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长城之--罗文峪

罗文峪长城位于河北遵化与兴隆的交接处,西边是清东陵和下关长城(今只剩少许边墙),东面是洪山口长城。传说隋朝大将罗文曾驻守于此故而得名。罗文峪历来就是兵家之地,明末皇太极曾带清兵由此攻入关内,人马直抵北京城下。明大将袁崇焕从山海关驰援回兵才退去了围城之敌。而就在七十余年前,罗文峪长城还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军队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事迹。

日本帝国主义于1931年策划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32年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对东北全境的占领,建立了伪满洲国。1933年初,日军迅速占领了热河首府承德,紧接着,日军以关东军为主力,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古北口,长达数百公里的长城沿线各关口发起了进攻。中国军队凭借长城进行了英勇抵抗,进行了著名的山海关,冷口,喜峰口,罗文峪,古北口等战斗。这一段战事史称“长城抗战”。1933年3月中旬,侵华日军从承德方向联合蒙、鲜伪军,调集总计兵力万余人,向长城罗文峪口挺进。罗文峪血战三日,国军29军官兵以伤亡1700余人的代价,歼敌3000多人,大大挫伤了日伪军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步步进逼的嚣张气焰。至此日军在罗文峪方向再无进攻能力,不得不败兵撤退。

今天的罗文峪,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和安详。这是一个晴朗的夏日,我来到罗文峪口。正关口处是一个村子,已经看不出任何关城的痕迹。长城下有一停车场,这里有开往遵化城的1路车。年轻的看车人难以理解我为什么驱车300里来到这里,就为了这一段残破的长城。的确,这段长城太残破了。从关口向东望去,两道长城伸向山顶,其中内道边还能见到砖砌的垛口。而外道边已经完全塌毁了。山坡上只有一座残破的空心敌楼,其余的五,六座敌楼,要么只剩下底座,要么已经塌成一个土堆。向东北方向翻越一个山头之后,有一个只有一个墙柱和一个只余一面墙的两个敌楼。接下来一个爬升,到达一个制高点,山头上有一座敌楼的石基。长城从这里略转为正东向,山脊上有两座相距很近,保存完好的四眼空心楼。这里便是被称为秋科峪长城的段落了。继续向东,长城一路下山,被一条高速公路截断了。公路东面的山顶上有一石礅。由于人迹罕至,路途愈发艰难,我便知难而退了。

漫步于寂静无人的残长城之上,我耳畔仿佛响起了当年震彻山谷的怒吼,枪炮声中,硝烟弥漫,成就着一个民族的不屈和图强。记住长城,记住罗文峪。谨以此文向在长城抗战中保家卫国的壮士们致敬!

