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160页深度
半导体风向标 今天
申建国电新团队
提供最专业的信息与服务
13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核心观点
发展储能的核心驱动力:
1)发电侧方面,储能可用于解决因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导致的电网不稳定以及弃风弃电问题;
2)电网侧方面,储能系统可提供辅助服务,维持电网稳定运转;
3)用户侧方面,储能系统主要用于削峰平谷,节省电费;备用电源,防止断电影响设备运转;离网电源等;
4)储能梯次利用是退役动力电池的最优处理模式,储能系统可覆盖的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范围广。
2. 储能发展短期看政策,国内依赖政策、海外部分地区已启动。长期看成本:储能系统成本下降是关键
1)短期看:发电侧,国内十余省份陆续出台“强配”政策;电网侧,国内逐渐完成辅助服务相关补偿机制建设;用户侧,主要关注工商业场景,国内家储暂时无性价比;海外部分地区电价高+电网不稳定,家储首先放量;
2)长期看:电池占储能系统成本过半,降本要靠电池成本下降、循环寿命提升等途径,我们预计2025年,储能系统成本将下降到0.84元/Wh,届时全球储能装机量将大幅提升。
3. 储能市场空间测算
1)发电侧方面,预计到 2025年全球集中式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为248.1GW,我们假设2025年光伏50%、风电60%的新增装机会配置储能系统,功率配比30%,备电时长3小时,则2025年全球发电侧储能需求为123.2GWh;
2)电网侧方面,选取调峰辅助服务预测电网侧储能市场空间,假设调峰补偿费用0.55元/KWh,储能系统每日充放两次,时长2小时,到25年,辅助服务需求每年增长10%,则2025年国内电网侧储能需求为4.8GWh;
3)用户侧方面,我们测算全国主要省份峰谷功率差之和为 255.6GW,假设储能覆盖其中30%,备电时长3小时,对应115GWh累计需求量,若在5年内达到该装机量,2025年达到35GWh;2025年国内基站储能需求为8.6GWh;2025年海外家储需求为33.5GWh;2025年全球用户侧需合计求77.1GWh。总体来看,2025年全球储能空间205.1GWh+。
4. 储能复盘: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
1)能源转型背景下风光发电量提升,由此带来的消纳问题使储能受到重视,各国积极推动政策支持储能发展,储能由实验、示范项目性质到如今已开始商业化发展;
2)当前储能新增规模中电化学储能占比高,以锂离子电池为主流技术;
3)2019年我国电化学储能新增投运规模已居世界首位;
4)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政策支持力度大,叠加系统成本下降导致经济性显现,储能预期确定性增长。
5. 储能产业链梳理
1)电池环节:行业集中度逐渐提升,未来向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发展,磷酸铁锂将是主流路径,预计由动力电池龙头厂商领跑;
2)PCS环节:关注三大核心竞争力(迭代降本能力、品牌力&可融资性、渠道能力),判断未来竞争格局与光伏逆变器趋同;
3)BMS环节:当前技术成熟度较低、缺乏行业标准、竞争格局分散;未来储能电池BMS大概率延续动力电池BMS市场格局;
4)EMS环节:需与电网进行交互,现有EMS公司主要是国网系,未来EMS核心竞争力看软件开发能力和能量优化策略设计能力;
5)系统集成环节:国内系统集成商玩家众多,兼具集成能力、运维服务、当地渠道和品牌力的公司会胜出。
投资建议:
系统经济性拐点将至,各厂商争渡储能浪潮
储能市场将极大提升电池需求,关注低成本电池提供商【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德方纳米】、【派能科技】等;逆变器厂商擅长电流变换管理,已具备海外品牌、渠道,关注【阳光电源】、【固德威】、【锦浪科技】等;海外储能已具经济性,先发龙头优势明显,关注【特斯拉】、 【LG Chem】、 【SDI】、 【松下】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技术进步不及预期;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正文如下
以上为报告部分内容,完整报告请查看《【方正电新|行业深度】储能深度报告:风光普及必由之路,爆发将至群雄逐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