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又土又穷”的电视剧,让不少人看上头了。满屏的沙子和黄土、一口方言的村民们,就凭这些“土到掉渣”的配置,这部剧成了2021年第一部口碑炸裂的影视作品。在豆瓣,它开分9.1后,到现在已经飙升到了9.4分,成为了近5年评分最高的国产剧。《山海情》是一部讲述宁夏地区人民脱贫故事的献礼剧。西海固涌泉村的村民们,在干部的动员下,按照国家扶贫政策的安排,从穷山沟搬迁到更有发展前景的戈壁滩,从零开始开垦荒地、建设家园。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移民们的“吊庄”变成了“闽宁镇”,往日飞沙走石的“干沙滩”,也被他们建设成了寸土寸金的“金沙滩”。听上去,这好像是一部只有老爸会每天晚上守着电视看的那种剧:伟光正的人物、正能量的口号……但实际上,这部只有23集的电视剧,每个看过的人几乎都成了“自来水”。涌泉村的每个村民,个个都是活宝,有点小毛病,却都可爱得不得了。在戈壁滩上开荒的生活太苦了,熬不住跑回村的几个人,各有各的理由,还能编成顺口溜。他们就像我们过年回老家,会在村口碰到的那些人:给全村人拿主意的老大哥、咋咋呼呼爱贪小便宜的大叔、脾气暴躁的大哥、吃苦耐劳扛起半边天的妇女……所以,水花一个姑娘用板车拖着残疾的丈夫和全部家当,走了七天七夜来到移民们居住的“吊庄”,帮吊庄凑够了满60户通电的条件,观众们又激动又心疼。专家指导种出来的反季节蘑菇成功收获了,还卖出了好价钱,弹幕就像自己种出来的那样激动。福建来的挂职干部,操着一口胡建话,和当地人鸡同鸭讲地沟通,把阿信得头都要笑飞。看完这部剧,不少人的口音都变了,一个个地成为了金滩葱滴“精神葱民”,张口闭口“瓜怂”“美滴很美滴很”。不过阿信觉得,说来说去,这部剧好看的来源就是“真实”。他们演的是真实的村民,说的是本土的方言,更重要的是,电视剧讲的故事,都是真真切切地发生过的。1972年,这里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在电视剧里,一家几个兄弟只有一条裤子,谁出门谁就穿走。为了一口水窖、一只驴子的彩礼,父亲就将女儿嫁给了从未谋面的隔壁村男人。正相反,他们每个人都勤劳坚韧,把庄稼当命一样供着。2019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夫妇,致力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在《贫穷的本质》中,他们为我们揭示了在贫瘠的环境之外,那些我们看不到的“贫穷的诅咒”。在世界上有些地方,在自然水里要添加消毒剂、使用蚊帐、接种疫苗,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对当地人确实是陌生的,是需要经过反复思考抉择后才会做出的。在他们发现那些坚信不疑的信念是错误的之前,他们会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这些决定,有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涌泉村,最穷的时候,政府发的扶贫鸡,他们会偷着吃掉。即使是日子稍微好过一点了,父母也会逼着15岁的女儿放弃接受教育的机会,出去打工及早挣钱。但是,他们表现出的这些“无知”和“短视”,几乎都是贫穷的副产物。面对明天都不一定有着落的生活,他们能做的,也只有抓住眼前看得见的一点点东西。对他们来说,只要一次没有运用好自控和决断,面临的可能就是灭顶之灾。所以,即使请到了最有名的菌草专家教村民种蘑菇,村民们也不敢投入2000块钱的“巨额投资”,去为了现在还看不见的收益冒险。
穷人的困境,我们一样都有,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真正的优势在于,很多东西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我们周围充满了无形的助推力,我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和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
此外,班纳吉夫妇的研究还发现,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制度并不完善,也使得穷人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比如,在现代性的金融体制中,穷人往往是属于“无信用”阶层。因此,穷人大多会采取民间借贷,但依赖于这些高息小额贷款,会让他们更加无法拥有储蓄来抵抗风险,从而陷入恶性循环。而在中国,最大的返贫因素是因病返贫。如果没有完善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因病致贫就会是常态化的贫困现象。班纳吉给出的建议是——政府“包办”,来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只要有外力能够给予支持和兜底,他们就能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帮助西海固百姓的外力,来自当地踏实肯干的扶贫干部,来自从福建跨越千里而来的支援专家,来自留在深山里启迪民智的知青教师……《山海情》中的每一个让我们感动的人物,几乎都在现实中能找到原型。村小学校长白崇礼,为了孩子们能够读书、修操场、穿上校服,得罪了学生家长,卖掉了闽商捐赠的电脑,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却也改变了学生们被送去打工的命运。男主角马得福的精神导师、在闽宁镇发展出现问题时力挽狂澜的张树成书记,原型是在任上殉职的李双成书记。他去世时,他的儿子还是个每月拿400块钱的临时工。而指导村民们种蘑菇,为了不让奸商榨取菇农的劳动成果、自掏腰包给卖价加码的凌一农教授,原型是中国菌草专家林占熺。他们不光包教,还帮助当地人找到了销路。一帮搞技术的科技人员,跑遍了全国所有主要的蘑菇市场,最终拉来了订单。他甚至劝说女婿放弃了华为的高薪工作,留下来跟他一起努力。就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菌草成为了闽宁人的“幸福草”。今天,阿信不光想歌颂他们的事迹,也想和大家谈谈“利他主义”。从达尔文的角度来看,利他主义完全违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进化论无法解释的一种反常现象。那些降低生物适应性的行为,怎么可能会被自然选择保存下来呢?于是,自达尔文开始,人们展开了一场试图解决利他主义谜题的求索之旅。脑科学研究发现,有一部分人,大脑杏仁核更加的发达。杏仁核是大脑中负责识别痛苦表情的部分,也就是说,这部分人更擅长识别他人的恐惧和痛苦,这使得他们的同情心水平会比一般人更高,也就更容易具有“利他主义的倾向”。
为了探索利他主义,还有一位研究者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就是乔治·普莱斯。他得出了一个方程式,利用这个方程式为基因选择和群体选择提供了平衡。这个方程将进化过程中的性状变化分割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Cov),第二部分是传递(E)。只要进行简单的代换,它就能证明自然选择可以在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上同时奏效。看不懂上面的公式不要紧,这个方程主要表明:当种间选择的力量比种内选择的力量更强时,无关血缘的利他行为就可以在进化中产生。这里,种间关系是生活在同一环境下的不同物种;种内关系是生物种群内部个体。人类社会的集体生活,在人类中孕育出了“道德感”——防御欺骗的机制、解决利益冲突的机制、共情的能力、羞耻、嫉妒、同情、愤怒都是美妙的进化之旅上的不同阶段。与此同时,人类也有基本的需求和冲动:幼儿依靠别人照料的本能、群体成员互相依存的需求、对地位的追求、性的需求、母性的本能,还有求生的本能。这些基本的冲动和需求非常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道德感也不应该忽视这些人类本能。就如达尔文所说的:“所谓的道德感最初来自社会本能。”当然,利他主义的行为虽然高尚,但也有缺陷——它违背人的直觉和本性,它要求牺牲个人亲密关系和正常生活。几乎所有“为大家”的英雄,都会有“舍小家”的那一面。但正是因为我们的社会有这样群体,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如果人人都像行善者那样思考,世界将会变得难以想象;但如果没有行善者的话,我们的世界将和现在相似,但也会变得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