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散升降散

升降出入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升降失常,气机郁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百病由生。

《素问》谓:“百病生于气也”,显示气机的升降失常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中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由此可见,气机的调节对于人体的健康及正常人体机能的维持是极为重要的。

古之调气方剂众多,现代医家多将“四逆散”与“升降散”作为临床调理气机之重要方剂,多用于临床各种疾病。

两者如何调理气机及其调理气机之差别暂无人论述。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的辨证选方提供借鉴。

1 四逆散

“四逆散”出自仲景《伤寒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泻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此条虽出自少阴病篇,但自古医家对其争议颇多。有医家认为四逆散证的病机当为三焦气机郁滞。

《素问》曰:“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此处“枢”有两重含义:一种为中心、关键之意,即少阴为太阴、厥阴的中心、关键,可以理解为少阴在三阴中最为重要;另一解释认为此“枢”又有运转、转枢的意思,以开启、闭合、转枢论之,是对少阴枢机运转之功的描述。

四逆散证的病位在少阴经,病机为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停滞,阴阳气血失调紊乱,不达于四肢末端,见于少阴病主证为四肢厥逆、肝气郁结、脾滞不运,可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不适,或腹中痛、脉弦,但因“郁”致病临床可见其他诸多肝脾两经之变证。张志聪言“舍枢不能开阖”,故由此而多见肝脾两经之证。枢机不利,则见肝脾两经不调之证,可以解释四逆散之众多变证。

后由四逆散演变诸多变方,如逍遥散,同为肝脾两经病证,但证系肝气郁结,脾虚血弱,脾失健运所致,与四逆散不同,实属虚实夹杂之证。

又如柴胡疏肝散,为理气剂,其气机为肝气郁滞,经气不利而致,其通过四逆散加减,重在增强其行气止痛之功。

气血的正常运行是阳气正常输布的前提,气血足,则阳气达,肝胆内寄相火,又具升发之性,能够调畅全身气机,推动血液的运行

2 升降散

升降散初见于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瘟疫门》,载为内府仙方,后明朝张鹤腾将其收录于《伤暑全书》,收为治暑方剂,后至清代,医家陈良佐改换名字为陪赈散。医家杨栗山后将升降散载入其著《伤寒瘟疫条辨》。

升降散与内府仙方两方,除药物用量、用法,一用黄酒调服、一用姜汁糊丸有所不同外,其余药物组成、功效主治完全相同,证明杨栗山所谓“古方”,就是龚廷贤《万病回春》中的“内府仙方”。

杨栗山谓:“大头瘟,天行疵疠之杂气,人感受之,雍遏上焦,直犯清道,发之为大头瘟也。……古方用白僵蚕二两酒炒,全蝉蜕二两,广姜黄去皮三钱,川大黄生四两,为末,以冷黄酒一盅,蜜一两,调服三钱,……能吐能下,或下后汗出,有升清降浊之义,因名升降散。”

杨栗山主要应用此方于温病,他认为其病因为杂气说,将温病致病之邪按性质分为清、浊二气的观点,清邪伤人上焦、浊邪伤人下焦,

有人认为郁热是各种温病、各个传变阶段的共同本质,所以升降散为治温之总方。这是对该方运用的又一扩充,方中僵蚕、蝉蜕透热;姜黄助行气血而调畅肝胆气机,以利热邪外达;大黄降泄,使热下趋。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药性味各异,但四者都是集中解决郁热这一主要矛盾”。

3 四逆散与升降散之异同

“四逆散”与“升降散”之病机均有“郁”证,四逆之郁为阳郁,升降之郁为热郁,其病机属性相同,仅是其致病程度与表现不同而已。

两方均由升清降浊药物组成,四逆散以柴胡与枳实相配构成升降。炙甘草益脾和中,白芍缓急止中,四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使气机通畅,清阳得升。

升降散以僵蚕、蝉蜕升清,以大黄、姜黄降浊,从其药物组成来看药性均偏寒凉;临床运用范围均在不断扩增,适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四逆散以调补、输运为主四逆散中以柴胡为君药,入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疏肝解郁,以透邪外达;辅以白芍为臣药,入足厥阴肝经,性收敛,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一疏一敛,互相配合,避免“柴胡劫肝阴”,使柴胡疏肝升阳而不至辛散太过,而肝血得养又不至太过滋腻而阻碍气机;佐以枳实下气消滞,与君药柴胡一升一降,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气道通利,气机舒畅;使药以甘草调补心脾之气,使肝脾调和,与白芍配伍,构成芍药甘草汤能缓急止痛,治疗四逆散之腹中痛一证;枳实芍药相配构成枳实芍药散,解决其下利一证,四药相配在疏肝经之滞气时给予补肝血养肝阴之药物,散中有敛有补,柴胡枳实相配升中有降,气血阴阳并调,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功。从其组成来看四逆散主以调补及输运为主,后世医家依据其组方之意化裁形成了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名方,四逆散之运用也从治疗少阴之阳郁不断扩大,后世医家将四逆散运用于呃逆、胆结石、便秘、泄泻、淋证等治疗,其运用范围之广,足见四逆散配伍之精当,用药之药简效宏。

气机之通降要借肝脏之疏泄调节。若肝失疏泄,气机失常,六腑失于通降,疾病乃生。郭老提出六腑病应以调肝为先导,认为只要病证结合,辨证准确,凡与肝失疏泄相关的六腑病均可应用四逆散治之。

