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也来抢工作?疫情褪去年轻人再不提升竞争力只能待业在家
“还以为疫情时工作难找,没想到疫情过后应聘更加艰难。”如果问近几年职场最难挨的一段时间是什么时候,2019年底到2020年初一定高票当选。当疫情开始大范围席卷全世界,隔离和疫苗可以让人类的健康回归,却无法拯救停摆的企业。张萌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开始求职的她就碰上了各个大厂因疫情停工的至暗时刻,在当时,不少企业为了“活下来”只能忍痛裁员,招人?没人敢想。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张萌的求职心又开始蠢蠢欲动,没想到这次的应聘路居然更加艰难,这次,打败张萌的不是人类,而是各个大厂的机器人。
曾几何时,提起制造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人挨人埋头苦干的场景。在当时,为了节省工厂用地和设备成本,两班倒、三班倒是工厂常态。现如今的制造业早已告别大规模倒班制的工作模式,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已经实现24小时无休生产,启用少部分人就可以运营整个工厂是现在企业的用工常态。工业革命4.0时代大大加快了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在我国,无论是以富士康、格力为首的传统型制造业,还是以老干妈、阿里、京东为例的非传统制造业,这些工厂内正在工作的机器人比人还多,自动化设备成为厂内的“常驻嘉宾”。
以实现三种人类器官功能进行分类,工业机器人粗略可以分为三种:做手臂的、做眼睛和做腿的,哈工大的团队打造的斯坦德机器人就是工厂的“大腿”。有着巡检、搬运、叉车、仓储等功能的斯坦德再加上全自动的生产线,如今不再人满为患的工厂向当下求职的年轻人传递出信号:廉价劳动力已经不适用于时下的制造环境。如果说疫情前夕众多小厂还没跟上改革的步伐,疫情时的停工潮给他们带来沉重一击,停工一天损失的金额就够将自动化引入工厂,即便一次性投入巨大,只需调试无需休息的机器人为工厂们又能注入新的活力。
斯坦德机器人2020年的出货量远超以往,并预计在2021年再创新高,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制造业自动化的进程,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求职路也变相收窄,当下的就业天平逐渐向高端人才倾斜,可以预见,工人一词也将和工程师比肩,与其烦恼如何打败智能,不如提高自身,掌握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