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读《桃花源记》,学几招写作方法?

陆生作:作文中,一个字就见高低

陆生作:小学生怎么操作“群文写作”

陆生作:聪明作文法120篇

桃花源记

文/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时间从头到尾。直叙。

2.详略得当。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渔人见太守,多难啊!

3.写作的视角。视角不同,所知的事情不同。——参看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谁知道叶子的真假?

4.生活原型。桃花源的原型是个葫芦——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5.全文连主角渔人都没名字,为什么偏有南阳刘子骥?这是找了一个“托”。

6.波折,悬念。

7.文章的表面与内心——渔人的一个故事,陶渊明想表达什么呢?

8.移花接木。——《桃花源记》是三种民间故事拼凑起来的:凡人误入仙境—避难至洞穴生活—烂柯山。

9.平常事开头,但来个转折。

10.《桃花源记》是一个故事类型。参考《搜神后记》。

11.思考:渔人捕鱼应该很熟悉水路的,怎么会“忘路之远近”?村民请渔人吃饭,是好客,还是贿赂?渔人出来,明明做了标记的,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12.扩展阅读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蛮民顺附者,一户输谷数斛,其余无杂调,宋民赋役严苦,贫者不复堪命,多逃亡入蛮。

C《韶舞》荥阳人姓何,忘其名……径向一山。山有穴,才容一人。……初甚急,前辄闲旷,……见有良田数十顷。何遂垦作,以为世业。子孙至今赖之。

《烂柯山》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尽烂。既归,无复时人。

加Q群,下载此课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