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公共视野的暗角 | 龚道权

公共视野的暗角

——代际和谐孕育社会动能启示录

文|龚道权

网络时代,开启了跨时空交流新纪元。便捷的通道,本该念家心切的子女,笔者惊奇地发现,微信群也好、朋友圈也罢,父母子女交流互动频率极低,此种异常也得到了多位家长的印证。今年全国两会第一天,一份民进中央递交的提案显示:68%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感到焦虑。还有各类媒体披露,多少花季少年成了“问题少年”,异常、极端事件频发,无不反复刺痛我们的神经。种种迹象表明,因为代际关系变异,和谐社会似乎出现了某种不和谐音符。

网络来袭之前,我们对家书家训充满了温馨美好回忆。《诸葛亮诫子书》、《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等,还有一代廉吏包公也将家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立于堂屋东壁昭示后人……这些俯拾即是而又饱含修身立志的家教范本,维系的何止是家族繁盛,一代一代积淀而成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动能,硬是助推民族前行几百上千年。

记忆中,我们这一代也深受父母影响,除了言传身教,更因为那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家书。母亲不会写信,家书中就与父亲开怀畅谈,信中蕴含的告诫和激励,至今言犹在耳。那年月的我们都不宽裕,8分钱一张邮票也要精打细算。既因为父子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还为了让8分钱物有所值,我们都以不超重为限,尽量把一封信写出两封、三封的效果来。如今时过境迁,儿女们早已不知家书为何物,他们不曾到过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对不劳而获感到天经地义,甚至烦透了父母的唠叨。网络游戏就为他们量身定做,“来玩就送首充”,一点小恩小惠,虚拟的世界里,竟然忘了今夕何夕。

“家兄酷似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一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把人自然带到一种彼此情牵,无声胜有声的亲情意境。今天的父母子女,还是那对“沉默寡言人”,同样的亲情意境,却酿成隔膜的一代。前辈们的过往,后辈知之甚少,“想当初”已经成为一句枯燥的说辞,早已激不起孩子的共鸣,因为“时代不同了”。记得一位同事的孩子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家长问起有何感想,哪知孩子淡淡的说:排几十分钟的队,两三分钟参观,没啥意思。孩子的回答并无太多异议,既有孩子气也有代表性。揪心的是,一代伟人,一位真正的世间英豪,在孩子眼中却远不及钢铁侠、斯巴达等网络英雄带来的震撼和神往。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太快”,崔健的一句歌词似乎让我们更加明白,瞬息万变、热闹非凡的世界,也许是一个经不住推敲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只顾跟风跑,却忘了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孩子需要兄弟姊妹的陪伴,也需要嬉戏打闹的玩伴。天性和童真自然释放,孩子才更像孩子,更具可塑性,代际和谐也就有了源头活水。今天的孩子,普遍缺少劳动锻炼,又沉迷网络,他们奉行“朋克养生”——一边作死一边自救的养生方式。虽然90后处在身体最好的黄金时段,但健康危机已经提前到来。某医药健康频道组织的调查显示:90后中,63%的用户咨询脱发,48%的用户咨询肠胃健康。还有大批近视、失眠、抑郁、肥胖的亚健康群体,他们正以大幅度的另类“优势”超越筋骨硬朗的父辈祖辈。健康预警,又让“代际和谐”平添了一个负面版本。

取材于现实生活的贺岁短片《啥是佩奇》,让人捧腹也让人心酸。孙子回家过年,找爷爷要一个佩奇,一头雾水的爷爷,念孙心切,还是用鼓风机制作了一个孙子也看不懂的佩奇……社会一直关注留守儿童的窘境,其实,留守的爷爷奶奶们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学者梁鸿在演讲中疾呼: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遗忘的断裂时代!“城市—乡村”、“家庭—学校”双重断裂背景下,政策激励人口不升反降,堪称奇葩的社会心理学者掷地有声、发自肺腑的呐喊,似乎为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某种症结。回想几十年前,计划生育还是一项坚不可摧的“国策”,转眼间生孩子又逆袭成了“国家的事”。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到2018年全国竟然出现了首次人口负增长,甚至还有数据表明,2018年是自清朝中叶以来出生人数最少的年份。如此看来,独生子女时代还将持续。也就从那个“少生优生,利国利民”的独生子女时代开始,父母无底线骄纵,子女非理性叛逆,青葱少年不再拥有“诗和远方”。

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生活理念、生命真谛的认知不断更新,在重塑我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生育意愿低下还有更为直接的诱因——“生孩子易,带孩子难”这一现实魔咒让众多家庭知难而退。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生活成本持续上升,父母特别是母亲,在孩子与工作之间很难兼顾,不生、不再生,甚至不婚,都会成为当代家庭或新生代的可能选项。无奈担起陪护重任的爷爷奶奶们,从一开始就力不从心。其实,生孩子不过为眼前事功,多子多福也未必不是一种精神自慰。在父母缺位、隔代陪护、缺少玩伴,以及网络洪流促成的“断裂时代”里,如何维系代际不再断裂,重构家庭、学校、社会良性“铁三角”,无疑具有非凡的意义。

