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36】|夸、爹、多、姚

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根本。我们以5000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仓颉造字,以自然鸟迹象形,然而尴尬的是我们迄今并不知道我们每一个汉字的原型到底是怎样的?!甲骨文字的起源原型迄今未在中国境内找到,华夏的根本到底在哪?本连载系列将是一个关键转折,为大家奉献对众多汉字起源原型和形成过程的解读,让今天的汉字与5000年前的象形原型直接对话,感受真实的历史再现,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地理解汉字。以切实考古证据,还原华夏文明精神之根,再竖文化信心之本。

空当接龙,自动翻牌。在定位出共工国王之后,后土(句龙,术器)、噎鸣、十二太岁、信已被翻出,下一个自动翻出的又是谁呢?这种自动翻牌又意味着什么?


111.  夸 kuā

汉典:形声。从大,于声。本义:奢侈。

夸,奢也。——《说文》

贵而不为夸。——《荀子·仲尼》。注:“奢侈也。”

象形字典:,甲骨文=(于,即“竽”,吹奏乐器)+(大),表示竽的音量大,发声响。造字本义:将竽吹得特别响亮 

古埃及原型: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这是关于共工后裔世系又一记载。前面已证噎鸣就是第二王朝尼内特吉,信是第二王朝的伯里布森,二人是兄弟关系。信生夸父,那么伯里布森(信)的继承者会是夸父吗?

夸父名字中国人都很熟悉,源自于成语故事“夸父追日”。夸父追日故事源自《山海经》,在《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海外北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中都有出现。《山海经·海外北经》亦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后有成语“夸父追日”。关于《山海经》记载夸父事迹有众多版本,甚至是相互矛盾。例如《大荒北经》载:“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接着又说“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说是应龙杀了蚩尤和夸父。因此夸父的死法有两种:渴死,或是被应龙杀。又一说夸父即炎帝榆罔,大约与黄帝同时代,是末代的炎帝。夸父族曾与蚩尤部落共同对抗黄帝部落,后来被黄帝的大将应龙打败。抛开各种版本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明确给出炎帝后裔几位名人世系:祝融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共工是古埃及第二王朝首位国王霍特普塞海姆威,后土是第二王朝第二位国王拉内布,信是第二王朝国王伯里布森。而继承伯里布森王位的是第二王朝末位国王哈塞凯姆威(Khasehemwy)。他是第二王朝最后一位国王。哈塞凯姆威也是现今所知第一位为自己修建了雕像的国王,在尼肯(崇城)荷鲁斯神庙内发现了他的两个雕像。注意他的雕像衣服完全是交领汉服式样,只不过这是左衽。

(哈塞海姆威的两个雕像)

现今只知道哈塞凯姆威指挥过数次重大的军事行动,并树立了多座留存至今的纪念碑,其中提到了抗击北方人的战争。依据托比·威尔金森发表于《皇家古埃及年鉴》中的关于巴勒莫石碑的相关研究的说法,哈塞凯姆威的统治期约为17年半或者18年。此外,对这位国王所知甚少。考古界一般把哈塞凯姆威看作伯里布森的继承人,在年表上排于其后。不过一些埃及学学者认为在这两位国王之间,还存在着另一位国王——哈塞开姆。但是大部分的学者认为事实上哈塞开姆和哈塞凯姆威是同一个人。一些学者认为在其统治期间,他凭借着一场“内战”——这场内战发生在荷鲁斯和赛特的追随者之间——统一了上下埃及,其后他可能将名字由哈塞开姆改为哈塞凯姆威。也有学者认为他是在镇压了努比亚的叛乱返回埃及之后,击败了在位的国王伯里布森从而登上王位的。不管是上述的哪种情况,他都结束了第二王朝的内乱,“重新统一”了埃及。他在对努比亚战争之后,有了一个新的头衔“overseer of the foreign land—外国土地的监视者”,显示他对埃及之外土地的兴趣,他的名字也在叙利亚被发现。