“喜庆乔迁又自伤,辞亲路似九回肠。罗文峪口停车望,从此家乡是故乡”。在登山路口的当代诗人刘章的诗碑,“乔迁过罗文峪口”。

罗文峪口的敌楼

难得的双向垛口城墙

加强防御的双线长城,图中本应能见到至少三座敌楼,现在都已踪迹皆无,只有走到近前,仔细辨认,方可找到少许痕迹。山下便是罗文峪村。

砖砌墩台的遗迹。从网上查到,罗文峪至秋科峪段长城本应有十四座敌楼,基本上都在过去几十年中拆毁了。着实可惜。

远望罗文峪西山的长城。边墙在茂密的植被中若隐若现。两个山顶上均可见敌台的遗迹。

敌台残迹。这里长城城墙依着山崖修在外侧,而敌台建在墙内山顶高处。

只余一墙柱的敌楼

单面墙敌楼

长城姊妹楼

高速公路截断了长城

离开罗文峪后,我又来到了东面40多公里处的潘家口水库。由于天色已晚,没有进入水库景区去探访已经部分没入水中的喜峰口长城

抵罗文峪口,攀爬明长城;跨界入承德,吃小米饭,品栗蘑香,咬山丘子馅儿大包子;游兴隆,看山看水,抓鱼摸虾捡石头;访双石井酒厂,尝酒封坛不虚行。

罗文峪,又称罗文峪口,是万里长城上蓟镇长城段的一处重要关隘。位于河北省遵化市侯家寨乡罗文峪村。

罗文峪关,明洪武间(1368—1398年)建。罗文峪关口狭窄,宽度只有4米左右,易守难攻。 关城紧挨着长城城墙,现仅存西墙遗迹。关城附近的长城保存完好。在关口处有长城主城墙和支墙形成的套城。这段长城除中间有322米长的砖墙外,其余均为石墙,部分地段的城墙外侧有箭孔和瞭望孔。河口西侧有一段保存较好的石砌防护坡,即长城支墙,墙宽1.4米,高4.4米,距主城30米,长约30米。

罗文峪长城位置示意图

1901年拍摄的罗文峪长城关口,现在关口及右侧城墙和5眼敌楼都已荡然无存了。(图片引自遵化党史网)

相传,隋朝在这里初建关寨时,曾由一位叫罗文的武将镇守,遂将此关命名为罗文峪关。据《四镇三关志》记载:罗文峪关,明洪武建。 驻扎官军304员,军器320件。关城随山势而筑,周长约1000米,墙高5米,底宽近3米,上宽2.5米。有南门和北门,北门即建在长城上,门上用多层拱砖砌成。除南门附近城墙由青砖砌成外,城东、南、西三面的其它部分皆由桌面大的巨石砌成。罗文峪关口西侧陡直,东侧虽相对平缓,但筑有南北环状城墙,形成双重护卫之态,是有名的长城主城墙和支墙形成的套城。据传,以前两道城墙之间是“鹿园”,给皇上养鹿的地方。

罗文峪长城守卫战:1933年的3月,侵华日军在喜峰口战役中遭到国民党29军将士抵抗,惨败而归。日军遂改变进攻策略,由中路攻击罗文峪、龙井关等关口,设在遵化城内以宋哲元将军为首的二十九军抗战指挥部发出紧急命令,由134师师长刘汝明指挥,投入总兵力6000余人在罗文峪口与日军两个联队和部分满鲜伪军万余人血战3天3夜,完全打退了飞机、坦克和骑兵配合下日军的进攻,累计杀敌3000余人,大大挫伤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后因国民政府与日军签订塘沽协定,29军奉命撤离罗文峪长城一线,长城沿线相继失守,侵华日军随即占领了冀东地区。

此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光辉一页,装备简陋以大刀与凶残日军近身肉搏的场面和精神从此名扬天下,大刀进行曲的创作构思也有受此启迪之意。

此地土质疏松,砾砂混于岩土,攀爬异常光滑,虽然不高,却很陡峭,注意一定要穿防滑登山鞋。

老梨树盘根错节。

这大石头当年是怎么运上来的呀!

长城砖

砖是明代修建长城所用的主要建筑材料。长城砖均为青灰色,沙泥质。由于各窑口土质不同,个别砖含杂质量较大。长城砖按其形制和用途可分为长砖、方砖、垛口砖、望孔砖、射孔砖、旗杆砖以及城墙上截断流水使其排出墙体的流水砖槽,而在长砖和方砖中又有带文字砖和无文字砖两类。下面一一介绍。

长砖:这类砖是城墙及其附属建筑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个别砖内含大粒粗砂。正面较光滑,反面粗糙。尺寸绝大多数为长37厘米、宽15厘米、厚9厘米。在迁西县大岭寨砖窑内发现的烧好未用的长砖,尺寸为长41厘米、宽20厘米、厚10厘米。在迁安县白羊峪附近的一座谎城,其城门砖也属长砖,尺寸为长47厘米、宽21厘米,厚12厘米。

