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分,张震减重25斤的电影《缉魂》,为何票房没爆?
张震、张钧甯主演的电影《缉魂》,上映5天,票房7000万,对一部中等成本商业悬疑片而言,这个结果可说是差强人意。
虽然影片获得了一些资深影评人与文艺青年的好评,豆瓣平台5万人打分,维持在了7分以上,但在商业化的猫眼平台仅仅只有8.0分,意味着肯为影片买单的很大一部分观众,对影片的评价并不太高,甚至有些失望。
而且,元旦之后、春节之前,本身就是公认的全年最冷档期,而且最近河北、黑龙江等省又零星出现新冠疫情,当地电影院线关闭,其他省市观众的观影热情同样大减。
而影片的主演团队,本身也没有真正票房号召力的商业巨星。张震虽然是文艺片大导演的宠儿与爱将,作为重要角色参演过多部影史经典文艺片,也一直被港台电影圈力捧,曾4次提名台湾金马奖影帝,3次提名香港金像奖影帝,但确实并不具备多强的个人号召力。
2017年的《绣春刀2》,除张震外,主演阵容还有杨幂、张译、雷佳音、金士杰、辛芷蕾,如此强大阵容,仅取得2.7亿票房,让此前公开承诺“票房破4亿,就拍第三部”的路阳导演,转而另起炉灶,去拍了雷佳音担任第一主演《刺杀小说家》。而这点成绩,竟已经是张震从影20多年,首次一番主演票房过亿了。
当然,《缉魂》还是很有希望,成为他的第二部一番破亿电影的。
影片中的科幻技术,与其说是【灵魂移植】,不如说是【灵魂复制】,
复制后,本体内的灵魂依旧存在,和“自以为是本体”的复制体,导致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引发了相关血案。
大BOSS王世聪,犯下的就是这个致命错误,他原本计划着,将灵魂移植给新婚妻子李燕,让李燕怀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还要把灵魂移植给孩子,实现他幻想中的“永生”,永久掌握他的企业王国。
但是,获得了王世聪复制灵魂的李燕,直接就把重病中的王世聪本体,当成了垃圾和废物,自己顺利接管王氏企业的障碍,策划了对王世聪本体的谋杀。
而开始协助王世聪,实施灵魂复制手术的博士,同时也是王世聪多年的同性爱人,在王世聪本体死后,领悟了:自己爱的是本体,并不是这个李燕身躯、王世聪复制灵魂的复制赝品。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和她/他同归于尽,将王世聪复制灵魂,从李燕的身躯消灭,自己以死谢罪。
张震饰演的男主角,本体同样已经重病死去了,在李燕身躯复活的,和女主角最后狱中相认的,同样只是一个灵魂复制的复制赝品。——所以,绝对不是什么good ending,男主角终究是已经死了。
所以,影片的技术就算在现实中实现,也绝不代表人类征服了不治之症,更不代表实现“永生”,死的人终究是逝去了,留下的只是他的意识体复制品罢了。
对他们的亲人来说,这当然是抚平哀伤的最好安慰,是亲人生命的延续,但对那个被放弃的本体,又何其残忍?
明明是自己策划了一切的王世聪,最终他的本体,不就是在这种毫不甘心中,痛苦死去的?
据说张震为塑造角色,短时间强行减重25斤,如此敬业精神让人称道,确实容易联想到3年前,邓超在《影》也是如此为塑造角色、拼命减重的。这部电影足以成为他个人电影生涯的演技代表作之一,远胜从前那些大导名片里的工具人角色。
而女主角张钧甯……只好说演戏真是需要一些天赋的,哪怕她过往几年,得到了影视圈的力捧,出演了那么多大制作影视剧的重要角色:《武媚娘传奇》的徐惠妃,《如懿传》的女二号海兰,《军师联盟》的柏夫人,《唐人街探案》网剧的女主角,年龄也到了快40岁,还是一如既往的尬演,毫无任何惊喜与亮点,
哪怕饰演“李燕”的内陆新人女演员孙安可,从前只演过新《倚天》“杨不悔”这样的龙套角色,在本片的演技发挥,都与之明显高下立判。
影片最后以男、女主角,相继主动认罪、入狱结束,实在是很天真童话般、也很没意思的结局,也完全不符合人物行事逻辑。
当身为检察官与高级警官的男女主角,已经相继徇私,违背了法律原则后,潘多拉的魔盒一旦打开,他们当真舍得放弃自己奋斗半生的事业、荣誉,放弃唾手可得的数百亿家产,抛下刚刚降世的孩子,去安心当两个犯人?就算熬到出狱,从此也只能混迹社会底层?
他们可不是刚毕业的小年轻,都是职场打拼很多年、一直被生活和金钱煎熬的中年夫妻了。
所以,正常合理的推论:难道不是男主角骗得“傻白甜”的博士,帮自己完成“灵魂复制手术”,博士自杀以死谢罪后,当真就以李燕的身份,坐拥几百亿家产,与女主角心照不宣、会心而诡异的一笑,
——一直相濡以沫、坚持正义、追索真相的主人公夫妻,最终变成了把其他所有人玩弄于鼓掌的终极大boss,整个事件的最大赢家,这样一个极暗黑的结局,不是更加合理可信?也让整部影片,更有意思和余韵得多么?
此外,影片完全不合理的硬伤,还有不少,比如女主角刚怀孕头几个月,还一直作为警官奋战在一线,包括男主角在内的其他同事都毫无异议,
最搞笑是一群男警察围捕一个富二代疑犯,被他赤手空拳打得落花流水,居然还要怀孕的女主角出手,一拳把他打倒!——好吧,这确实很「女权」。
而这样一部本身题材就有票房天花板,只针对特定观影群体,而且剧情牵强、 硬伤颇多的电影,在1月中旬这样的冷档期,没有票房大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