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回家前,儿子帮我在网上订好了车票,准备好充电器,身份证路上使用,受疫情影响,地铁上需戴上口罩才能乘车。火车的速度果然神速省心省事,早上六点到了市里,回到镇上刚好十点!正赶上赶场,看地面昨天刚下过雨,一洗天晴,何其美好的感觉。平素的家乡显得冷清,阳光的温暖漂浮在街道上,有点燥热,稻禾葱茏,雨水丰沛,葵花向阳,桂花怒放,庄稼碧绿。花草茂盛,清新芬芳。行人步履匆匆,商铺里放着柔美的音乐,乡亲们勤勉地支持着各自的日子,市场里商贩正忙着安营扎寨。家乡当年可是鱼米之乡,人们过着春耕,秋收,冬藏的日子,只是改革开放后,大多青壮年退耕还林去大城市打拼。过年的时候才有难得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消费强劲的节日景象。在市场路口,一位摩的司机主动问我是不是回家?有点面熟,但也叫不出尊姓名谁,好吧!买点水和水果向家乡方向飞驰而去。摩的司机十分识趣,不主动说话,问他在家出租生意可好?他说业余跑下,只要勤快吃饭没问题,不知不觉到家了。把车停在自家院坪里。我正在寻找锁匙,他满有兴趣的到处看看,说,老板,你这地方不错,宽屋大院,车库齐全。前面小溪流水潺潺,后山竹林丰美翠绿,左边秀木挺拔,右边伴邻相依,左右互补,对面视野开阔,山峰俊美,是块风水宝地!“说得这么好!承你贵人吉言,你很会做生意,能说会道,我要向你学习”。他顿时眉开眼笑,接过车资,启动摩的翩翩远去,找下一单生意去了。俗花说,风水养人,人又何尝不养风水?打开大门和窗户,吐故纳新,凉风阵阵弥漫整个客厅,胜似中央空调,家乡的空气新鲜,云淡风轻,气候冬暖夏凉,舒服宜人。稍息片刻,烧点火纸给家神请安行礼!
邻居们看到我回来了,不约而同来了。问问近况,聊聊家常,在家的亲邻过得悠闲自在,丰衣足食,堂哥中午请我去吃午饭,有腊肉大肠,猪耳朵,难得的美味佳肴。聊了会一同去到他家。堂哥家养了三只大狗看家护院,正在例队欢迎,“汪汪”高歌。主人指令收声,便默默无言,摇尾带路温顺护主。院子里新洗的衣服散发着洗衣粉的清香,花花绿绿在风里飘舞。堂嫂能干贤惠,清清爽爽,持家有道,小孙女十分粘人可爱,正在厨房忙活。打个招呼后,兄弟半年多没见,继续闲聊,听到那轻快的锅铲声,闻到饭菜满院飘香,约摸一个小时,几道劲健耐嚼,香气犀利的家常腊味端上餐桌,堂嫂精明能干一向是名不虚传。去院子士多店买点生活用品,见了熟人寒喧一会,土多店是院子里的新闻和娱乐休闲中心,这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毗邻小学,聆听童声,面向大塘,风生水起,是交通咽喉,进出万塘之要塞,相当于马六甲海峡。麻将,字牌都没闲着。大塘水满鱼肥,水波拍岸依旧,蜻蜓频频点水,紫燕凌空低飞。农村新居接云迎霞,邻家蔬果藤椒爬满旮旯篱笆,村居环境洁净亮丽。感谢多年来村干部团队的不懈努力和党的精准扶贫优惠政策。他们实干勤奋的生活状态深深地感染了我。我突然对告老还乡,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莫名向往起来。平时留守在家的人倚着路边栏栅,对邻居行人自带二维码分类招呼,牌友兴趣相投,呼朋引伴,不亦乐乎。闲看大塘细浪静水,欣赏对岸的田园美景,青山白云,各自黑白,聊着村里城外的家国新闻,闲情自在。农闲时妈妈们的舞蹈更是让人流连沉醉。今年陇田大都承包,田地荒废很少,一片淡黄青绿,恢复了年少时农村丰收的景象和记忆。
顺道去看望红娘奶奶,正在自家院子里闭目养神,也许正在回忆改造山河,建设祖国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年届九旬,耳聪目明。满口感谢党恩,让她散步有好路,衣食无忧愁。真正好世界好政策,在平凡的时光里心怀甜蜜,满足而欢心。在院子走走,后花园杂草有一个人高,清新芬芳,蒹葭疯长,满园亢奋。百草都是中药材,可惜老祖宗的智慧失传了。俗话说,听曲解忧,看花解愁。花草怡人放氧,为平凡的生活增添一份持久的芬芳和色彩!随它去吧!山边的泉井也荒废多年,坎上的藤蔓虬枝苍老,蝉声喧嚣,井边只有邻居兼善爷爷留下冲碾农作物的古老石器依然寂寞守候。扶贫返修的水渠蜿蜒穿过半坡上的竹林,阳光通透,惊鸿照影。邻居爷爷生前是一位私塾教书先生,现今他的房舍已拆除,轮廓依稀可见。土墙石脚中只留下不老的时光。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犹记那时英气年少,七八十年代,风起雪飞,异常寒冷,冬天没寄宿的晚上老人总要我陪他暖脚,让我学对联平仄,押韵对仗,学作文,练书法,写对联倒一点白酒释稀墨汁便会让字迹圆润,饱满,芳香,持久。给他念远方亲友的飞鸿书信,抄写诉状书笺。聆听他入耳进怀的教诲。偶尔感觉有点朦胧的兴趣。无奈我悟性,聪慧不够,年少贪玩收不了乱心,因此少有长进。那时我喜欢看《红楼梦》,他说你这个年纪不合适,红楼人情世故太复杂,爱情故事太凄美,全是风花雪月的故事,后来年岁渐长,才知道还真是有道理。
今天触景生情,也算缅怀祖辈,表达怀思之情,平时少有闲心念想一位故人。
仿佛闻到三十年前的墨香和阳光的味道,仿佛看到摇曳的煤油灯光下满屋的欢乐和知足的笑脸,仿佛听到那迎风的笑声萦绕在耳畔,久久回荡!
