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鄱专栏 | 心灵的舞者:一碗汤面
一碗汤面
文:心灵的舞者 / 图:堆糖
“老妈,晚上我想吃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面!”这丫头,人才坐上高铁,微信点餐便启动了。这几年她求学在外,每次回家都会人在半途就开始点菜,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面最受她宠爱。
我成为专职厨娘十载有余,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如今的从容不迫,进步是显而易见的。自知在烹饪方面没有天赋,对食物的要求自然不高。总以为制作美食并不是有擅长某一菜系中的某一经典,而是能有一种看家手艺勾住品尝食物者的心思才是至关重要的。我的招牌“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面”就拥有这样无人能敌的魅力。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肉面,不用多说,便知是西红柿、青椒丝、肉丝、鸡蛋、面条的汇集。且不论味道如何,单是颜值就足够令人垂涎:西红柿的鲜红、青椒丝的青绿、肉丝的酱褐、鸡蛋的金黄——如此四色烘托白玉一般晶莹剔透的面条,半汤半面,荤素搭配,香气扑鼻,一碗汤面美了眼睛,醉了口舌,暖了肠胃……
面条是我们家餐桌上的常客。面条易消化养肠胃,老少皆宜,特别是晚上吃面条更是一种享受。中国人吃面条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面条的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既可当主食又可以作快餐。“面条,一种用谷物或豆类通过研磨成粉状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压或擀制成面片,再切再压,或者使用揉、拉、搓、捏、挤等方法制成的条状。”这是百度对面条的注解。“北方面条,南方米饭”,在我的理解中,面条不是北方人的手工擀制的面条,南方人的面条与其相差甚远,我们所吃的面条单指用面粉通过加工制作的细长干面条。
小时候,各家各户都自制面条,其实就是将自己家的小麦扛到村里磨坊去加工成面条。每年小麦丰收后,人们便计划好自家今年需做多少斤面条,面条在家里的地位可不小,既是对粮食不足的补充,又是走访亲友最好的伴手礼。
村里的磨坊在我家对面的一个小山坡上,那是全村人加工大米、制作面条、粉碎红薯的基地。一间半旧的瓦房村里,村里一位大叔终日忙碌。每次见着他,都会忍俊不禁——脸上头发上身上落满灰白的粉尘,只剩两个黑溜溜的眼珠子转动。磨坊里,一台柴油机哒哒哒地嘶吼,大人们在里面忙碌,他们说话声大得吓人,仿似站在面前的是一位耳朵十分不灵便的人。我们这些小孩子溜进去又溜出来,有些惧怕那些吞吐不止的机器怪物。倒是磨坊外的一块坡地成了我们临时的游乐场,每每都要等母亲千呼万唤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最欢喜的是磨坊里制作面条。一般制作面条会挑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白花花的面粉被机器吞进去吐出来,加粉,和水,如此三番五次,面粉成了宽面片。面片再从机器的大嘴巴里来来回回转悠,最后经过一台机器的制作,面片便由原来的一尺来宽变成了一丝丝的长条。大叔用一根根三十厘米左右的特制的细竹棍晾晒面条,挂着面条的细长竹棍一根根插在晒面条的长木架上。一排排新鲜出炉的面条随风摇摆,如果忽略颜色,那婀娜多姿的身段定会令春天的柳枝望尘莫及。在灿烂的阳光下,面条随风轻摇,望着望着,自己似乎幻化……有时候,我们趁大叔不注意偷偷捡拾落在地上的碎面条往嘴巴里塞,其实味道极不好,夹生又粘牙。许是兴味所在,总有一种窃喜让我们乐此不疲。待面条晒干,大叔便扛来一扇门板架在两条长凳上,依着惯用的长度将面条切成段。咔嚓咔嚓声中,面条切成尺把长,没有现在市面上售卖的面条要准确到几克,全凭手感,依着包装纸一包,只记得封口的浆糊是熬好的米粥,包装纸是废旧的报纸。这些制作好的面条,妇人们将其收置好,随时取用,方便快捷。
母亲烧得一手好菜,烧的面条尤其好吃。我们家有个陋习,晚上从来不烧新鲜菜,除非来了客人。如母亲所言,晚上要将中午的剩菜剩饭扫光,免得第二天再吃剩的。有时中午的菜被我们吃得差不多了,母亲便下面条解决晚饭少菜的问题。记忆中,母亲烧的面条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每一次烧的面条都那么好吃。柴火灶点起,将半锅水煮沸,抓一大把面条下锅,母亲用筷子在水中将面条搅动,让面条不粘在一起。面条在水中翻滚时,母亲捏几粒盐丢入沸水中。几分钟后,母亲便用筷子捞面条,试试面条是否会从筷子上滑下,如此三两次,确定面条有八九分熟了,再将锅中的面条捞起放入早先配好的汤水——酱油、猪油、红辣椒粉、葱花、味精……一盆朴素的面条便端了上了桌,我们几个往往要吃到撑才肯放碗。每当家中烧了猪蹄之类的荤菜,汤面便罩上了华丽的外衣,汤水中溶入猪肉的汤汁,油而不腻,鲜美极了。
近几年到了几次外地,对北方的面条尝过很多:油泼面、哨子面、宽带面、兰州拉面、重庆小面、炸酱面……每一种面可谓独具匠心,饱含了厨师的精心与细心。可不知为什么,内心深处还是对母亲烧的那碗细长的汤面情有独衷,哦,那碗汤面里有妈妈的味道。
女儿小时候不爱吃饭,母亲便想方设法烧不同的吃食,其他的女儿都不怎么上心,面条却是能吸引她。女儿从小到大,每当提起外婆烧的面条,便是眉飞色舞。的确是的,我的母亲用面条俘虏了我,也俘虏了我的女儿。如今我用一碗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面再次将女儿的味蕾俘获,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归宿。
在外漂泊的人,记忆深处定有一种事物烙印。那是假装沉睡的分子,又像潜伏的特工,等到某一既定时刻被唤醒。一碗汤面亦是如此,我想如果食物界有颁奖典礼,那面条一定会获得最具亲和力食物奖。一碗汤面不仅温暖了游子的胃,更熨帖了游子的心。一把面条一份面卤就是一顿饱餐,丰俭由人——在我心中,西红柿青椒肉丝鸡蛋面是一朵奇葩,用最普通的食材烹制而成,走着最意想不到的混搭风,却有着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的神奇美味。
案板上,两个浑圆鲜红的西红柿、两个憨态可掬的青螺丝椒、两枚农家土鸡蛋、一小碗已经调制好的里脊肉丝——锅中的水正在冒着气泡,我在等待女儿敲门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