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教材仅仅是个例子,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有的教师认为既然教材是个例子,不需要认真钻研教材了,主要是转变教学方式,所以上课时师生忙于互动和表演,而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很肤浅。其实,不管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和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一个教师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果随便问一个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你能把握教材吗?”他会很自信地说:“没问题!教科书中的每道题我都会做,每篇文章我都会讲。”其实,把握教材不仅是指理解教科书中的每个知识点,更是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本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清楚整个学段教材的逻辑线索,能够把前后相关的知识整合起来。如同数学中的点、线、面、体一样,知识的掌握也可分为四个层次。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如同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连不起来,这是掌握知识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这是第二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立方体,这是第四个层次。一个教师如果达到了第四个层次,就会成为一个教学专家,在教学中不管从哪个知识点切入,都能把各种知识连接起来。一些特级教师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驾驭教材,就在于他们达到了第四个层次。

魏书生老师到全国各地讲初中语文,从来不带教科书和教案,也不让学生提前预习,而是上课后让学生随意点课,学生愿意学哪一篇就讲哪一篇。如同一个厨师一样,客人点什么菜就做什么菜。魏老师说:“整个初中学段语文教科书,有多少篇小说、多少篇诗歌、多少篇散文、多少篇古文,我都烂熟于心,不需要看教科书。”一部分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无规律可寻,不像数学教学一样规律性强。而魏老师通过对初中六册语文教科书进行认真分析后,认为语文知识也是有很强的内在规律可寻的。他用“知识树”的形式概括了初中语文的知识结构。

魏书生老师认为初中语文知识大致分为四大部分,如同一棵大树的四大主干: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与写作。再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每根主干又有许多分枝,如“基础知识”就包括语音、文字、词汇、句子、语法、修辞、逻辑、标点这样八个方面。再进一步分析,每个分枝又有许多叶片或果实,如“语法”就包括词类、词组(现在叫短语)、单句、复句四个知识点。魏老师不仅自己熟悉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还引导学生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初一新生刚入学,他就让学生把初中三年的六册语文教科书全部借到手,通读课文并画出这棵“知识树”。魏老师说:这棵知识树就像中国交通图。第一层次的知识像省,第二层次的知识像市,第三层次的知识像县,第三层次以下还有更细密的知识细胞,像乡镇、村一样。学生先将教科书知识划分为不同层次,再把握住了第一、第二、第三层次这些主要的知识点,总体掌握语文教科书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自学时,就可以驾驶着思维的汽车,在知识的原野上奔驰,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而无从下手了。

在一般的小学数学教师眼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无数的概念,而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马芯兰老师说:小学数学就是掌握“合、差、倍、分”四个基本概念。“合”是最基本的概念,小学阶段要整个抓一个“合”字。有“合”就有“分”,在“合”“分”这两部分,就有不等和相等。每份都相等,就是特殊情况了,就有乘除。加减和乘除是有内在联系的。知识就像一棵树,是有内在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如果教师把知识孤立地分成若干块进行教学,那就是灌输。哪怕学生理解了,也是片面地理解。

根据这一理论,马老师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在“纵”的方面,就是按照知识的纵向联系,归纳为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并使两条线的知识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基本的概念、法则、原理和数学能力是线上的中心环节。抓住这些中心环节,整条线就带动起来了。例如,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在计算这条线上,它是一个基本计算法则。重点学好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在以后学习万以内、多位数加减计算时,学生就可以运用旧知识比较容易地掌握新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的作用。

在“横”的方面,就是把教科书中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的知识编排在一起,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块”。例如,把十一类一步应用题组成一大“块”,把多位数加减与小数、分数、百分数加减,多位数乘除和小数乘除,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等分别分成不同的“块”。十一类一步应用题这一大“块”,又分为四小“块”,即把教科书中属于“求和”、“求剩余”的内容编为一块;把属于“比较两个数多少”的应用题编为一块;把属于“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编为一块;把属于“比较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编为一块;把属于“比较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编为一块。然后以基本的概念法则为中心,一块一块进行教学。例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应用题这一小块内容,“同样多”和“差”的概念就是学习这一块知识的基本概念。

这样以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为中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对教科书从结构上进行调整和组合,形成了教科书一个新的知识结构。马老师这样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还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每个学期都可提前2~4周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从初一教到高三,连续六年大循环教学。他在教初一数学时就开始渗透高中数学知识,因为他对整个初中和高中学段的数学知识非常熟悉。他从来不给学生加课和补课,从来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直到高考前都在讲课。而学生学得很好,考试成绩也非常好。有人问他数学怎么学,他说:“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浅底。”他把这种教学方法叫做“结构教学法”,讲究新知识和旧知识的比较和联系。

以上的实例都说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多么重要。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把握教材?

首先,教师要把握整个学段的教材。

每个学段的教师,不管是教哪个年级的,都要把本学科的整个学段的课本拿到手,对照新课标认真的研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画出知识树。

然后写出教材分析,包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本的编写意图和逻辑线索,本学段知识的内在关系,自己如何整合和处理课本等。然后以教研组为单位人人演讲,每个人把自己画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投到银幕上(或画到黑板上),讲解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设想。通过研讨,相互都有启发和收益。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教研组共同设计出本学段本学科的知识树(或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的墙壁上。新生一入学,教师不要急于讲第一册的第一课,首先要给学生讲整个学段的知识结构图,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感性的认识。

其次,要把握一册教材。

现在好多教师在假期拿到新课本后,往往急于备出下学期两周的新课来,后边的知识甚至连看都不看。有的老师讲第一章不看第二章,讲第一节不看第二节。实际上一个真正有经验的教师首先要通读整册课本,对照新课标,了解编者的意图和知识的前后联系,画出整册书的知识结构图,写出教材分析。按照前边的路子仍然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研讨,共同设计出本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图张贴于教室墙壁。在新学期的开始不要急于讲第一课,而是给学生讲整册课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计划。

第三,要把握一个单元的教材。

教师在备课时不要只备一节教材或一篇课文,而要备一个单元。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各科教材基本都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单元的主题,清楚编者围绕这一主题是如何选材和编排的。要提倡教师单元备课,集体备课,把一个单元的课时和活动整体安排。

第四,要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或一节教材。

有的老师在备课时一头扎进细节,对整篇课文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钻研一篇文章首先要明确这篇文章在整个单元中处于什么位置,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篇文章,如果换一篇文章行不行?在学习这篇文章时重点是学习什么,教师明确了这些才能备课和上课,以往三课时的内容可能一课时就能处理完。

总之,把握教材是一个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在当前课程改革中,教师不要忽视对教材的钻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