记忆中夏日漫长的午后,阁楼上总会有悠悠的读书声飘过窗格,神彩飞动,不紧不慢,韵味绵长,他总是乐不可支。在自已的爱好中寻找热情。如今竹林里侯鸟的喧哗代替了老人的读书声!他与人交谈时,手中拿着一本线装竖格式发黄的诗集古书,侃侃而谈,他钟意参加老年会和县诗书社,笔耕不掇。相当现在文艺微信群的味道,常和我津津乐道。晚年为家族修谱搜集资料,取名,司仪,贡献智慧。发挥余热。也和我谈家族先祖如何尚勤尚俭尚诚,如今家族壮大,开枝散叶,人才辈出,后继有人,说我曾祖父是位饱学之土,闻名乡俚,备受敬仰,以及白果树来历和许多风雅韵事。爷孙俩已是莫逆之交,老人百年,我去了外地,寻找诗和远方,那时通信不便,未能送别。所有藏书,手迹付诸东流,遗憾颇多,被他的学生全部取走或化作尘埃回归天国。老人育有五朵金花,女儿们各有家室,晚年生活不便,轮流照料,显得孤单寂寞。诗词歌赋,满腹经纶,亦无人传承,饱览诗书雅性,但见无奈红尘。人生真的没有解药。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我们也尽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照应,他家有客人光临,厨房总有家父忙碌的身影。犹记有次和我母亲为鸡毛蒜皮小事声振屋瓦,但事过言和,从不说过头话,也不心生怨恨。因此,母亲背后说他是书呆子。年纪大了我懂了,那是孤独,渴望关注的表现。用时髦的说法刷刷存在感。人生就象在世上修行,不论你荣华富贵还是饱读诗书,多少都会有点抱憾归根。也许这就是宿命吧!愿他在天国纵横天下,施展抱负才华。拾台阶而上,去老哥家看了一下,地势较高,居高临下,托坑冲修路之便利,水泥路直达阶基。当年建这栋旧居我刚二十岁,如今,鸟铳换了大炮焕然一新,那时候兄弟俩正风华正茂,是井水挑不干,力气用不尽的年纪,所有沙石材料都是我和哥、老妹用肩膀从河边挑回来,想想都热血沸腾,现在我侄子和儿子们会相信么?
盖这房的时候,学校已通路了,我问老妈怎么不建到学校边去,兑宅基地不难,老妈说,在这里多好,路迟早会通过来,你俩兄弟老年了有个伴,吹吹牛皮,叙叙往事,喝喝小酒多方便,我和你爸上你们家也挪步快到,几多舒服自在?几十年过去了,方懂得母亲的高瞻远瞩,年少的我哪有如此谋略和老道。人生每到一个阶段,我都会去回顾,不仅仅是自已的人生,还有父亲母亲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知道那个时代父母的辛劳,心存感恩,启发教育子女晚辈。每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让努力成为习惯,这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父辈永不言败,绝地奋争的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了我们奋发的基因,铭记怀念。用一辈子也读不完父亲母亲。水库水浑浊,鱼虾逐年减产,小时候,这里是我和发小们难得的天堂,放牛,游泳,打架追逐,是和青春缠绵不舍的乐园。夜幕降临,斜阳桔黄,映照在农田稻穗上,熠熠生辉,对面山峦起伏,山川依旧,树木枯荣自如,在傍晚的星空下轮廓分明,静静地躺着,坚守着千年的执着和淡定。太阳能路灯陆续开启,乡村蛙声此起彼伏,风清月白,月隐云移。日子就这样平平常常,实实在在过着,藏着苦乐,揣着梦想期待。日复一日的琐事,也有着平凡生活的乐趣,我感觉回家是补给,是温暖的旅程。(2020,8月)
作者简介:刘利云,微信名:云。在懂我的人群里散步,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乐,听风看雨,热爱生活,业余偶有涂鸦,在勤奋和感恩的人生路上呼朋引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