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传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於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迁离狐太守。
时太祖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输谷帛供军。绍破,以典为裨将军,屯安民。太祖击谭、尚於黎阳,使典与程昱等以船运军粮。会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将兵屯河上,绝水道,太祖敕典、昱:“若船不得过,下从陆道。”典与诸将议曰:“蕃军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击之必克。军不内御;苟利国家,专之可也,宜亟击之。”昱亦以为然。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从围邺,邺定,与乐进围高幹於壶关,击管承於长广,皆破之。迁捕虏将军,封都亭侯。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太祖笑曰:“卿欲慕耿纯邪?”典谢曰:“典驽怯功微,而爵宠过厚,诚宜举宗陈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实郊遂之内,以制四方,非慕纯也。”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太祖嘉之,迁破虏将军。与张辽、乐进屯合肥,孙权率众围之,辽欲奉教出战。进、典、辽皆素不睦,辽恐其不从,典慨然曰:“此国家大事,顾君计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义乎!”乃率众与辽破走权。增邑百户,并前三百户。
典好学问,贵儒雅,不与诸将争功。敬贤士大夫,恂恂若不及,军中称其长者。年三十六薨,子祯嗣。文帝践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祯邑百户,赐典一子爵关内侯,邑百户;谥典曰愍侯。
译文
李典字曼成,山阳县钜野人。他的叔父李乾,有雄伟的气概,在乘氏县召集了几千家宾客。初平年间,李乾带众人跟随太祖,在寿张攻破黄巾军,又跟随太祖进攻袁术,征讨徐州。吕布叛乱之时,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劳周围各县。吕布的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揽李乾,想拉拢他一同叛变,李乾没有同意,于是将李乾杀了。太祖派李乾的儿子李整统领李乾的部队,并和将领们一同进攻薛兰、李封,击溃了他们,又因为跟随太祖平定衮州各县立下功劳,渐渐被提升为青州刺史。李整去世后,李典调任颍阴县令,担任中郎将,统领李整的部队,又转任离狐郡太守。
当时太祖和袁绍在官渡对峙,李典率领族中众人和部下运输物资以供应军队。袁绍被攻破后,太祖任命李典为裨将军,在安民城驻守。太祖在黎阳攻打袁谭、袁尚,派李典与程昱用船输送军粮。适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率军驻扎在河的上游,阻隔水路,太祖敕令李典、程昱说:“如果船只不能通行,就从陆路通过。”李典和将领们商议说:“高蕃的军队缺少兵器但倚仗着自己在上游,怀着懈怠的刑罚,我们进攻他们一定能胜利。军队不应由朝廷中人驾驭;如果对国家有利,那现在自己决断也是可以的,应该迅速攻打他们。”程昱也这样认为。于是李典率军往北渡河,攻打高蕃,攻破了敌军,水路也因此畅通。刘表派刘备到北方侵扰,到页县时,太祖派李典跟随夏侯惇抗击刘备。刘备有一天早上烧毁了军营退走,夏侯惇率军各军追击,李典说:“贼人无故撤退,我怀疑一定会有埋伏。南边道路狭窄,草木又高又深,不应该追击。”夏侯惇不听,和于禁追击,让李典留守。夏侯惇等人果然进入敌军的埋伏圈,两军交战,夏侯惇失利,李典前往救援,刘备望见援军来到,才率军撤退。李典随同太祖围攻邺城,邺城平定后,又和乐进在壶关围攻高幹,在长广郡攻打管承,都大获全胜。被提升为捕虏将军,封为都亭侯。李典的族人部下有三千多家,都居住在乘氏,他们自己请求希望能迁移到魏郡。太祖笑着说:“您要学习耿纯吗?”李典谢罪说:“我驽下怯弱,功劳微小,但爵位和恩宠都太过厚重,实在应在倾尽全族心力来报答;再加上朝中征讨之事还没有结束,应该充实京城之内的人口,以控制天下,不是因为仰慕耿纯。”于是就带领部下和族人一共一万三千多人迁到邺城居住。太祖赞赏他,提升他为破虏将军。李典和张辽、乐进在合肥驻守,孙权率军包围他们,张辽想要奉诏令出去迎战。乐进、李典和张辽向来都关系不好,张辽担心他们不顺从,李典感叹说:“这是国家的大事,只是看您的计策怎么样,我们怎么可以因为私人恩怨而忘记公家大义呢!”李典就率军和张辽一起击溃孙权并使他撤退。朝廷给李典增加一百户食邑,加上之前的一共三百户。
李典爱好学问,注重儒雅的风度,不和将领们争夺功劳。尊敬贤能的士大夫,态度恭顺就好像比不上他们,郡中将士都称他为长者。李典三十六岁的时候去世,他的儿子李祯继承爵位。文帝登基后,追念合肥战役中的功劳,给李祯增加一百户食邑,并赐封李典的一个儿子为关内侯,食邑一百户;并追封李典的谥号为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