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所地方院校,实力顶尖,入围下一轮“双一流”可能性极大

现实中,只要提到名校毕业生,人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毕业于985高校、211高校或“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高材生。
双非高校(非211、非“双一流”)不被认为是名校,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下的教育环境,“双一流”高校代表着国内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也得到了国家的最大扶持。
但总有一些例外,今天我们看的这4所地方院校,它们实力顶尖,虽然不是“双一流”,但声望媲美“双一流”,且是入围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呼声很高的大学。那么,它们究竟强在哪里呢?
1、深圳大学
1983年,深圳市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一半,倾力兴办深圳大学。不到8个月,一所崭新的高校拔地而起。
深圳大学成立之初,为了帮助学校发展,清华大学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中国人民大学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来自清华、人大、中大、华南理工等985高校的一流人才聚集在深圳大学。
地方和兄弟学校的支持,加上学校自身的不断开拓创新,深圳大学进步很快,199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建校23年,深圳大学在当时政策体制规定的最短时间内形成了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如今,深圳大学频频上榜世界大学排行榜,位次媲美知名985高校。2021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排世界高校第427位、中国内陆高校第32位,名次超过了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985高校,为该榜排名最高的非“双一流”地方院校;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与天津大学、同济大学等985高校并列排世界高校第401-500位、中国内陆高校第16-22位。
2、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是国内最年轻的知名大学之一,建校时间仅十年,却拥有极好的口碑和极高的声望。该校之强是全方位的,师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水平,均可以与国内最好的大学相比。
师资方面,南科大教科研系列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90%具有海外工作经验,其中有43位院校和44位国际会士。
科研方面,南科大建校至今已累计获批各类竞争性纵向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共1884项,资助经费356120万元。以2019年为例,南科大共获得各级各类纵向科技项目415项,总经费127953万元,经费数较2018年增长68%;新获批各级各类平台建设项目共计17项(省部级平台7项,市级平台10项),获批经费4.64亿元;教师共计发表期刊论文2608篇,其中SCI收录2119篇。
人才培养方面,南科大2020届本科毕业生升学就业率为98.13%(升学率65.9%),深造的毕业生中超过60%选择出国(境)留学。
3、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为优势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大学,隶属于辽宁省,但由财政部、教育部和辽宁省三方共建。因为在财经领域颇有名望,不少人把东北财大与国内5所部属财经类“双一流”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放在一起,看成是国内实力最强的6所财经类院校。
目前,东北财大拥有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会计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和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数量经济学);建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财政部共建基地,以及19个其他省级以上重点研究机构及科研平台。第四轮学科评估,东北财大应用经济学获评A等级,进入全国2%-5%行列;工商管理和统计学均获评A-等级,进入全国5%-10%行列。
4、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开后的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在政法领域享有首屈一指的地位。数据统计,西南政法大学是全国培养法治人才最多的高校,从该校走出了7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50余位曾任或现任国家首席、一级或二级大法官和大检察官。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西政法学一级学科与北大、清华等四所高校法学共同入围A级学科,成为重庆市唯一入围A级的学科。
无论是专业人才培养水平,还是学科建设水平,西政均堪称业内一流。然而因为没有“双一流”的头衔,该校的发展得不到足够多的资源支持。所以很多希望西政持续辉煌的人,呼吁下一轮“双一流”建设把西南政法大学纳入其中。
以上4所地方院校,入围下一轮“双一流”可能性极大,有些高校甚至得到了地方的公开支持。比如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市印发《关于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到:推动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名分与实力匹配的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