在统一埃及之后,哈塞凯姆威进行了大量建筑的修建。他在埃尔-卡伯(el-Kab)、尼肯和阿拜多斯大兴土木,建筑开始多用石料。同时,他还在阿拜多斯营建了一座独特、庞大的陵墓(V号陵墓)——这是最后一座坐落于阿拜多斯公墓区的皇家陵墓。这座梯形陵墓长约70米,北端宽约17米,南端宽约10米。它被分割为58个隔间。在第一王朝的某些陵墓被发现之前,人们曾认为位于这座陵墓中央的陵寝是世界上最早的圬工结构(以砖、石或者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建造的构造物称为圬工结构)。在陵墓中,挖掘者发现了该国王的权杖——使用黄金和红玉髓制成,以及数个制作精美、覆盖有金箔的小型石盆。显然,这些文物都是早期的盗墓贼所遗漏的。英国考古学家皮特里(Petrie)曾列出了法国考古学家阿梅力诺(Amélineau)从哈塞凯姆威陵墓中挖掘出的文物的详细清单,其中包括了多件燧石工具、多种多样的铜质工具和容器、装有水果和谷物的石质容器和陶器、上釉的小型容器、玛瑙珠、模具、纺织物和大量的印章。哈塞凯姆威曾经在尼肯和阿拜多斯修建了堡垒要塞,他死后埋葬于乌姆·卡伯地区的皇家公墓。

(哈塞海姆威墓葬物品)

哈塞凯姆威的皇室名字在古埃及历史上也是独特唯一的。在他的塞拉赫名字上面同时有荷鲁斯和赛特站立在上面。在他墓碑上的名字,荷鲁斯和赛特还做亲吻状。一些埃及古物学家相信这是他试图努力统一两个分裂势力。但是在他死后,赛特从国王塞拉赫名字中被彻底去除了。哈塞凯姆威的塞拉赫形式名字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有三个符号,分别是一个太阳升起(Sunrise)符号

和两个赛汉姆权杖符号

。其组合形式与霍特普塞海姆威(共)的名字非常相似,只不过用太阳升起代替了霍特普(Hotep)符号。这三个符号组合意思时“两个力量同时出现”,这三个符号组合与夸字的金文形式很相似,夸字上面的“大”符号原本是太阳升起符号。太阳升起符号其上面部分有模仿太阳升起时光芒形象,也有表示日出时山坡或加冕含义,西方学者考证太阳升起音标符号为“kha”,赛汉姆音标符号“aba”或“skhm”,这几个符号组合有与夸([kuā])类似发音。“夸”字从“两个力量一起出现”后来演变成有夸大的意思。哈塞凯姆威塞拉赫形式名字另外部分也有三个符号,一个是有和平含义的霍特普符号;第二个符号是角腹蛇(horned viper),其音标为f,与“腹”发音类同,在古埃及符号系统中,这个符号是父亲的符号标识,“父”的发音也正来自于腹蛇;第三个符号是交叉板符号,有表示“在一起”意思。这三个符号常有两个鹰站在旗杆顶上符号做标识。符号Nebuy

是第一王朝阿涅德吉布(Anedjib)-辛国王引进的一个皇室头衔,是“妫”姓的原型。角腹蛇、交叉板、霍特普三个符号组合,或者角腹蛇与交叉板两个符号组合,应是汉字“父”字原型。鹰蛇之夏篇已证“父”的含义和发音均主要取自角腹蛇符号。所以哈塞凯姆威的塞拉赫形式名字含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夸父”。学者翻译这些符号组合意思为“两个力量与他一起保持和平”。哈塞凯姆威就是夸父,他的父亲是信,也就是伯里布森。结合汉字比较和中国记载判断,这也解决了埃及古物学家关于伯里布森其前任和继任还无法判定的困惑。

(夸父名字)