方砖:质地同上,长宽37厘米,厚9厘米。方砖大多用于城墙顶部的水漫铺地,有些敌台内部基座表面也用方砖铺地,如迁安县徐流口1号敌台内就是方砖。

垛口砖:可分为垛砖及垛顶砖两种。垒砌垛部的砖一般为一侧呈三角形,一侧为长方形,三角形的一侧位于垛口处,使垛口形成抹角以扩大视野,而不是方形的垛口,这类砖宽度为墙宽,约49厘米。因为垒筑的需要,墙体必须压缝,所以又烧制出将垛砖纵向一分为二的青砖,宽度为整块垛砖的一半。垛顶砖两侧呈坡形,中部成脊,表面光滑,底面粗糙,横断面呈三角形。但也有的垛顶砖其两侧三角形状并不相同,一端角度较大,一端则呈锐角。尺寸为边长21厘米,脊长37厘米,角度较大的三角面三边尺寸为25厘米、36厘米、16厘米,锐角三角面两边尺寸为28厘米、27厘米。

望孔砖:方形,中部有一近圆形的穿孔,表面光滑并饰凸形卷草纹,背面无纹饰且粗糙,泥质,青灰色,质地坚硬。长宽20厘米,厚9厘米,中孔直径15厘米。

射孔砖:预制,大体为方形,但在中部至底部为一穿孔,孔的上半部拱形,下半部长方形。泥质,青灰色。有些射孔砖在表面模印凸形卷草花纹。长宽25厘米,厚9厘米。孔高16厘米,宽9厘米。但个别地段城墙很多射孔是垒筑城墙时预留下的方形孔,只在射孔上面的长砖上磨制出花纹,形成颇具特色的砖形。这类射孔砖基本为长方形,与普通长砖尺寸基本相同。

旗杆砖:同旗杆石一样置于垛口处,起垛口基石的作用,形状也大体相同。在唐山境内长城调查中,仅在迁安县小官北段的长城城墙上发现过旗杆砖,而且所有的旗杆砖均在内侧城墙上,是与长城砖同样烧制的。总体为长方形,砖正面两侧呈坡形,中间成一脊,两侧凹进成三角形垒砌在墙体上。总长80厘米,宽44厘米,中孔直径5厘米,深2.5厘米。

流水槽用砖:包砖城墙大约隔23米设置一处排水孔,使城墙表面的水能排出墙体,这就需要在城墙水漫上垒砌一排高于水漫的挡水设施,使水在此处顺沟槽流向排水孔,排水孔处设吐水石槽。这挡水设施就是用长方形青砖横向侧砌于水漫之上,凸出表面的部分将方棱磨制成圆形。

单字砖:在文字砖里占大多数。在砖的平面印有“左”、“中”或“右”一个字,均为阳文,楷书,大多字外无边框,字体印于砖平面中间。但在遵化境内城墙上发现带有边框的“中”字砖,且字体较大,同为阳文楷书,印在砖的平面但稍靠一侧。

两字砖:目前发现的有“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五种。在迁西县大岭寨砖窑出土了一批烧制完成却未使用的“左三”长城砖。左三砖主要有四种类型:一,阴刻“左三”两字,楷书,字体小,字外有边框,印在砖的侧面;二,阴刻“左三”两字,楷书,字体较大,字外无边框,印在砖的平面;三,阳文“左三”两字,楷书,字体较大,无边框,印在砖的平面;四,在砖的侧面及平面均有“左三”两字。同在大岭寨村还发现“左一”、“左二”、“右一”及“右二”几类长城砖,现砌筑在村民房屋上。均为阴刻楷书,字体小且字外带有边框,与“左三”砖风格完全一致。

此处长城砖也与众不同,青灰色的砖混有白色砂砾,一看便是就地取材。

下面这两张照片,是威廉·盖洛和威廉·林赛,分别于1908年和1987年在河北遵化罗文峪拍下的,红圈是柱础石发现地点。

下次再去一定要找找这块柱础石。

一路上披荆斩棘,终于明白“爬”山怎么来的,还是手脚并用来的踏实。

发现几种植物

绣线菊:抗寒抗旱,花语是祈福、努力。传说中的神圣草药,控油祛痘。

木蓝:能提取蓝色的染料,还能入药,花语:高尚的灵魂。

荆条:叶根茎都可入药,天然的绿色屏障,别看叶子只有几片,根足有几米长,而且根须密布,荒野中的隐士,深藏不露,不可貌相。

因5月18日是结婚纪念日,我们挖了两棵荆条做纪念,回去先养根,再入盆,老根老干很有味道,不错的盆景,关键寓意好:廉颇之担当,相如之胸怀!

