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随笔】王瑞芳‖夏日寻芳水库滨
作者简介
王瑞芳 网名坐看云起,又网名望云卷云舒,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人氏,爱看书 喜旅游,闲来无事喜用笔墨来涂抹心情,属于无章法乱涂鸦类型 ,我手写我心罢了。
纪实随笔
夏日寻芳书库滨
王瑞芳
好不容易三年一个轮回,能有一个长假期,原本计划好好出去玩玩,没放假的时候就去旅行社挂号了。不想一个假期病魔缠身,时间都花在与大夫约会上了,空闲时间就躺在床上养病,都长在床上两个月了。最近,病情减轻,疫情又来了,每天躺在床上,真是百无聊赖。
8月2日上午,德岭山水库承包者的老板娘同事春霞微信询问:“去水库玩吗?”
秒回:“去玩,几点?”
“下午三点出发。我再吆喝几位朋友姐妹同去。”
终于能出去放放风了,全身感官都兴奋起来。调好闹钟,两点多午休起来,发现下雨了,雨势不大,雨点稀稀疏疏的。几人合计了下,又看看天气预报,没有大雨,准备好雨伞。三点左右的时候,春霞开车来接我和莲姐,去街上买了一些肉食蔬菜,而后又接上白姐和春霞的妈妈,一行五人在烟雨迷蒙中向水库进发了。
出了城,视野没有了阻碍,一望无际,稀疏的低矮的草木绵延到远方,草原上有羊群,马群在活动,给空旷的草原带来了生机。心胸也开阔起来,很想放声高歌,无奈五音不全,怕惊吓了同事。
半个小时候后,水库出现在眼前。好几年没有来水库玩了,从远处看,树木葱茏,草木茂盛,一湾碧水横卧在几座小山之间,十几座白色的蒙古包如大雁般落到水库的岸边,有不知名的水鸟盘旋在水库的上空。今年水库的水源充足,水域面积比往年大了许多,为安全起见,每天还需泄洪。
水库边上停着几辆游客的车,游客们打着伞在水边拍照;远处的小岛上有花花绿绿的雨伞,那里有人在钓鱼。
我们姐妹几个将车开到管理所附近,顺着泄洪渠向南漫步。洪水泄到了山谷里,如同泉水一般汩汩向南而去。山谷里草木茂盛,尤其是现在比较少见的竹棘草高而密集。雨点稀稀疏疏的,刚好掩去炎热与暴晒之苦,温度不热不冷很是舒适,空气里带着一股鱼腥草的味道,偶尔有鸿雁以及叫不来名的鸟儿从头顶飞过。我们徜徉在岸边,看水,听雨声,捡石头,大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坐在大石头上歇息拍照,悠闲而惬意。不知不觉间,顺着山谷走得很远了。该返回了,她们几位要爬山去看秦长城和岩画,爬山去了。我因为腿疼,只能望山兴叹,顺着原路边赏景边慢悠悠的返回。
路上茂密的竹棘草,让我如同见到了老朋友——亲切而温暖,它承载了我们这代人童年的记忆。记得小时候家乡有好多竹棘草,春天的时候,它早早地破土而出,起先嫩嫩的鹅黄色,而后长长转绿,我们常常呼朋引伴地去拔嫩苗,而后分头去地上找那些圆圆的洞口,那里住着“骆驼”——一种状似骆驼的小虫子,用嫩嫩的竹棘草去吊“骆驼”,谁吊的“骆驼”多,谁就是大赢家;当然玩累了回家的时候,我们也不忘记多拔一些嫩苗去喂小羊羔。夏天, 竹棘草高而茂密,我们常常在里面捉迷藏;雨后,蘑菇破土而出,我们挎着篮子,穿梭其中采蘑菇。秋天,竹棘草变得粗而坚硬,我们用镰刀割下来,一部分卖掉用来贴补家用,一部分用来做扫帚。冬天到了,枯黄的竹棘草在冬风里簌簌发抖,人们会放一把火烧去枯黄的竹棘草,来年的春天竹棘草会长得更旺盛,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先回到管理所附近,在水库边上,迎风眺望辽阔的水域,看鸟儿在水面上下翻飞,拍了几张照片。期间陆续有几拨游客经过这里爬山去看秦长城和岩画。不一会,她们仨也翻山越岭地回来了。同行的白姐来时带了酸奶、饮料、果干,我们稍事休息,补充了些能量。 彼时食堂打来电话,说晚饭已经准备好了,于是我们返回食堂。
偌大的蒙古包里,只有我们五人用餐。春霞夫妻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蒸螃蟹——这个季节的螃蟹正肥,个大味美,吃起来很过瘾;炖了鲶鱼和鲫鱼,都是水库的经典鱼;鸭脖子鸭翅;两种油炸面食——蒙古馓子;时鲜水果,各种凉菜。一大桌子的美味,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几人大快朵颐。
暮色降临,饭饱水足,游兴盎然的我们踏上了归途。一路上,几人兴致勃勃的说:“今日的游玩,稀疏小雨作伴,有雨趣而无暴晒之苦,有烟雨之景更增朦胧之美,有晴天享受不到的福利,玩得真尽兴。”
心头有感,诌诗一首,《雨天游德岭山水库》:夏日寻芳水库滨,烟雨迷蒙景色新。长城岩画齐争胜,塞北风光不与同。
说说笑笑中,已经返回海镇。几人同时谋划着在开学之前,再去哪里玩乐一场,好好享受开学前的美妙时光。
作品链接
编辑 孙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