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的石墎
余怀根
清晨,露珠的芬芳浸润着石墎村的每个角落。我和我的文友们正走在这个温馨的山村里寻找温馨。
的确,凡是到过石墎的人,都会认同这个山村是一座“最美山村”的说法;而来到石墎的外地人,也都能体验到一种家庭式的温馨感。
旧版浙江《龙游县志》载:“又北,曰石壁,去治西三十里。下临灵溪,有石桀立水上,石壁循水而北为石墎。”
“墎”同“郭”,是城郭的意思,意为群山环抱如同城墎。石墎村依山傍水,静谧安祥。水绕群山,山环灵江,村内保留着万寿宫、古码头、状元桥等古迹,以及大量风貌各异的古宅院。
而今,沿江铺设的步道,与复原的埠头融成一片。路的一边是青翠的茶叶,另一边则种满了红豆杉、紫薇树、桂花、杨柳、红叶石楠等观赏性植物,不同的时节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游人三三两两,迈着缓慢的步子,悠然信步于此,看老牛犁田,听鸟鸣虫吟,享受着田园牧歌式的满足和轻松。
石墎的自然风光无疑是美丽的。但石墎之所以美丽可人,恐怕还在于她是一个温馨美丽的家园。
石墎的人际关系,相对而言是和睦的,相处也是融洽的。中午,我们在一家名叫“山里人家”的农家乐用餐。老板姓范,年纪六十出头。祖父一辈从县城范家迁居此地,已近百年。他和我们闲聊,说村中邻里互助,一家有难,邻居都会伸手相助,可以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古风犹存。言谈举止间,他对石墎村的村风民风赞叹有加。我们也从他的口中得知,他家所在的周家村,村中的赌博风气早已绝迹,且数十年没有过发生刑事案件。
石墎村1900余人,全村有不同姓氏110个之多,但石墎人在建设自己的村庄时,就像在建设自己的家园。这个村的决策者和建设者们有一个共识,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的发展,因为石墎村是石墎人共同的家园。在灵山江的西岸,村文化礼堂周围,原本打算要建的住宅取消了,留出了大片的绿地让村民休闲。在美丽的绿道上,常常会拐一个小弯,因为那里可能有一棵樟树需要保留。大道两旁沿着水岸线,是草坪、花坛和建筑小品,还精心设计了停车的泊位。于是,一条原本用于改善交通的道路,同时也变成了一个开放的公园。
徐氏是石墎村的主姓,村中的徐氏宗祠有数百年的历史。这里有先前的风气,有千年的老规矩;供奉着祖先牌位,供奉着天地人的大道理。
在石墎村,品质和德行是最当紧的,比什么都重要。耕读传家,清白明世,都是大家必须谨遵的家训和深刻领会的要义。
石墎村南有余端礼墓,余公是本乡冷水村人氏,生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22岁中进士,官至权力中枢,拜右左丞相,一身清正廉洁。石墎村民为缅怀余公的大恩大德,取其余端礼字“处恭”,在徐氏宗祠大门上方悬挂“处恭堂”匾额,以志纪念。
石墎的温馨,还得益于她的美丽乡村建设。
石墎村美丽乡村建设者的做法有一个特点:就是说实话、办实事,让村民们通过美丽乡村的蝶变过上好日子。村支书张炎林更是个实在人。几年前,村里搞“五水共治”工程,先是关掉养猪场,后要关掉养鸡场。其中,有一家是他的兄长办的。有村民说,书记哥哥不关,我们也不关。张炎林苦口婆心地做兄长的工作,要兄长带个头。兄长埋怨弟弟不帮忙,两人闹得不愉快。张炎林硬着头皮,赔着笑脸,终于说服兄长关掉了养鸡场。后来,全村8000多平方米的鸡舍全部关闭,村庄环境变得更美了。
正是由于石墎村民的同心同德和齐心协力,石墎变得更美丽、更温馨、更可爱,这又反过来使得石墎人更爱石墎。于是,石墎的美丽乡村建设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这种循环一旦形成,就有一种自我运行功能,而无待于外力的作用。所以,石墎人活得并不累。石墎人在奋斗的同时,活得悠哉乐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