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形砚源流与发展
箕形砚与辟雍砚是唐代重要的两种砚式,与宋代流行的抄手砚及箕形砚有着相应的传承关系。
箕形砚,因其外形类似日常生活中的簸箕而得名。箕形砚砚堂成斜坡状,前低后高、前深后浅、砚斗着地、砚尾有砚足。
米芾《砚史》有云:“今人有收得右军砚,其制与晋图画同,头狭四寸许,下阔六寸许,顶两纯皆绰慢,下不勒成痕,外如内之制,足狭长,色紫,类温岩,中凹成臼。又有收得智永砚,头微圆,又类箕象,中亦成臼矣。”
又云:“晋砚,见于晋顾恺之画者,有于天生叠石上刋人面者,有十蹄圆铜砚中如鏊者。余尝以紫石作之,有上圆下方,于圆纯上刋两窍置笔者,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
由此可见,在宋代就有人见过晋代类似箕形的砚式存在,亦为存世古砚。
从考古发掘来看,最早的箕形砚存世实物是1955年陕西西安郭家滩出土的东魏武定七年(549年)箕形陶砚。
众所周知,汉代砚形为圆形或长方形石板砚(见图1-2中石板砚)。发展到南朝,辟雍砚砚形居多,而箕形砚似乎是横空出世。但其实,看看下图这件出土的“东周青铜调墨器”,就不难理解箕形砚出现的背景了。箕形砚的出现,应该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摹古之所为。
唐代箕形砚有两大类,一类是砚面无折痕,另一类是砚面有折痕。
砚面无折痕箕形砚,一般呈弧形,前窄后阔。这类箕形砚,又分两类,盛唐无折痕箕形砚与中晚唐无折痕箕形砚。
盛唐无折痕箕形砚一般砚首略尖,两侧弧圆,锥形足。大多数砚堂打磨得较平滑,大底部及砚足则大多保持原材质初始状态,未有明显的修整及打磨。
盛唐无折痕箕形砚还有一类砚形,砚首一端略尖,两侧略带弧形,尾端平齐,双足直接从砚尾伸出。
中晚唐无折痕箕形砚,器型更加规整,砚首圆弧,两侧平直,砚足有锥形或长方形,并且修整、磨制得更加平整。一鉴斋收藏有两方中晚唐无折痕箕形砚,一方尽显灵秀之气,另一方则有唐代恢弘之象,颇具代表性。
下面这方为尽显灵秀之气
下面这方则具恢弘之象。
至晚唐,砚面有折痕的箕形砚出现,也就是米芾《砚史》中提到“至本朝变成穹高,腰瘦,刃阔钺斧之状”。其特点是砚首及两边有折痕,砚额呈弧形,即“穹高”。唇沿也作弧形,其平面一如斧钺。砚足多为梯形,亦有平底五足的。实际上这并不是米芾所在的“本朝”宋砚的特点,而是晚唐五代时期砚形的主要类型。
晚唐时期有折痕箕形砚再向后期发展,砚面折痕逐步向砚首前移。
至五代时期,砚面折痕已经临近砚首,两侧边向内收敛角度变小,砚首与砚尾弧度也减小。
砚面有折痕箕形砚,至北宋,砚面由倾斜而提起,逐渐与两边渐平,底部空间增加,可抄手,两边下垂着地,替代原来的双足。这一新砚形被称作“抄手砚”。
于是,抄手砚的盛世在两宋时期拉开了序幕。
关于宋代抄手砚,可参阅笔者一鉴斋博客博文《宋代抄手砚源流》,及本公众号有关抄手砚部分文章。
参考阅读: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一鉴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