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一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就跳出来护孙子,这是不惯坏不罢休吗
平时总会遇到一些宝妈抱怨,自家的老人在没孩子的时候嘴上说得好好的,真有了孩子一个个都避之不及,一点都不愿意帮一把。
老人帮忙带孩子,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对于妈妈来说,老人不愿出手帮忙是一种烦恼,在育儿方面老人插手太多,又是另一种烦心。
宝妈的困扰:一管教孩子,爷爷奶奶就跳出来护孙子
小宁的儿子刚刚上了一年级,在幼儿园时每天就是吃吃玩玩,突然戴上了“紧箍咒”,当然十分不适应。开始几天还能按时完成作业,上学的新鲜劲儿一过,就开始想耍赖了。
小宁早就发现了儿子有点不耐烦,每天放学总吵着回家要先看动画片。是小朋友都要熬过这一关,因此,她对孩子的要求一直都很严格,一直都没有松过口。
这天儿子又开始闹着要看电视,小宁正忙着做饭,于是训斥了他几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儿子本来就不爱写作业,如今更是有了借口,直接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起来。
小宁有心想要板板他这个坏毛病,一旁的爷爷却不乐意了,不仅把小孙子扶起来哄好,还转身就去打开了电视,调到了动画频道。
好不容易让儿子认识到写作业的必要性,就这么被爷爷给打断了,小宁思忖着用词,和公公沟通着,不能什么都依着孩子。谁知公公把脖子一梗:“先看会儿动画片怎么了?又没说不写。”
小宁顿时血气上涌:“爸你怎么能这么没有底线地顺着孩子呢?这不是不把她惯坏了不罢休吗?”可她却又不敢真的和公公说狠话,把她气得眼泪都流下来了。
任凭老辈人惯孩子,妈妈再“扮黑脸”都没用
“穿尿不湿没有开裆裤透气”,“孩子不吃盐就没有力气”,“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些都是许多老人的至理名言。
有时候明明知道公公婆婆的做法是错的,但是做妈妈的只能眼看着孩子服从于婆婆的管教。没办法,谁让咱们是做儿媳妇的呢?
可是这类生活细节只要自己多注意一些,并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伤害,但若是在思想教育上出了差错,对孩子的影响就不是生场小病,受点小伤这么简单了。
幼儿时期正是孩子逐渐形成各种观念的关键时候,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一个乖孩子很可能变成一个“熊孩子”。
而对孩子过度溺爱,“隔辈亲”严重,却是爷爷奶奶的通病,一起生活的老人家往往是妈妈教育孩子道路上的“绊脚石”。
如果任凭老辈人惯孩子,妈妈再“扮黑脸”都不管用,在孩子面前也无法建立威信。
儿媳的身份着实敏感,不小心就会得罪老人。在孝顺父母与管教孩子之间,年轻妈妈往往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避免乖孩子变“熊孩子”,一开始就要做到三点
想要更好地履行教育孩子的职能,又不愿因此与老人发生冲突,不得不说,做妈妈实在是太难了。
可孩子在一天天长大,如果每一次妈妈都争一只闭一只眼,到最后总会大人猛然发现,面对孩子已经束手无策。
为了防止孩子形成不服管的状态,从一开始妈妈就要采取一些措施和长辈良好沟通。
1. 提前约法三章
日常生活中,妈妈与老人容易发生冲突的部分,不外乎是孩子的生活习惯、行为、学习等方面。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不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难免有分歧。
妈妈可以提前和老人约好,各自负责哪些部分,其他人负责的部分轻易不要插手,将各自职能固定下来,提前约法三章并严格执行。
2. 争取到孩子爸爸支持
在电视剧《安家》中,海清饰演的宫蓓蓓就面临着老人过度干涉的苦恼,不同的是,她还要面对来自丈夫的不理解。
公婆依着孩子的性子,一边看电视,一边给孩子喂饭,当宫蓓蓓和公婆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冲突时,老公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宫蓓蓓提出质疑:“本来爷爷奶奶带的挺好的,你一插手全乱了。”
如果我们也有这样一个拎不清的老公,育儿道路会更加艰难。因此我们一定要获得老公的支持和理解,有这样一个中间人负责居中调停,和老人沟通也会更加方便。
3. 与老人避免正面冲突
有的时候尽管我们明明知道老人做错了,但是还是要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尤其是有必要向老人解释时,一定要避开孩子。
避免老人因为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而气急败坏,最后上升到态度问题,更加剪不断理还乱。不论是教育孩子还是和老人沟通,都不能过于强硬,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毕竟“家和万事兴”。
我是糖果妈妈,一个学习成长型宝妈,专注孕产和育儿,想要轻松养娃别忘了关注,糖果妈妈团队将为您的育儿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