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教室丨下雨天了怎么办?抗洪社区做起来
PART 1
项目选址位于中国的长江流域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柳山湖镇腊里山村。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路,河流的中下游容易遭受洪水泛滥的影响,选址的腊里山村也是在2020中国洪水中灾情最严重的的一个村落。
长江洪水是个历史由来已久的问题,所以我想让当地居民与洪水共处,建立一个平时和灾时都能正常生活的抗洪社区。
PART 2
1. 对村落社区规划的思考:“分区”的概念
第一层是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建筑;第二层是只有在洪水来袭时才会与水接触的建筑,具有平时和灾时两张功能;第三层离水面较远,洪水不太能到达的建筑;最后一层是稻田和绿地。
其中分区根据村落历史洪水淹没的范围确定。
2. 对建筑单体设计的思考:
①太高型防洪建筑:兼顾通风和日照,在洪水来袭时不会影响使用功能;
②水流穿过型建筑:将房屋抬高并将其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以便水可以在房屋周围流动,从而降低了沿海洪水的水动力压力;
③“锚”的概念:锚有锚爪,锚触底后,锚爪在锚链拉力和重力作用下会啮入土。土对锚的阻力将锚固定好。船舶锚泊时,不仅锚起作用,锚链也很重要,锚链总重比锚大得多。锚泊时锚链放出长度是水深的几倍,锚后有相当长的锚链是躺在水底的,水底对锚链也有很大的摩擦阻力。锚链不仅仅传递锚的拉力,还起着吸收船体动载荷,平衡船体外力的作用。船被风吹或浪冲远离锚泊点时,锚链就会收紧,原来平躺的锚链会有被拉起来绷直的趋势,同时锚链自身的重量也往下坠,抗衡拉力,给船一个“拉回来”的力。锚链越重,惯性越大,抵抗外载荷的能力也越强。锚链越长越重,水越浅,拉力越大。当轮船抛下船锚时,轮船并非被锚固定的一动不动,而是与船锚之间保持相对的运动,有一个缓冲的作用,能使轮船更好的停泊在水中。
在这里,“轮船”就代表单体建筑,“海水”代表洪水,“锚”代表固定建筑的部分。
PART 3
规划设计这部分我分4个步骤来说明。
| Step1 |
既然要规划一个社区,首先对原来村落的人口进行分析,我需要知道村民的人口构成,这样在后续规划的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
分析人口得知,该村落老龄化比较严重,劳动力不足,家庭构成中主要以三口至五口之家为主。
| Step2 |
村落原有的布局方式并不能很好的规避洪水带来的影响,所以第二步需要重新梳理建筑以及道路的布局方式。村落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东边的部分面积较大,因地势原因在水位较高时其内部会出现一个小范围的水洼地,一条主要道路连接水库两边,在规划过程中保留了这条主要道路的走势,调整他的角度使他能够串联水库、水洼地和最东边的河流。
建筑的布局基本与道路平行,分布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理念生成的三个部分——完全陆地建筑,两栖建筑(平灾两用)和完全水中的建筑。在地势较高的位置设置室外空地作为公共活动场所。
| Step3 |
为了能使陆地与水面连接的部分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设置了台阶和平台,这样一来,使地面高差不那么悬殊,也为这个村落提供了更加丰富有趣的室外活动场所。
| Step4 |
建筑在水面上的延伸首先是为该村落捕鱼业提供了方便,其次是延伸的建筑是由多种形式进行的组合,也提高的观赏游览性,这样也是能够带动这里旅游产业的发展的。
PART 4
这些建筑单体的设计遵循了模块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弹性的、具有地方特征的设计原则。模块化的设计是希望不仅是在这个水边村落能够进行应用,同时世界其他收到洪水影响的地区也能使用这一套建筑模块来减小洪水带来的影响,从而得以正常生活。
可持续发展是希望建筑的取材能尽可能来源于当地,并且将对周边环境尽可能降到最低;弹性化的设计是考虑建筑在洪水来临时和没有洪水影响时的两种使用方式;具有地方特征即是仍要保留中国南方传统民居的一些特色。
建筑的形态采用的中国南方杆栏式建筑的木构架形态,整体造型类似于一个倒坐的斗拱,建筑内部的居住空间和交通空间均由小的模块组成。
基于以上原则,我总共设计了三种建筑单体的形式:
No.2 两栖建筑
这类建筑在平时的使用与陆地建筑完全一样,但在洪水来临时,预留出来的一层建筑将会被灵活的上下移动,在木构架的连接处安装有带滑轮的自动装置,水位上升时,可能会被淹没的楼层便借用滑轮装置向上升。
No.3 水上建筑
水上建筑保留陆地建筑和两栖建筑的模数构架,减少居住空间,增加建筑体内的交通空间和平台,同样设置轮滑装置,但此处的轮滑装置与渔船相连接,有无洪水渔船都需要漂浮在水面上,水位低时,人们直接从最下层进入“船库”,当水位上升时,渔船通过滑轮装置上升至上一层,人们则从上一层进入“船库”。
PART 5
ok,本期的设计分享就到这里啦!下周的制图教室,我们将再次邀请作者为我们带来一篇效果图的图纸教学,还有相对应的作图素材分享哦,我们不见不散~