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计算机存储大师范新弼

     范新弼先生

中国知名计算机科学家范新弼(中),1985年6月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局部)。

由于诸多原因,范新弼先生的经历,尤其是他排除阻力回国的一段,缺少文字记录。偶然在网络上找到了若干历史文件,使我对范先生的经历有了清晰的了解。范先生的学识和贡献众人有目共睹,他为中国电子计算机的起步做出了无与伦比的卓越贡献。因此,当年科学院和计算所的领导才会将整个研制工程组拉到北京饭店庆功!这在当年是最高规格的褒奖,可惜没有照片和文字记录,因而在计算所的所史中也被遗忘。

范新弼先生在抗战时期战斗激烈的1944年投笔从戎,为在中国战区的美军担当翻译5个月,这是他为国家、为民族的贡献。1953至1954年,他参加了十多位留学生给周恩来总理秘密上书,要求打破美国政府封锁,回国建设新中国。

范先生与夫人周真明及儿子范宇凯、范宇强。

范新弼研究员,1921 年10 月6 日出生,湖南长沙人。2010 年10 月10日逝世。

范新弼,1929年8月在长沙长中附小、桃源省立四中附小上学,1933年9月,在长沙明德中学初中,1936年9月,在湖南嶽云中学高中上学至毕业,其中在泸溪省立三中高中就读一个学期;1939年11月,考入辰谿湖南大学电机系,1940年9月至1945年1月转入重庆中央大学电机系学习,其中1944年4月至9月,征调入伍抗战为美军翻译,1945年2月毕业留校任助教,1948年1月至1951年6月,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博士学位,并短期在本校电子实验室及微波电子研究所工作。

1945年,大学毕业。

从1952 年4月开始在美国宝来(Burroughs)公司研究部从事微波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诸如磁旋管、磁控管、离子计数器,以及静电印制中的电离子技术等。他在电子学领域中的电子器件方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及广泛的实践经验:在微波电子学上曾研制出一种性能良好的微波电子管“浮漂移程速调管”,后由美国瓦里安公司生产:在特种电子计数器件上,发明两种“磁控旋阐管”(专利范氏管)在美国和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英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会刊(BIRE)上发表的“磁控旋阐管”论文,被该杂志评为1955年最优秀论文,获得“马可尼奖”;在美国工作时共获得8个专利,分别是气体计数管专利3个、磁控旋阐管利2个、磁控旋阐管的应用专利3个。

范新弼与张兴钤、李恒德等一起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要求回国参加建设。

1954年9月18日,登船离开美国回国,范新弼(左三)。

新中国给予回国的留学生最热忱的欢迎!

范新弼回国后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1955年他在全所合影中(二排左一)。

新中国成立后,范新弼毅然决定回到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但遭到美国政府的扣押,经过中国政府的交涉和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1954年9月18日,范新弼离开美国,经日本横滨、菲律宾马尼拉,10月11日返回深圳。他具有的专业专长为“电机工程”,技能为“电信工程、电子学、微波、电子计算机”,他的志愿为研究或教书,经高等教育部和中科院安排,后分配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56年6月14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接见参加科学规划的科学家,范新弼先生(后排中),二排右一是他的中大同学夏培肃。

接见照片右段,范新弼先生后排左三。

1956年9月11日,中国计算机科学家代表团访问苏联,范新弼(中排左二)。

1956年任国家科学规划计算机和计算数学规划组委员,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委员。1956年9月,正式调入计算技术研究所参与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的早期筹备工作,曾作为中国计算机科学家赴苏联访问,任中科院计算所室主任,主要负责计算机主存储器的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当时国内人员技术、设备紧缺的困难情况下他克服困难,带领年青的科研人员先后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批计算机用的记忆磁芯、104机和119机存储器,在109丙机的研制中,他提出了均分负载推二级管译码的电流驱动方案,并被采用:他领导的M0s静态1024位随机取数存储器件研制,首次投片即获得成功。他为我国计算机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9年,计算所五室在颐和园,范新弼(右四)

1985年6月1日,计算机学会成立,范新弼与华罗庚先生。

1988年,计算所的存储科学家们,范新弼(前排左四)

范新弼作为计算机存储器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治学态度严谨,工作认真负责、不辞辛苦,为人谦虚谨慎、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和乐于助人,以自己的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培养了一大批科研骨干人才,并得到同事、同行的尊重和爱戴。

范新弼先生与吴国华副所长参加1959年国庆观礼。

附录一:坚持回国的故事

1949年夏,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组织了“认识新中国”讨论会,回到祖国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共同愿望使一些留学生很快走到一起。1952年,朝鲜战争的和谈正在进行,美国国内的气氛开始松动。一批留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决心和美国禁令斗争一番。1952年夏天,李恒德、张兴钤、师昌绪等人在梅德福湖畔组织了一次聚会,私下交流中与会者达成了共识:大家都回去各自联系熟识的、有归国意向的人。

