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长文选||江苏泗阳分会张伏虎:关学文化在新时期家族中怎样传承

关学文化在新时期家族中怎样传承

——全国张子后裔关学思想文化学会副会长,江苏泗阳支系宗亲联谊会会长  张伏虎

在讲传承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关学”一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什么是关学文化?根据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文献,“关学”这个词是在南宋才出现的。最早用这个词的人,是南宋时期的吕本中(曾祖父吕公著是北宋元祐年间宰相;祖父吕希哲是横渠公学侣。)根据清代初年黄宗羲《宋元学案》的记载,吕本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关学未兴,申颜先生盖亦安定(胡瑗)泰山(孙复)之俦,未几而张氏兄弟大之。” (胡瑗和孙复都是北宋时期儒学的开山者,在横渠先生之前) 吕本中先生这句话里提到了“关学未兴”,“关学”这个词就是在这里最早出现的。比吕本中稍晚一点的刘荀在著作《明本释》提到横渠先生时说“倡道学于关中,世谓之关学”。由此可见,“关学”就指的是北宋时期以张载为代表的关中学人所形成的学派及其学说,其学说是由张载开创的,是理学重要支脉。
关学文化在新时期的家族中怎样传承?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家族中传承,那所面临的对象肯定是普通人群、是本家族中人;传播人也主要就是我们家族中的“关学”爱好者、各地的家族宗亲会和学会。基于实际情况,我认为传播的内容应以“四为”、“六有”、“十戒”、“东铭”、“西铭”这些家规家训为主。
“四为”涉及人类的价值目标、生命意义、道统传承、社会理想,展现了张载及其子孙弟子以及历代圣贤博爱的情怀、远大的志向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它是关学精华,不仅反映了张载的使命担当意识,而且言传身教子女或弟子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抱负,要把这些思想精髓传承下来。
“六有”、“十戒”是正反劝诫。“六有”是张载在14岁时护送父亲灵柩回籍途中,在拜谒勉县武侯祠后题词。“六有”是从正面提倡的家训,“十戒”则是从反面劝诫的家规。“六有”、“十戒”是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对子弟和家人中违礼行为的预防和约束,目的是防止子弟身上的种种不良习气,这些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东铭》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做人要诚实,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剔除戏谑、避免傲慢,在穷理尽性之路上不断求索,严以律己。
《西铭》则阐述了张载“民胞物与”的社会理想和一个理想人格应有的道德言行与人生观念;倡导“仁爱”“忠孝”的伦理情怀,教导我们如何做事。
这些“关学”文化都是我们今天要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家族文化。
在传播方式上,新的历史时期有新的特点,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利用家族微信群进行关学文化传播。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不再像以前那样小范围熟人圈,可以充分的交流接触,而手机是现代人都必备的工具,在手机微信中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利用空余时间,随时学习关学文化。
第二,建立微信公众号进行关学文化传播。
可以在微信中建立家族文化公众号,让族人关注家族公众号,定期在公众号中发布相关内容,相比微信而言,公众号中的内容可以长期保存,方便阅读。
第三,利用主题活动进行关学文化传播。
可以利用每次祭祖、家族年会、专题活动等为契机进行关学文化的学习和宣讲,以点带面,扩大影响。
第四,建祠堂或书院进行关学文化的传播。
利用祠堂、书院固定场所进行传播。通过对祠堂书院的布展陈列、牌匾楹联等等,对参观者进行宣教,以达到广为传播的目的。
第五,利用族谱进行关学文化传播。
修谱时要将“四为”、“六有”、“十戒”、“东铭”、“西铭”这些家规家训内容写进族谱,流传后世,教化后人,流传百世。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作为横渠子孙,要肩负起学习、弘扬先祖关学文化的神圣使命,做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抱负的的社会主义好公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