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夏子媛作品 | 东湖的表情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庚子岁末,独自走在向往已久的东湖绿道网红打卡地万国公园的路上。一言难尽的2020年就要过去,作为一个武汉人,来看看东湖初冬的样子。
透亮的阳光洒满这条蜿蜒的湖滨小路,水岸蒹葭发黄的长杆上一团团白茸茸的花儿迎风点头,草地依然是绿的,陈旧的异域风格建筑已经有些荒迹,三五成群的游人还是兴致勃勃地以它为背景照相,偶尔一、两个骑行爱好者戴着头盔全副武装迅速穿过绿道。比起人头攒动的景区,这里不多的游人,不时被笑语声点缀的空旷,正是我希望的情形。
放眼望去,对面的清和桥静卧在万顷碧波之上,春秋勇士养由基一箭定天下的雕像清晰可见。此刻,东湖澄澈而安详。让我想起年初的东湖,那是元月14日傍晚,东湖游泳池边,一个摄影人正在助理配合下,用大疆域2先后给两位古装女子拍照,只见他娴熟地操控着无人机,时而向前时而向上,时而同时向前向上,不徐不疾地追逐着在游池的栈桥上缓步前行的女子,操作如此流畅又有节奏感,令同样拿着域2的菜鸟我钦佩不已。摄影与摄像到底是有些区别的,只能多加练习。
华灯初放,东湖景区寓言园一派宁静,我还独自徘徊着,南面对岸从风光村到珞珈山隐约可见,西方一条秋叶染红的大道将湖中的两个半岛连在一起,远远的城市渐隐在暮霭中。那时新冠病毒已经在潜滋暗长,在人们浑然不觉时,东湖似乎蒙尘,俨然一派凝重的表情。9天后,武汉封城,我们困在家里。不见了绿道上来来往往的游人,东湖是否会感到寂寞?
武汉解禁后的第三个月,6月16日,我们四个女同学放胆到碧潭观鱼的石桌椅处一聚,畅谈各自心历,分享带来的食物,在湖畔吃了一顿丰盛的野餐。那天的东湖,下午蓝天白云,傍晚霞光辉映。对岸的磨山主峰,楚天台屹立,天空中飞彩流光;蓝色天光下碧潭如镜,倒映着湖中的几个灯光装饰的琉璃小亭,形成一幅清新画卷。
说不清是不是自然造就了人,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这一年中,东湖承载了多少忧患、眼泪、欣慰,我们不得而已,只是会不自觉地惦记回到湖畔徜徉。秋季开学后,我常常从省老年大学的教学楼上,将目光向东湖的方向一瞥,远远的磨山在一抹黛青处。
终于在初冬得空再到东湖一游,来到先月亭放飞——航拍给人一种不畏高楼遮望眼的扬眉吐气之感,此时的东湖不似入冬更似深秋,层林尽染秋色,把琉璃翠的先月亭衬托得更加鲜艳。
伸入湖心的半岛与磨山主峰遥相对峙,像一把琴,弹奏着2020年的送别之曲。
2021新年伊始,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出发到东湖拍照,还没到景区就看到路边停着一长串轿车。想必来玩的人不少,我赶紧乘坐一辆观光车到久违的楚城景区,在那儿徘徊着放飞拍照,直到太阳下山,把电池全部用完才收工。
昼短夜长,太阳一下山,天色就开始黑起来,我有点怕了,摄影人都贪恋晚照的柔和天光,没办法,现在咋办?观光车也收工了。身边恰好走过两个年轻女孩,我灵机一动,喊住她俩,一问和我出景区的线路一致,就请求跟她俩一起走,她俩非常友好,等着我上卫生间还表示不用着急。为了表示感谢,我给她俩用手机拍了几张剪影。三个人出磨山大门不远的涵洞,立即看到一辆行驶的观光车。肯定是工作车,我顾不得多想大声喊:能不能带我们一下呀?没想到车真停下来了,我们仨立即上了车,忙不迭地道谢。到东湖南门下车天就全黑了,真是幸运,就算是3个人,要走20多分钟的景区夜路还是有点怕怕呀,我们除了感谢说不出别的来。
记得曾经有外地人吐槽武汉人粗声大气,其实武汉人的“糙”在表面,本质上透着勤快、善良与热心肠。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反过来说东湖就像爽朗的武汉人,喜与忧都有表情,如今的东湖一洗蒙尘,澄明的湖光山色令人沉醉,它用明媚的妆容,开启武汉新的一页。
(文中照片由作者摄影)
作者简介:夏子媛,笔名柳夏。籍贯江苏宜兴,196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本科学历,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煤集团摄影家协会红外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公安厅老干部书画摄影协会副会长,《中华文学》签约作家。2019年出版个人图文集《且容我思》。现任湖北省老年大学摄影教师,武昌区老年大学手机摄影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