1953至1954年间,在美的中国留学生举办了上百次小型聚会,基本明确了几个方向:争取让中国政府早日了解到留学生们的回国意愿。为把留学生的情况尽快汇报给中国政府,张兴钤、李恒德、师昌绪、林正仙、范新弼等十余名留学生数次给周恩来总理写信。师昌绪等暗中联系印度驻美领事馆,恳请印度领事将信转交给中国驻印大使袁仲贤;另一方面,分别委托已在美国定居几十年的苏开明和美国进步人士伊莱斯设法帮忙转交。

1961年12月,范新弼与同在美国留学,也应用过计算机的周寿宪在汕头参加第二届计算机学术会议。

1991年2月10日,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留学生们,范新弼(二排左三)。

附录二:范先生从不愿麻烦他人

范新弼同志病重期间,与他共事和有过接触的人都十分关心,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关切,祝愿他早日康复。他去世后,大家都感到万分震惊和悲痛,希望能最后送他一程。

范新弼同志去世后,他的亲属一再向提出,他生前从不愿麻烦人,希望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要办任何形式的追悼活动,更不希望已经年迈的同事、朋友们因他的原因而伤悲。希望治丧小组转达他们的心愿,一起尊重他们父亲的愿望并感谢关心和帮助过范新弱同志和他们全家的每一个人。

附录三:衷心的祝福

我们的父亲走了,他走的平静而吉样,一如他的为人。由于对他的怀念,我们也在反思他的为人,他的一生,尤其在最后二十多年里他一直不断地在探索,不断地反省自身,体悟人生。他一直认为人是要有信仰的,要有所坚持,是要有一点点精神的。我们根据他与朋友们的谈话和对我们的教诲,将它整理出来,作为他的遗愿转致大家。

他认为:世事无常,然而有因则必然有果,人要厚道,要学会付出,学会去爱诸事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但有耕耘必会有收获。人生应当务实,切勿被虚荣和浮华所迷惑,不要去追逐外在的表象,少一些是非,则会少一些痛苦和烦恼,故而能知足才能常乐。人生在世,诸事未必尽遂心意,但望能常自我反省,无愧己心。心气常平心平则安,安而能乐。坚定、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可有助于健康。我们的幸福也来自其中。天堂未必尽在天上,天堂可以在人间,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一念之善就是天堂平静快乐就是天堂,愿我们每个人都活在天堂之中。愿大家健康、幸福、快乐。愿好人一生平安,望大家多多保重,最后一句也是他说的最多的。

家父多年来一直处于一种隐居状况,但他知道还有很多老朋友惦念关心着他,他也一直对此念念不忘,心存感激,我们在此代家父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也代家父最后说一每望大家多多保重!

范宇凯   范宇强

                            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附录四:《记忆是电脑的灵魂》摘录,甘鸿著

1958年5月1日,参加试制磁芯的所有年轻人都乘坐敞篷卡车,一路赏景,直奔北京饭店,北京饭店金碧辉煌,光影耀人,二十多岁的年青人走进这高贵的饭店,有着异样而骄傲的感觉。张杰、甘鸿、孔令振落座在一号桌,于桂芝、柳大姐(柳榴英),刘筱秀,曹酉申等就在身旁,一会苏联专家维宗,范新弼室主任,王正陪同科学院领导,黄玉珩,郑云,也都落座。计算所办公室主任何绍宗主持会议,“今天,既是汇报会也是庆功会,十个月来,在大家的努力下,仿制成功记忆磁芯,坐标变压器磁芯,和三种脉冲变压器磁芯,现在分别放在玻璃培养皿中,请大家过目。先让范先生讲话“。范先生站起来说,“大家好,大家辛苦了,原来最使我们担心的是仿制磁芯,过去有电阻电容电感,没有无源记忆元件,今天开创了先河,为计算机的研制开了路,院领导今天见证,我们也要感谢苏联专家维宗,帮我们建立了测试台,测试标准,还带了各种样品,工艺说明书,是取得成果的基石。他远离家乡,很少休息,时刻关心实验工作,近半年来我们风雨同舟,结成了友谊,他也圆满完成了任务,即将回国,今天也算是欢送宴。”

王正所长说我们达到了予期目标,工作非常圆满,还说:“不要忘记失败的苦涩,工艺二字的涵义,不单是加工的艺术,配方,流程,所用设备,仪器的设计制造必须函在里面,下面你们任务还是很重的,要大生产,适当时候还要推广到工厂生产”。

院领导说,“你们的实验成功了,你们是计算机的第一跃,我代表郭沫若院长,张劲夫付院长书记表示祝贺”。席间大家频频举杯,尽兴畅饮,我们这些年青人不胜酒力,用咖啡,清茶代酒,互相祝贺,一片欢乐景象。参加仿制的还有吴世棋,王振玉,冼福龄,吕志文,朱锡纯,顾徳敬,时钟霏,王明扎,宋徳玉,邢月敏,张务健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