哈塞凯姆威(夸父)的统治见证了古埃及早王朝辉煌时期的回归。学者认为是他真正给埃及开启引进了一个宏伟壮丽的时代,他是第二王朝最杰出的国王。《山海经》记载夸父是个巨人,他立志追赶太阳,终未及,半道渴死。这属于太阳崇拜的神话故事。古埃及太阳神崇拜起源无异开始于第二王朝后土、噎鸣、信和夸父几位国王时期。夸父统治时代,许多文化和建筑等特征向第一王朝时期传统回归。学者解读他是把尼肯城(崇城)选做他完成重新统一后埃及的都城。在尼罗河西岸,沙漠边缘,他为首都尼肯城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建筑遗迹,这也是已知最古老的用太阳晒干的泥砖做建筑材料的不朽建筑,该建筑叫哈塞凯姆威堡垒(Fortress),或者叫“Hierakonpolis Fort”,城堡长宽67米×57,墙厚5米,今天仍然还有11米高,其外城墙的外面采用了苏美尔风格的凹凸结构设计。但是该“城堡”的用途仍在争论中,可能是抗击敌人保护首都的堡垒,也可能是与宗教崇拜祭祀关联的一个庙宇。

(哈塞凯姆威堡垒)

崇城是大禹起家的地方。在尼肯城(崇城)荷鲁斯神庙内发现了幸存下来的两个夸父石头雕像,在荷鲁斯神庙内的主藏宝地也发现有“哈塞开姆”名字的一些物品。哈塞开姆名字的塞拉赫形式上只有一个荷鲁斯鹰,而没有赛特,名字里也只有一个赛海姆权杖符号和太阳升起符号。这两个符号组合在甲骨文“夸”字形中也存在,即夸字形中有的有一个赛海姆权杖,有的有两个。有两个赛汉姆权杖的“夸”是哈塞凯姆威的名字,有一个赛哈姆权杖的“夸”是哈塞开姆的名字,这也从汉字角度证明哈塞开姆和哈塞凯姆威是同一个人。学者认为从哈塞开姆名字到哈塞凯姆威名字表示他已“成功使两个力量保持和平”。一个花岗岩花瓶上雕刻有“哈塞开姆”名字的年鉴图画。他的塞拉赫名字上的荷鲁斯鹰头戴上埃及的白冠。

(哈塞开姆名字)


112.  爹 diē

汉典:形声。从父,多声。本义:父亲。广泛流行于口语,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用。

象形字典:未收录

古埃及原型:


哈塞凯姆威(夸父)的出生个人名字也被考古证据证明,几个王表中的王位名与他的个人名字都相同或相近。在尼肯城藏宝地发现的一个花岗岩花瓶上哈塞开姆塞拉赫名字旁边有他的出生个人名字。

(花岗岩花瓶上的雕刻)

阿拜多斯王表中王位名是有两个取火符号

(U28,音标dja)、一个人头(有前额、委派、任命等含义)、两个棕榈叶叶

(音标i、y)符号组成。萨卡拉王表名则用两个足符号和一个沙洲或沙丘符号替代了取火和人头符号,仍保留两个棕榈叶符号。阿拜多斯王表名拼读为“Djadjay”,实际这是英语“Daddy”的发音,这是英文为母语的国家对爸爸的昵称,多用于非正式场合,是比较随意的一种叫法。同时,这也是汉字“爹”的原型,汉字“爹”是在“父”之下加了“多”,“多”符号原型应是两个棕榈叶。萨卡拉王表名发音为Beby,来自于足和沙丘组合发音,应是“爸爸”发音来源,赛汉姆音标符号“aba”可能对“爸”发音也有贡献。汉字“爸”是父字下加一个“巴”蛇,这个“巴”蛇就是夸父名字中的那个角腹蛇。

(爹字原型)