升降散以宣透、通滞为主

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解释升降散讲到:“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升降散以僵蚕、蝉蜕为君臣,作用于表,使邪从表透,使邪热从表解而达到治疗疾病之目的,白僵蚕味辛苦气薄,喜燥恶湿,得天地清化之气,轻浮而升阳中之阳,故能祛风除湿、清热解郁;僵蚕僵而不腐,老得金水之化,而温病火炎土燥,自得秋分之金气而自衰,故其能辟一切怫郁之邪气;方以姜黄、大黄为佐使,二药除体现升降配伍外还体现在散郁与瘀,方中药物药性总以寒凉,主除其郁热,然热邪久郁必将形成实质性病理产物,此时即需姜黄、大黄配伍,以达散郁、散瘀、推陈致新之效。此方配伍之精当还体现于给邪以不同类型之出路,质地较轻之邪气,邪热从上焦宣散;中焦、下焦之无形实热、气结、气滞或有形之病理产物皆可通过下窍消散。

3.3 升降散与四逆散之不同

升降散之调理气机偏于热重,非四逆散之阳郁热势不显可比拟;升降散散热力量较四逆散为强,更偏向于消除有形质之热与瘀,无论宣透上焦或泄下热结之力均有明显差异;给邪出路不同,升降散通过宣上、走下两种途径消散邪热,散邪效用较四逆散更强,而四逆散主以调理中焦之气机为主要,体现于其本身之运、散,四逆散之调运中焦作用即行气力量较升降散为强;攻、补之势不同:升降散全方以祛邪为主,并无兼顾补益之药,四逆散则散中有补、攻补兼施。四逆散病位在肝、脾两脏,通过调理肝、脾两脏气机来达到调理全身气机从而治疗疾病的作用;升降散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调畅全身气血。

4

综上,四逆散证为少阴阳郁,病机为少阴枢机不利,气机壅滞,阳气内遏不能外达于四末,阳郁内闭。四逆散是少阳、少阴两枢之剂,主要用于肝脾失调、肝失疏泄,可以广泛用于心、肝、胆、脾、胃等内科疾病以及妇科疾病治疗中,临床也可以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胆囊炎、胃溃疡、胆汁返流、肝炎等,疗效显著。升降散病机为三焦郁火,火热之邪易伤津耗气、阻滞气机,而致阳气郁滞。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抓住病机的关键,一定从气分郁滞入手,调畅气机,气郁得开,则血热得散。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脏腑经络遍布人体上下内外之间,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从而发挥相应的作用,使气机能够正常的升降出入。《素问·举痛论篇》言:“百病生于气也”。机体出现气机升降失常,就会导致人体疾病的产生。气机不畅可导致有形或无形之气结、气滞,气机不畅亦可导致有形或无形之热结、血瘀,临床气机不畅导致疾病众多。

(0)

相关推荐

  • 升降散为冶温、郁热之总方

    ​升降散为治温.郁热之总方 分类: 时方集粹 标签: 升降散 导读:升降散一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作者言其为治疗温.郁热之总方.我曾治疗经西医诊断为病毒性感冒而服用众多中西药物无效的发烧患儿 ...

  • 《寒温条辨》方药特色及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清代瘟疫学家杨栗山代表作<伤寒瘟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的遣方用药的思想以及现代文献运用杨氏学术思想的用药辨治规律. 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 ...

  • 【名方研习】《伤寒瘟疫条辨》升降散医案10则

    关于升降散 陈勇毅 升降散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最早见于明代医家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内府仙方",后在清代医家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中,将其列为&q ...

  • 从“四逆散”与“升降散”谈气之升降出入

    升降出入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升降失常,气机郁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百病由生. <素问>谓:"百病生于气也",显示气机的升降失常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 ...

  • 从“四逆散”与“升降散”谈气之升降出入输入标题

    行止语默2021-01-29 18:04:18 升降出入是气化的基本形式,升降失常,气机郁滞,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百病由生. <素问>谓:"百病生于气也",显示气机的升 ...

  • 升降散治郁热内伏,越补越虚;

    为啥患者越补越"虚"?问题藏在便便里 原创 范英志 中医书友会 今天 中医书友会第2782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解读赵绍琴医案一则 作者/范英志 升降出入在<黄帝内经 ...

  • 〖治咽干咽痛〗柴胡升降散合玄麦桔梗汤加减

    〖治咽干咽痛〗柴胡升降散合玄麦桔梗汤加减

  • 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肝炎病案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但是运用发挥最大的却是清代的杨栗山,后世医家对此方的推崇是与杨栗山的发挥分不开的. 升降散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 ...

  • 宣透郁热好搭档——栀子豉汤合升降散

    杏林明医 传播中医,弘扬经方,守护健康! 94篇原创内容 Official Account 导读:栀子豉汤合升降散:治热病,上下分消.宣散郁热:腹诊特点:剑突下压痛伴有脐上痛. 栀子豉汤合升降散案 段 ...

  • 赵绍琴论升降散

    天堂鹤 一品医堂 昨天 气机升降失常,当升者不能升,当降者不得降,则必郁,郁久则生热,是为郁热,故脏腑功能失调诸证多伴有郁热之象.赵氏于此等症推崇清代杨栗山所制升降散,以为调整升降之良剂.方由僵蚕.蝉 ...

  • 柴胡升降散合玄麦桔梗汤加减治疗咽干、咽痛案

    患者,女,35岁. 诊断:中医诊断:咽痛(热郁少阳证)             西医诊断:急性咽炎? 中医辨证依据:咽部不适,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则肺,咽为肺之门户,风热袭肺常伴有咽部不适或肺阴不足 ...

  • 温病脉证并治:栀子豉汤、银翘散、升降散

    <温病条辨>原病篇:一.<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未之岁,二之气,温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