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风干的故事(5)
目睹经流年尘封的旧照,联想被岁月风干的故事。
1965年,是华侨农场茶业中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敢想敢干开办高中教育的第一年。开弓没有回头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白手起家、“寄人篱下”充满挑战的一年,全体师生以拓荒者姿态面对一切困难的一年。
这年办学规模迅速扩大,从1964年的只有一个初中班扩展到含高一在内共三个教学班。全校师生人数扩大到近2百号人马,在无教室无宿舍、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三个教学班唯有化整为零,分散安排在民居的院落中将就过渡。群众尽最大的努力腾出接纳空间,师生在最简陋的环境中乐观面对,困难总是暂时的,柳暗花明就在眼前。
借用农家小院中传统的“敞口”厅堂(仅三面墙体)设为课室,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充满戏剧性。大白天院子里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小孩,虽不算十分嘈杂,但人畜混居的年代,鸡鸣声、犬吠声、小孩哭喊声在所难免,不同频率的噪音从不同方位传来,为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不少情趣。每每临近做午饭的时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时不时奏出动人的乐章,这乐章很有诱惑力,能拨动如饥似渴的心弦;这时,尽管老师的粉笔还在黑板上唧唧喳喳地写个不停,早已心不在焉的学生哥们,一边欣赏“厨房乐章”一边盼望着下课、等待着放学。
山里的冬天特别冷,北风有着彻骨之寒的功力,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很考验师生的耐受能力,常常在瑟瑟发抖中苦苦地坚持。在简陋环境中的学习生活苦乐参半,结束一天的功课后显得特别轻松,黄昏时节的澡堂子前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似乎通过洗浴可以洗去一天的疲惫似的,歌声在难得放松的澡堂子里格外嘹亮,人的潜能在此时此刻得到充分发挥,歌声感染着大家的情绪,里应外合独具特色的K歌会就此拉开序幕,此乐何极!
随着建在旱凹坪、旱窝里的新校舍陆续竣工投入使用,全校师生以崭新的姿态迎来了新的一年。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既留恋寄宿在民居中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情景,更向往崭新的学校幽雅的教学环境,仿佛这边山更青天更蓝白云更可爱似的;既留恋七八号人挤拥在狭小的房间里,几乎没有隐私可言的日子,更向往新建的学生宿舍有自己专属的铺子,通风透光更加清新的空气。师生们终于从纷繁复杂的民居环境中解放出来,新校舍耸立在小山包的怀抱中,绿树簇拥、蝉鸣鸟语生机勃发;幽雅的教学环境书声朗朗,引来了白云驻足倾听;嘹亮的歌声响彻山谷,感动了清风拂面助兴;歌唱《雷锋我们的战友》的革命歌曲催人奋发,一遍遍重复着“永远高举毛泽东的旗帜,为共产主义而斗争。”
正当全校师生踌躇满志,以空前高涨的热情为茶业中学翻开崭新的一页时,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运动悄悄降临,仍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的茶业中学生不逢时,注定要面临血与火的洗礼,要经历涅磐重生。
1966年5月的某一天,对茶业中学的师生乃至全国人民都是刻骨铭心的一天。那一天“两报一刊”同时刊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即将全面展开,把年轻的共和国引向苦难深重的十年浩劫之中。
至1966年秋,受当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冲击,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被打乱,秋季的招生工作机构瘫痪,从小学到高中的毕业生滞留在原校。因而,茶业中学的师生仍维持原来的近200人。随着文革的深入开展,无政府主义思潮充斥校园,打着批判资产阶级知识权威的旗号老师靠边站,正常的教学工作全面瘫痪,革命学生戴着红卫兵的臂章、打着各式旗号外出大串联,美名其曰停课闹革命……
写于2018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