在雕刻有“哈塞开姆”名字的花岗岩花瓶年鉴图画上,在他的荷鲁斯名字旁边是尼肯城鹰神奈赫贝特站在一个生之环上,里面包含有他的个人名字中的足和沙丘两个符号,棕榈叶符号则放在生之环的外面,这是已知最古老的椭圆圈(Cartouche)符号之一。奈赫贝特的上方是一个花瓶架符号,这就是“姜”姓,“姜”字下面的“女”字形果然是奈赫贝特女神形象,他的个人名字或可以直译为“姜爹”或“姜爸”。姜姓来自于共工(第二王朝首位国王)。在表示时间年符号的下边是有一个跪着的俘虏,学者解释他头上三束莎草或小花是表示数量3000。学者解读这是哈塞凯姆威对南方反叛者的成功镇压。荷鲁斯名夸父与出生名姜爹又形成了字和名的有趣关联。

(夸父的出生名:姜爹)


113.  多 duō

汉典: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二“夕”。表示数量大。本义:多,数量大,与“少”、“寡”相对。

多,重也。从重夕,会意。重夕为多,重日为叠。——《说文》

多,众也。——《尔雅·释诂》

象形字典,甲骨文=(夕,肉块)+(夕,肉块),表示两份肉食。造字本义:一人独占双份、多份肉食。在物质匮乏的原始共产平分时代,人们均分物用,尤其均分肉食,一人独占双份就是“超额”。金文、篆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平分肉食为“”;独享双份肉食为“”;堆积大量肉食为“”。

古埃及原型:


“多”符号原型应是两个棕榈叶。


114.  姚 yáo

汉典:形声。从女,兆声。本义:姓。相传为虞舜之后

姚,虞舜居 姚虚,因以为姓。——《说文》。

象形字典,金文=(像种满花草的田畴)+(女),造字本义:善于栽花种草、美化家园的女人。相传为虞舜之后。

古埃及原型:


姚姓是上古八姓之一。《通志·氏族略》记载:“舜有二姓,曰姚曰妫。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说文》:“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从女,兆声。或为姚,娆也。”姚有美好的意思。但在互动百科中,则把姚姓起源归之于夸父。

从“姚”和“兆”的甲骨文和小篆字形看,与第二王朝时期的几位国王名字旁边经常出现的三对交替平行排列的休息蛇和角腹蛇一致。

(姚姓起源)

休息蛇和角蝮蛇交替排列组合符号在第一王朝时期还未发现,最早的证据来自于第二王朝温内格名字旁边的符号,温内格就是术器(皇天后土)。在尼内特吉(噎鸣)时期,发现了许多他的名字旁边有三对休息蛇和角蝮蛇交替平行排列的符号铭文,且他的名字下边还出现鸟形,这个鸟形后来应是被奈赫贝特女神替代成为“女”字旁,与三对蛇组合,形成“姚”字。有甲骨文“兆”字形显示有五条蛇,应是遗漏了一条蛇。而后来“兆”则剩下四条蛇。由于角蝮蛇头上有角,在象形字典中对“姚”字解释的所谓“草”其实就是角腹蛇的角,其形象是在一个休息蛇两边取了两条角腹蛇的角。在尼内特吉一个石器皿铭文上还可以看到妫、姚、姜三姓并列。角腹蛇符号很可能是第二王朝时期才开始创造的,且与夸父紧密关联,互动百科把姚姓起源归之于夸父存在合理性,但根据古埃及考古证据看,姚姓或应起源于夸父的祖父皇天后土,而与舜并不存在关系。在后来噎鸣、信、夸父名字中,则经常出现一对休息蛇和角蝮蛇与其他符号的组合,应是新的字。

参考:

兵策儒剑说文解字:父、母

【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23】|己、蛇、杞、缯

【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29】|辛、妫

【古埃及象形解字连载32】|祝、融、姜


版权声明:本文系文明基因(ID:bcrj-wmjy)原创。《兵策儒剑说文解字》连载为 兵策儒剑 著作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授权、版权合作、读者投稿等事宜请发邮件至:1352343941@qq.com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