中府地处河东通往陕西与河南的要道。兴定二年,河东路大部分已经沦陷。保住河中府就能让蒙古军既不能向西渡河进攻陕西,也不能放心大胆地向南渡河进攻河南。因此河中府就成为了金国在黄河防线西段的防御重点。
河中府在南渡之初曾经被焚毁弃守,后来金宣宗虽然多次下令修复,但是终究还是残破不堪。再加上此城是金蒙双方争夺的焦点,因此河中府多次易手,城池也越发残破,最终再也难以坚守。
正大七年开始,窝阔台率领蒙古军主力开始全力进攻金朝。在攻占陕西大部分领土之后,蒙古军再次开始围攻河中府。金军主力惧怕蒙古大军,以“大兵军少而精,无非选锋。”为理由没有渡河救援,最终河中府失陷。从此黄河防线的西段完全暴露在蒙古军的打击之下。
卫州地处黄河中段,金蒙交战的早期,由于蒙古军队进攻的重点地区是陕西河东等地区,所以卫州防务并没有引起金朝统治者的重视。直到正大五年才开始注重整顿卫州防务:
“卫州帅府与恒山公府并立,虑一旦有警,节制不一,欲合二府为一,又恐其不和,命华往经画之”
金朝统一了卫州的军队指挥权之后,很快对蒙古军队发起了反攻,但是却被击退。反而招致了蒙古军队的报复:
“未几,卫州被围,内外不通。诏平章政事合达、枢密副使蒲阿救之。”
此战之后,卫州守军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对蒙古南渡的军队造成威胁,虽然此后金朝加固了卫州的城墙防御,但是却已经没有意义。蒙古军队无视卫州驻军,从卫州附近的张家渡渡河南下,进攻河南。这种情况之下,金国只好主动放弃了卫州重镇,黄河防线的中段就此被突破。
“车驾南迁,恃大河以为险。大河以东平为藩篱。”
东平府是山东路的防御重镇,而东平府和益都遥相呼应,共同构建起了山东路的防御架构。但是金国军队在山东地区不但要防御蒙古军队,还有当地的起义军——红袄军。在两军的夹击之下,山东的金军处境越发艰难。兴定三年,金国益都守将张林叛变,驱逐了山东东路转运使。接着蒙古大军进攻东平,虽然被金军击退,但是东平守军损失惨重,不久主将燕宁也战死了。金国只好剩余军队退回黄河以南:
“元帅左监军王庭玉将余军屯黄陵冈,行元帅府事……自此山东事势去矣。”
此后,金军只留下了少数防守东平,放弃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东平也从防御重镇沦落为了预警的前哨站。至此,金国在黄河北岸的三大防御重镇或丢失,或被削弱。完全失去了屏蔽黄河的作用。黄河防线也直接暴露在了蒙古铁骑的攻击之下。
守备敌军和实行“河禁”的重要据点——黄河渡口
黄河渡口一般是黄河沿岸水势平缓,适合渡河的地方。因此也是金国对蒙古军队防御的重点。金朝在黄河沿岸的渡口主要有河中大庆渡、潼关、陕州大阳渡、孟津、河阴白坡、卫州张家渡、黄陵冈、单父、徐州张盆渡等等。
在这众多的渡口之中,最为特殊的就是河阴的白坡渡口:
“白坡故河清县,河有石底,岁旱水不能寻丈。国初以三千骑由此路趋汴,是后县废为镇,宣宗南迁,河防上下千里,常以此路为忧,每冬日命洛阳一军戍之。”
白坡渡口每到旱季或者冬季水流既浅又缓,人和马匹都能不依靠船只泅水渡河,金国立国初期曾经就以三千骑兵从这里直攻汴京。现在金国自己成为了防御一方,自然会非常重视此处的防御,每到冬季都会派遣军队来这里驻防。
黄河防线西段的重镇河中府陷落之后,蒙古军队在冬季设计将驻防此处的金国军队吸引开来。趁着白坡兵力空虚,泅水渡河,一举突破了黄河防线。然后将在停泊在南岸渡口的金军船只运送到其他军队中,协助他们渡河。从此,金国的水上优势被大大削弱。
除了防御蒙古军队进攻,由于渡口是南北往来的必经之地,因此还是实行“禁河”政策的主要地点。当时金国的“禁河”政策非常严厉:
“河朔民十有一人为游骑所迫,泅河而南,有司论罪当死。”
北方的百姓擅自渡过黄河是死罪,由此可见,统治者想要通过强硬而血腥的措施来杜绝北方百姓南下。
渡口在“禁河”中发挥出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朝廷将所有的船只都集中在少数的几个渡口,这样一来整个黄河沿岸都是只有南岸渡口才有船只停靠的。一方面避免了蒙古军队在黄河沿岸征集船只南渡,另一方面也防止了潜伏在河南的细作轻易地找到船只渡河北上,有效地防止了军事情报的泄露。
但是随着“禁河”政策的长期实施,一些弊端渐渐地暴露了出来:
- “禁河”阻断了黄河南北的物资交流。当时河北地区因为战乱严重影响了农耕。但是由于“禁河”政策的实施,河南的粮食无法运送到河北,河北的百姓也无法逃难到河南。河北地区流民遍地,饿殍遍野,严重地影响了金国在当地的统治和防务。
金国大臣陈规就曾经上书:“伏见沿河悉禁物解北渡,遂使河北艰食,人心不安……”
此后,“禁河”政策偶有松动,主要是支援物资和人员到北岸的州县协助生产和防御。但总体而言“禁河”政策执行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不可否认,“禁河”政策对金国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却给黄河北岸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苦难,金国统治者为保政权的延续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或许这也是金国汴京政权最终覆灭的原因之一。
结语:
金国为了抵御蒙古的进攻,举全国之力打造了黄河防线。当时黄河以北还有大片领土在金国手中,但是金国统治者却大力实行“禁河”政策,弃黄河北岸的军民不顾。以牺牲黄河以北的国土和百姓为代价,延续了国祚近二十余载。
然而黄河防线的命脉却是北岸的河中府、卫州和东平府三大重镇,在“禁河”政策之下北岸的形势越发艰难。随着三大重镇的丢失,整个黄河防线变得岌岌可危。最终在蒙古军统帅拖雷率军牵制金军主力的情况下,窝阔台率军从白坡渡口一带渡过黄河,黄河防线终于被一举突破。黄河是金国抵御蒙古的最后屏障,这道防线的失守也敲响了金国灭亡的丧钟。此后不久,金国就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灭亡。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