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江院士:带领中国“镁”走向世界

导读:“寓精于料,料要成材,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丁文江院士的16字“材料箴言”。

美国通用汽车37套模芯组成的全镁V6发动机缸体、日立公司实现减重30%的耐热镁合金活塞、波音公司的民机座椅骨架高强镁型材……能够让这些响当当的国际巨头心甘情愿地求助于中国“镁”,丁文江院士团队厥功至伟。

攻克镁的世界性难题

镁的三大“劣根性”:易燃烧、强度低、易腐蚀,过去严重制约了我国镁合金技术和产品的发展。

丁文江院士科研团队在国际上较早地开展阻燃镁合金的研究,让镁合金燃点从520℃大幅提高至935℃以上。燃点大大提升,使大气中无保护的镁合金熔炼与生产成为可能,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电子产品外壳和汽车变速箱等产品批量生产。

常规镁合金比较软,承力比较差。丁文江院士提出将中国的优势资源稀土与镁相结合来研制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性能镁合金,采用Gd、Y等重稀土元素进行合金化并结合固溶强化、时效强化、细晶强化等手段,发明了室温和250℃下抗拉强度都较高的高强度变形镁合金(JDM2),成为目前世界上工业应用强度最高的镁合金,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关键承力件。

镁活性大、易反应、产生大量氧化渣的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丁文江院士团队几十年不断的研发和探索中,被攻克了!丁文江院士团队发明了大尺寸方孔多级电磁净化方法、多级多介质连续深度净化方法等新的净化方法与装备,解决了一系列的世界性难题,为高品质轻合金制品批量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材料保障。

拓展镁材料的应用领域

丁文江院士科研团队基于“生物安全性、力学相容性、降解可控性”的原则,研发出新一代可控降解的医用镁合金,作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骨内植物器械和心血管原型,均在动物体内实验获得成功,解决了过去医用金属不可降解的烦恼。该镁基生物医用材料有望引发该领域医疗器件的升级换代。

镁基能源材料领域,丁文江院士团队发明了氢化镁水解燃料电池等,使无人机的飞行时间从一次只能半小时,提升至4到6小时,可以连续飞行300公里。

丁文江院士简介

1953年3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8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铸造专业。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市科委副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先进镁合金材料及加工领域的研究。作为第一获奖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防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参考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交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