虽然切了不少根须,还是活了下来,生命力如此顽强,亦如长城。

长城人家

兴隆石

我喜欢承德兴隆,山奇水秀,特别是奇石多,只是块头太大,一般人拿不走,所以我们才能欣赏到吧!我之爱石,其形、其纹、其色,不论其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碧绿飘粉的水彩画。

像不像夸父逐日?

竖过来纹路似北京人。

缩头养神的小鸟。

眼睛长头顶上的鱼

大茶台镶嵌着小茶壶,亦像努力向上的攀登者。

(0)

相关推荐

  • 万里长城最精华的部分—承德金山岭长城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境内,与北京市密云区相邻,距北京市市区130公里. 金山岭长城西起历史上著名的关口古北口,东至高耸入云的望京楼,全长10.5公里,沿线设有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燧3座 ...

  • 金山岭长城马拉松

    周四小青说她家里的报了个北京的登山赛有事不能去了,报名城费都交过了,没人去可惜了,问我去不去,我以为是邓哥去年跑过的那个50公里山地越野呢,正好周六周日两天没事,就决定去试试,为沂山的比赛找找感觉.请 ...

  • 西沟长城锥子山 ——记清明辽西行走之旅(二)

    在阴沉的天幕下,在苍茫的峻岭间,山脊上隐隐约约弯弯曲曲伸展向远方的石墙就是号称存世于今的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建筑工程--中国万里长城.这是位于辽宁省西部绥中县的明长城遗迹,是保存较好的长城主干线,也是我 ...

  • 岳树林|我的长城故事

    岁月留痕  摄影:岳树林 2005年退居二线以后,我成了潇洒的自由散仙,背着照相机旅游,想走就走,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我曾走过祖国很多大江大河,也曾游过许多名山大川,然而给我留下故事最多的还是游览家乡的 ...

  • 【北京】长城脚下长峪城(上)

                                                                                                pingpu

  • 【北京】长城脚下长峪城(下)

                                                                                            pingpu

  • 看长城||旺泉峪为何未设关口——再走旺泉峪的感受与新的发现

    10月7日,早上五点多下了火车,联系已经在京的老同学任海峰,再走一下旺泉段长城. 这段长城,之前已经走过两次.第一次是2019年1月31日的独行,参见<龙飞蝶舞奔云岭,此地空余秦皇名--旺泉峪耷 ...

  • 探寻遵化历史上的天桥峪

    作者:王亭贯 感谢:肖宝忠.王力.李秀安等提供帮助 天桥峪的奇石两山夹涧,山腰横出,有跨涧之势 天桥峪,在遵化常各庄村.玉田尚庄村和玉田黄家山村之间,海拔251米.遵化县志记载:天桥峪两山夹涧,山腰横 ...

  • 航拍北京密云牛盆峪村长城敌楼

    航拍北京密云牛盆峪村长城敌楼

  • 1972年河北遵化沙石峪的影像。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夺高产

    1972年河北遵化沙石峪的影像。 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夺高产

  • 北京怀柔:鹞子峪长城

    北京及周边的长城-北京怀柔-鹞子峪 20150606 公交路线  怀柔H14-鹞子峪-原路回 合成轨迹 分

  • “四古”成趣的北京西水峪段长城

     水长城景观. 水长城景区全景. 在京郊怀柔区的九渡河镇,有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西水峪.它西与延庆毗邻.南与昌平接壤,因这里开发了水长城旅游景区而名声远扬.如今,这里融青山.碧水.长城.古树为一体, ...

  • 北京怀柔:走旺泉峪长城

    街上的海棠花已经绽放,山里的山桃花已经进入尾声.清明放假,费尽了周折才登上了旺泉峪长城,看到了这个春天最后的山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