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顺| 把潍坊的文化自信通过艺术形式传出去

这是一部以浓郁的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为背景,故事性非常强,叙事手法非常高明的优秀的长篇小说。

文学创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一种自由表达方式,它让作品具有纯文学性,也就是高度的艺术性。从本质上来说,长篇小说《画都》是具有阔大的诗意和审美蕴藉的纯文学作品,而不是简洁明了的宣传手册。从读者角度来说,能够给人带去独特的审美感受。它对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呈现,正好契合潍坊——中国画都的当下定位,这种定位来自于这个神奇的齐夷文化腹地悠久的历史文化蕴藏,尤其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书画艺术传统。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说,这部小说的叙事视角、叙事模式、叙事技巧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的故事内核、叙事风格或者叙事腔调在叙事时间的腾挪中随之转换和跃进,以集中表现百年多来地方的艺术发展轨迹。因此这部小说的叙事线索、主题是比较明确的,主要讲述的是“我”——陈词与同学李墨成为合伙人开办画廊创业的经历或者遭遇,由此反映了地方书画市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以此为缩影,暗示了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的艰辛路径,揭示了国内艺术界芜杂的现象,以及人们在当代光怪陆离的文化语境下,价值观、精神与情感世界、人性的变异。

小说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主要有两个交叉递进的叙事线索,一是陈词和李墨创办“昨日重现”画廊以及运作的过程,二是郭鹤鸣家族几代人为艺术而献身的沉浮命运。里面有很多感情戏,人物都是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下半部分也有两个叙事线索,除了围绕着画廊运营,“昨日重现”画廊与佳利美术馆的明争暗斗,还有陈词和夏小雨的热恋往事。虽然线头多,但是拿捏处理得非常好,比如各条叙事线索转换时的衔接,通过一个个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大师略萨所谓的“环扣”,进行切换过渡,不至于突兀。

这几部分齐头并进,也形成了叙事上的所谓“复调”特点,它们一起奏响,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表现,同时都是为了小说主题而服务。而且,每一个故事都非常扣人心弦,读来令人欲罢不能。比如张月容与郭昌隽的不为世俗所容的苦恋,甚至还有一点同性恋的迹象。比如画家李成的名作《奇石寒山图》的流传遭遇,为保护它而与日本人之间的周旋。比如夏小雨的身份变化,报复陈词的描写。等等。从叙事向度来说,向前推进的节奏比较迂缓,不断回溯,多线交叉并进。复调叙事是现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任何一个有艺术野心的成熟的作家都会采用。而要处理好这种叙事方式,甚至是让它成为小说的本体之一,只有大师级的小说家才能做到。

小说的艺术性还体现在它的悲剧性,它是一种带有调侃性的非严肃叙事的悲情的叙事。这一风格的取得,我把它归于现实多种力量的胁迫。不管是在郭鹤鸣母亲那一代,郭鹤鸣自身,还是在当下新的一代,他们要面临许多不能自主掌握的外来强力的侵蚀、催逼、钳制与侵害。比如在人文精神沙化的时代,面对全民惟物质主义的追求,他们的精神理想、艺术追求,甚至是基本的生存,遭受到了巨大的挫败。

比如说李墨这个人,本来是学画画的,将来可以做个画家,但是他做了经纪人,又开画廊。他的经营宗旨很简单,就是赚钱,这与他以前所持的艺术理想是相悖的。他的可怜和不幸,悲剧人生的酿成,还有来自于世俗化的家庭成员的不理解。妻子韩腊梅猜忌他有小三,无理取闹,安插人员到画廊对他进行监督。他那厉害的潍坊丈母娘还授意小舅子们威胁他,要给他开瓢。而许丹晨则成了权钱交易牺牲品,她的死去,直接刺激了李墨,让他的精神受到创伤。

小说的主角陈词是一个塑造的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我觉得,陈词错乱的感情浪漫史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当下很多人要面临的情感困境。与初恋夏小雨、前妻柳叶儿、网恋王烨、后来许丹晨介绍的燕翩的交往,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严肃的单纯的人,蜕化成了一个渣男。作为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叔,他的情感是过剩的、脆弱的、错乱的、惶惑的,甚至是肉体的。一个人的颓败,往往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上的,二是精神上的。精神上的破产(比如李墨),不被认可(比如陈词、郭鹤鸣),甚至没有建立起健康的非扭曲的精神世界(比如钱志勇、柳叶儿),在物质上的也必然有相应的对照。本来,经营画廊是艺术理想与无奈现实催逼的一种折衷,但是“昨日重现”还是走向了幻灭。这是值得深思的。

结合潍坊——中国画都的定位,小说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呈现是多维度、立体化、非常全面和深入的。潍坊这个地方,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在各个时期都创造了它的辉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艺术方面,不管是文学也好,绘画也好,书法也好,雕塑也好,形式多样,丰富多彩,有官方的,有民间的,有物质的,有符号化的,有本土的,有外来的,不一而足。

小说中重点提到了李清照,其实赵明诚的金石收藏更应该大书特书。还有青州博物馆的龙兴寺佛像,驼山摩崖,在潍县当过官的周亮工的书法和篆刻,郑板桥的书画艺术,这是影响大众文化素养、对这个城市的人文环境有重塑作用的文化存在。当然还有在密州——现在的诸城一代当过官的苏轼,他的诗词和书法,诸城、高密一代的刘统勋、刘墉,他们在政治、书法和文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另有一些先贤人物,我们重视的还不够。清代陈介棋的金石收藏,现当代郭味渠的绘画,潍坊发达的家族文化,杨家埠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泥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经成为潍坊市的一张张值得自豪的名片。说潍坊是集历史、文化、文学、艺术,以及晚清民国、国共时期革命战争文化于一炉的一座名城,是毫不为过的。放眼全国,非常独特。小说都有详略不同的表现。

这部小说彰显出来的一个主要的特色就是具有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这不是杜撰的,而是在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它就像是一片文化绿洲,一片精神栖息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事实上,你之所以成为了今天的你,都是文化塑造的结果。我们身上涌动的文化血脉,也与其他国家、其他城市不一样。这样的文化蕴藏,这样的文化景观,经过作家马永安这样的有心人发掘整理宣扬之后,也必将给人们以滋润,以自信。

写小说也是一种思考人生、反思历史、观察社会的方式,最终也将提供一些自己的方案。通过文学性的书写,作者也有自己对美丽潍坊的希冀。今天我们面对潍坊如此丰厚的文化底蕴,亲身见证它的当代繁荣,既需要追问它的本源,是从哪里来的,曾经是怎么样的,有过怎样的辉煌,它又怎样涵养了我们;在新的历史时代,我们也要认真审视,发扬光大,为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注入一种持久的力量,或者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凭借,我们也该思考,将来要到哪里去。

王万顺:潍坊学院莫言研究中心主任,南开大学文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后,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