一切为了孩子,中国的家长堪称最为尽责的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只知毕生茫然的付出,省吃俭用也要将孩子送到所谓的名校,动辄即拿考试成绩和人家的孩子攀比。事实上,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孩子洞若观火。独立的人格,包容的情怀,善良的品行,意志的磨砺,这些受用一生的品格和操守无不源自家庭,根植于幼小的心灵。古语云: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以感恩尽孝的视角,古人自有他们的智慧;从孩子成长的角度,似乎更应该反而言之:天下无不是的孩子。童心无邪,一张白纸,能够画出怎样的图画,父母才是主笔。最近读到一则微信朋友圈——最失败的教育:孩子不努力,爸爸不出力,妈妈用蛮力。真真切切,最失败的教育就蔓延在众多三口之家。至此笔者不禁要问,“无不是的”到底是父母还是孩子?现实的情形,也许都不是。

亲情,永远是代际关系的粘合剂;父母,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启明星。孟母三迁,迁出一代“亚圣”,岳母刺字,刺出一代“战圣”。“文如流水,语似冬阳”的已故台湾作家,林清玄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的父母都是种田的农民,一生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他们。民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军人物,胡适也在《我的母亲》中回忆:那一夜她把我叫醒,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唐宋八大散文家”中有“三苏”,深得后人“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高度赞誉。汉魏时期也有“三曹”,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不同凡响,建安文学就在父子三人的开创和引领之下熠熠生辉。民国时期被誉为“清华四导师”的赵元任,不仅自身是多领域学界泰斗,四位女儿也是国内外科学界、教育界的翘楚。近代著名教育家张骥牅也有四女,因为才貌双全,人称九如巷“张家四才女”……

术业有专攻的“父子兵”、“姊妹花”多见于各个历史时期,或者心性沉稳的国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家风传承。优良家风,在社会得以无限放大,就会孕育出巨大动能。学术领域,行业圈内,要做到极致,无不是一个持续累积、不断创新的过程。前辈筑台奠基,后辈乘势而上。同族几代,相互感召,薪火相传,一起奔向学业或行业巅峰,随之释放出来的强大动能,必将转化成社会乃至人类的福祉。

规模办校、大学扩招,一派繁荣的现代教育,如果拿文凭说话,注定稳居世界前列;如果以大学生数量为据,也足以冠盖古今。中国的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发人深省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为一团迷雾。三代产生一个贵族,杰出人才的产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代杂文家阮直有一句名言:鸡蛋一样圆滑的头颅是长不出绅士犄角的。无数才华横溢的学子,为了一份理想的薪水,为了趁早营造完美人设,大多见好就收,向学业巅峰奔去者寥寥。郑守仁、丘成桐、钱七虎、吴孟超、黄大年、南仁东……他们是当代中国的杰出人才,他们以“忠孝不能两全”的超大格局,毕生与时间赛跑。黄大年生前有一句话让人动容:我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只有国家利益。钱七虎院士在央视某栏目面对现场听众含泪表示,此生最大遗憾是“尽孝不够”。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杰出人才最大的不同,就是既知父母心,又怀报国情。

在功利心有余、家国情怀缺乏的现实世界里,学科常有热门、冷门之分,学生有学霸、学渣之别。孩子的内心世界、兴趣爱好、个体差异等等,很少有人顾及。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应试教育作祟,北大高材生“弑母案”正在挑战大众心理极限。“野蛮生长”、“畸形成长”过程中,多少天之骄子莫名隐退。他们面对考试,是天才、是神童,面对生活,是笨蛋、是弱智。从他们的从业取向来看,父母是医生的,孩子不爱当医生,父母是老师的,孩子厌倦当老师,父母经营传统美食的,孩子避之唯恐不及……他们凭一时性起,跟风赶潮,挑肥拣瘦。生存智慧的背后,人人皆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从此,学界少有“一门三杰”,世间再无“百年老店”。

代际之间,谁都做不到真正完美。孩子听话与叛逆,“龙生龙、凤生凤”的简单世袭,都不是代际和谐的真正内涵。只有普世精神代代相传,核心价值牢牢坚守,一代一代日见其昌,家国才有望行稳致远。而今街谈巷议皆教育,吐尽苦水皆孩子,其实都是一种情绪宣泄,并非公共视野关注的结果。

当一切皆为常态,当家庭、孩子、学校各有其难,所有的怨尤都不过为“马后炮”。社会呼唤精细化管理,“半罐子”人才早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挽大厦于将倾”,我们应该多一些思考和探索,让家事成为国事。从顶层设计开始,为家庭教育释疑解惑,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建桥铺路,再现“天地之间尽山人”的智慧美好时代。当1+1>2的社会动能得以完美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民族伟大复兴才会如期而至。

【作者简介】龚道权,微信名:唯二,湖南澧县人,1968年出生,湘潭大学毕业后,多在县城宣传文化部门供职,现为政协机关干部。本人崇尚宁静淡泊,对澧州本土文化,社会文化现象略有思考和关注,散文随笔常见于地方和国家多家媒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